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经鼓膜穿刺术治疗的7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前检查、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遵医用药等常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开展护理,试验组则加强术前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饮食干预、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过程中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临床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鼓膜穿刺术 分泌性中耳炎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介入术后穿刺口渗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月~2015年10月25例住院治疗行外周介入治疗后穿刺口渗血的患者,分析介入术后伤口渗血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未完善术前准备引发穿刺口渗血8例,占32%;术中操作问题引发5例,占20%;术后护理不当引发10例,占40%;其他2例,占8%。经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均痊愈。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分析外周介入治疗后穿刺口渗血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同时予以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可使事件发生率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知识掌握,提高护理安全,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外周介入 穿刺口渗血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由于危重患者的动脉血压监测、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时血气分析检查的时时监测等等。动脉置管越来越重要。临床上常用的动脉置管针其管径大,针芯粗。而危重患者的动脉搏动弱。无法一次性穿刺成功。反复的穿刺不仅会破坏血管,加重患者的疼痛,还会增加感染的机率。穿刺成功时,因其管径大,回血速度快,往往造成血液污染和逆行感染。而留置针代替动脉置管针在临床上应用效果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留置针 动脉置管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围手术的护理方式方法?我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中的50例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中配合医务人员。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疼痛护理、腰背肌功能锻炼指导、并发症护理,出院及健康教育的指导。结果?在本组病例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24小时后均缓解疼痛及下床活动,无双下肢神经根症状,无骨水泥外漏及发热等并发症,术后3天出院。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和压缩骨折的有效方式,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还可以明显恢复被压缩椎体的高度,增加椎体的高度和强度,使脊柱的生理曲度得到恢复,并可增加胸腹腔容积与改善脏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细心的术前准备,配合医生做好术中,术后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反症,减轻患者痛苦及卧床时间,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重度骨质疏松,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0例穿刺活检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穿刺点局部疼痛,经精心护理后患者无特殊不适。结论超声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诊断方法,而积极、优质的护理是保证乳腺穿刺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乳腺肿块 穿刺活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刺冲洗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耳鼻喉科收治的70例分泌性中耳炎儿童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35例和鼓膜穿刺冲洗术组35例。结果鼓膜穿刺冲洗术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鼓膜穿刺冲洗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鼓膜穿刺冲洗术 儿童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在体检采血后穿刺点按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体检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2组体检者在采血之后均采用相同的按压方式进行止血,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体检者优质护理,即协助体检者做好按压的相关准备,对不正确的按压方式进行纠正,对照组体检者则接受常规的护理。结果实验组体检者穿刺处瘀斑或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体检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检者在采血后对穿刺点按压时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减少瘀斑以及血肿的发生率,对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十分有益。关键词体检;穿刺点按压;优质护理在静脉采血之后,若不能对采血者的穿刺点正确的按压,则极易导致穿刺处皮肤出现疼痛、血肿以及淤血等不良反应,增加采血者的痛苦,甚至出现护患纠纷的情况1。在静脉采血之后,对采血者的穿刺点正确按压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体检者采血后穿刺点按压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价值作分析,详情如下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中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透析中穿刺点渗血的发生。方法用临床观察累计的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以自体动静脉内漏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5例患者的3250次血液透析治疗过程进行观察,累计渗血发生的次数,算出初始渗血发生率,并对给与护理干预后的2016年3月—2016年5月期间46例透析患者的706次透析过程进行观察,累计护理干预后的渗血发生率。结果初始观察期间的3250次透析中,有378次发生穿刺点渗血,渗血发生率为11.6%,其中过度抗凝导致的有65次,占总透析次数的2%;穿刺不当导致有274次,占透析总数的8.4%;患者配合不良导致的有39次,占总透析次数的1.2%。给与护理干预后观察期间的46例患者的706次血液透析中,有19例发生渗血,其渗血发生率为2.69%。其中抗凝过度的有1次占透析总数的0.14%、穿刺不当的有18次占透析总数的2.55%。给与护理干预后渗血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与医生、患者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护、患关系,及时调整抗凝方案与抗凝剂的用量;改良穿刺技术;提高患者的配和,对预防和减少透析中穿刺点渗血的发生十分重要。

  • 标签: 血液透析 渗血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患者应用超声引导技术进行椎管内麻醉穿刺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产科接受剖宫产的孕妇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穿刺,一组接受传统手法定位椎管内麻醉穿刺,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超声组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超声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发生率,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超声引导进行椎管内麻醉穿刺可以有效指导椎管内麻醉,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缩短穿刺的时间,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超声引导 椎管内麻醉 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羊膜腔穿刺孕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羊膜腔穿刺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摸球法分为常规组(n=56,予以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56,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疼痛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之后的SAS、SDS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改善羊膜腔穿刺孕妇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推广。

  • 标签: 羊膜腔穿刺孕妇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明胶海绵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置管成功以后选用一块小纱布将患者以PICC穿刺点为中心的上方覆盖好,然后利用3M透明敷贴对穿刺点进行10min的覆盖按压;观察组患者置管成功以后,选择一块明胶海绵,将明胶海绵对折以后,对患者以PICC穿刺点为中心的上方进行覆盖,然后利用3M透明敷贴对穿刺点进行10min的覆盖按压。对穿刺以后12h、24h内出血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出血发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以后其出血发生率下降明显。结论明胶海绵与自粘性绑带相结合可以有效预防PICC置管以后穿刺点出血问题的发生,预防出血效果非常好,是一种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措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明胶海绵 预防 PICC置管 穿刺点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及治疗计划顺利进行,减少患者痛苦。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并集中培训,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内瘘穿刺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在随机抽查的90名血透患者中,活动前后内瘘穿刺成功率由84例到87例,穿刺成功率93%增加到97%,患者穿刺成功率有所上升。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提高内瘘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品管圈 动静脉内瘘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应用经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分析应用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奠定基础。方法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并应用经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治疗的128例患者,分析应用一系列护理措施的护理体会。结果行一系列护理措施的试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4.69%,3/64)显著低于对照组(38.5%,31/64),如心律失常、低血压等等,差异显著(P<0.05)。行一系列护理措施的试验组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如HAMA、SAS等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应用经桡动脉穿刺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一系列护理措施可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确保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应广泛推广。

  • 标签: 桡动脉穿刺 心脏介入治疗 护理配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进行剖宫产时的麻醉效果的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L3-4间隙穿刺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43例给予间隙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优,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却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术产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之时,从L2-3间隙穿刺的麻醉效果相比于从L3-4间隙穿刺明显较好,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却较高,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对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然后选择合适的穿刺间隙。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不同穿刺间隙 剖宫产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