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多向锁定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2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 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多向锁定髓内钉固定术,背景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多向锁定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老年 股骨远端骨折 多向锁定髓内钉固定术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行以 CT 和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从我院择取 102 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 51 例患者行以 CT 检查,研究组 51 例患者行以核磁共振检查,对照分析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 经检查发现,从诊断准确率上来看,研究组为 92.16% ,对照组为 76.47%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P<0.05 ;从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上来看,研究组线样征检出率为 64.71% 、骨小梁结构模糊检出率为 84.31% ,单一囊变检出率为 100% ,对照组线样征检出率为 35.29% 、骨小梁结构模糊检出率为 52.94% ,单一囊变检出率为 76.47%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对股骨头坏死患者, 核磁共振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 CT 检查,且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也更高,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CT 核磁共振 股骨头坏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三种内固定治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 A组(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法, 14例)、 B组(动力髋部螺钉固定治疗法, 13例)与 C组(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法, 13例),观察患者疗效。结果:观察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C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均优于 A组与 B组, A组优于 B组,三组差异对比度明显 P< 0.05,统计学有对比意义。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骨髓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其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治疗方法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股骨股骨折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管理,提升手术治疗有效率。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股骨股骨折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5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满意度。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对照组为20.7%,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28/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3%(23/29),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股骨胫骨骨折患者的病情康复,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并能够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也表示满意。

  • 标签: 综合护理 股骨颈骨折 手术患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群体,通常是因为骨质疏松与髋周肌群退化导致股骨颈脆弱,待出现摔倒或交通意外时,便极易造成股骨颈骨折的病情出现。根据以往医疗资料可知,此类病情并发症有股骨头坏死、骨折愈合程度低等情况,若不能及时提供良好的医疗条件与护理措施,则势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威胁。也因此得知在临床治疗中护理干预也同样影响了治疗效果,需通过试验着重研究。

  • 标签: 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患者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诊断方式将这5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接受CT诊断;B组患者应用磁共振技术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B组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确诊率为B组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确诊率为92.86%(26/28);A组CT诊断股骨头坏死确诊率为60.71%(17/28);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技术与CT诊断相比确诊率更高,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技术 CT诊断 股骨头坏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系统性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 摘要 】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促进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从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间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 104 例,在其术后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 52 例),两组患者在术后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 + 循证护理,在实验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 : 研究组患者平均出院时间和 实验结束后 2 月复查 检测 Barthel 指数均优于 对照组患者 ,两组数据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 循证护理能在股骨骨折患者术后产生良好的护理效果,帮助其尽早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循证护理 股骨骨折 术后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究补肾活血汤辨证加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在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仅有2例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8例;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2.9%,高于对照组的76.2%;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治疗和恢复时间,大幅度减轻疼痛,使护理满意度水平提高。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优质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2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0月,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及观察组(2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闭合复位PENA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其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6.08±0.59)周、疼痛感消失时间为(5.11±0.51)d、骨折愈合时间为(10.35±1.04)周,与对照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感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接受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可以促进患者骨折部位快速愈合,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补肾活血汤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疼痛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时间范围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接受诊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共计80例,将这80例患者按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护理方式是日常的康复护理,研究组使用的护理方式则是根据患者自身的病症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疼痛护理干预。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后的身体疼痛程度以及康复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在后期的VAS评分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价,得出研究组结果优于对照组。经对比,两组数据p值<0.05,有统计意义。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减少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身体疼痛程度以及加速恢复老年患者的关节功能,减少老年患者治疗时间,以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因此具有很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围术期 康复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并针对临床护理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后恢复状况,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术后的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高龄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不同影像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46例,均采用MRI、CT、X线光片进行影像诊断,收集数据并分析不同影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MRI阳性检出率为95.65%,CT阳性检出率为73.91%,X线片阳性检出率为56.52%,不同影像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阳性检出率比CT以及X线片高,MRI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检测准确度高、敏感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MRI CT X光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运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纳入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取骨折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56%(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运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效果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病情康复,避免不良反应产生,安全性高。

  • 标签: 效果分析 老年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患者 康复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98 例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各 49 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康复组予以患者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康复组优良率为 87.8% 明显高于常规组 71.4% ( P<0.05 );康复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 P<0.05 );康复组 并发症 发生率为 6.1 %,常规组为 20.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且两组无 1 例合并两种或以上并发症。结论 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予以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康复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行以CT和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择取10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行以CT检查,研究组51例患者行以核磁共振检查,对照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经检查发现,从诊断准确率上来看,研究组为92.16%,对照组为76.4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从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上来看,研究组线样征检出率为64.71%、骨小梁结构模糊检出率为84.31%,单一囊变检出率为100%,对照组线样征检出率为35.29%、骨小梁结构模糊检出率为52.94%,单一囊变检出率为76.4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核磁共振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且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也更高,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CT 核磁共振 股骨头坏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X线及CT表现。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0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按照不同诊断方法分为X线组(35例,应用X线诊断方法)和CT组(35例,应用CT诊断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早期病症特征率、撞击征象检出率以及影像学特征表现。结果70例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中有22例双侧发病、48例单侧发病;凸轮型有20个、钳型有12个、混合型有38个;两组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早期病症特征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撞击征象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X线及CT表现能够为早期正确诊断提供重要价值,CT检查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撞击征象检出率高于X线。

  • 标签: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X线 CT表现 撞击征象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在本科室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护理老年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本次调查共选取300例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并发症情况明显高于实验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舒适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修复方案应用于小儿股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实验样本为: 2012年 2月至 2017年 2月间至本院接受治疗的 50例小儿股骨骨折患者,所有实验样本在入院后进行数据库抽签髓机分组方案,将其均分为对照组( n=25)与实验组( n=25)。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展开钢板置入内固定(对照组)治疗和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实验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指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为 64.00%,和实验组的 96.00%相比明显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创口长度,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于小儿股骨骨折的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恢复优良率,且术中出血量降低,住院时间更短,可以大力推广和实践。

  • 标签: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 钢板置入内固定 股骨骨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