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临床诊断与治疗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容易误诊,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颈前部疼痛和甲状腺触痛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全面辅助检查有助诊断,所有病例ESR升高,15例甲状腺131I吸收率降低,所有患者确诊后分别予以非甾体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结合甲状腺功能、血沉及甲状腺核素扫描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强的松和阿司匹林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有确切疗效。

  • 标签: 甲状腺炎 亚急性 咽喉部疼痛 主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对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疼痛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100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男性55例,女性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及止痛方法,实验组于入院后即进行评估,手术前1天,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毫克Bid,或术前2小时,400mg顿服,麻醉科配合缝皮前30分钟静滴帕瑞昔布钠40毫克,术后由护士每4小时评估患者疼痛分值,NRS>4分时及时与医生沟通,给予镇痛处理,术后每12小时肌注帕瑞昔布钠40毫克至术后60小时,使NRS评分维持在0-3分之间,使患者在围手术期处于无痛或微痛状态。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NRS评分≤4分39例。24h疼痛频率≤3次41例。24h需临时应用止痛药≤2次30例。患者满意度在92%以上。疼痛降低程度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无痛治疗与无痛病房护理模式能明显降低围手术期病人的疼痛,使医院镇痛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有了显著的提高.

  • 标签: 无痛病房 围手术期病人 疼痛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轻疼痛的皮内注射新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在前臂掌侧外下1/3处向心方向进针)和改进方法(在前臂掌侧外下1/3处顺皮肤纹理方向进针)两种注射方法对我科筛选的200例住院患者进行抗生素皮内试验,观察受试患者在接受皮内注射时的疼痛反应。结果接受改进方法皮内注射的患者疼痛反应明显低于采用传统方法组(P<0.01)。结论采用顺皮肤纹理方向进针进行皮内注射,可明显减轻皮内注射引起的疼痛

  • 标签: 皮内注射 疼痛 皮肤纹理
  • 简介: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性疼痛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长兴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性疼痛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逐一分析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24例患者经针对性护理后,均有效控制疼痛,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7.4±3.4)d。24例膀胱痉挛性疼痛的原因按构成比大小依次为:引流管堵塞或过度牵拉、导尿管气囊注水过多、膀胱冲洗液温度过低或冲洗速度过快、便秘、紧张等。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性疼痛的原因较多,其中引流管不畅是最主要原因,积极的针对性护理是有效控制疼痛的方法。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痉挛 疼痛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首次复诊采用逐步退后预备法和大锥度预备法对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逐步退后预备法和大锥度预备法,比较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反应的情况。结果采用冠向下预备法病例在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逐步后退法。结论首次复诊冠向下预备法比逐步后退法可以降低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首次复诊 逐步退后预备法 冠向下预备法 根管治疗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硬度评分法及应变率比值法在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共156个乳腺占位性病变术前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量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弹性应变率比值,以3.08为界点判断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标准采用改良5分法,1-3分为良性,4-5分为恶性。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应变率比值法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在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156个占位性病变中,恶性15个,良性141个。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91%,灵敏度99.3%,特异性86.7%。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92.3%,灵敏度99.3%,特异性73.4%。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法及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98.1%,灵敏度98.6%,特异性93.3%。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及弹性应变率比值在乳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但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占位性病变 诊断
  • 简介:<正>目的:目前已有多种评分系统对肾肿瘤的解剖特征进行标准化的描述,然而还不清楚哪个系统是最有用的,或是否有比仅依描述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肿瘤大小或位置来讲更好的措施。为了阐明这些问题,本文评估了肿瘤大小、位置、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肿瘤大小 评分系统 围手术期 肾肿瘤 系统性
  • 简介:[目的]比较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为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探寻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模式。[方法]将3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肌筋膜触发点组、经络穴位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100例,每组均临床常规用药,肌筋膜触发点组采用每周1次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经络穴位组采用每天1次经络取穴针灸治疗,综合治疗组每天1次经络取穴针灸治疗,并配合每周1次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6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8周后,进行三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和组间疗效的比较。[结果]三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各组疼痛指数、功能状态指数和硬结条索状物指数均降低(P〈0.05);有效率方面,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肌筋膜触发点组总有效率85%,经络穴位组总有效率82%,肌筋膜触发点组与经络穴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相当,二者合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肌筋膜触发点 经络穴位 针灸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轻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以下简称长春瑞滨)时药物刺激所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方法用冰袋外敷由长春瑞滨所致的局部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观察预防治疗结果。结果从静滴开始即给予冰袋外敷效果最好;静滴结束即给予冰袋外敷效果较好。结论冰袋外敷对长春瑞滨药物刺激引起局部不良反应有良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 标签: 冰袋 外敷 长春瑞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高位单纯肛瘘挂线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术后每日早晚予加味桃红四物汤坐浴,对照组术后每日早晚予高锰酸钾液坐浴。结果治疗组在疼痛程度上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能明显减轻肛瘘挂线术后疼痛,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肛瘘 术后疼痛 桃红四物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到2011年7月之间收录治疗的96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32例,使用1%的罗哌卡因10mL进行胆囊床的喷洒;B组32例,使用1%的罗哌卡因5mL进行胆囊床的喷洒,同时还需要用1%的罗哌卡因5mL对患者的三个切口进行局部的注射;C组32例为空白对照。然后术后分别记录1、2、4和6、12以及24h的VAS的结果。结果通过术后的观察,其中术后的1、2、4h中,A组和B组的VAS明显低于C组的情况(P<O.05),而且B组的VAS也明显低于A组的情况,(P<0.05)。而术后的6h时,A组与B组的VAS也明显低于C组的情况(P<O.05),而A组与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局部麻醉能够明显的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疼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局部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效果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1-5年疼痛的改变及子宫出血的类型,以助于临床应用及临床咨询工作。方法对LNG-IUS治疗的3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痛经-视觉疼痛评分法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的改变,并分析其子宫出血类型。结果疼痛的改变LNG-IUS放置前和放置1、2、3、4、5年末平均疼痛评分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子宫出血类型放置1年末,患者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放置2-3年末,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正常;放置4-5年末患者主要表现为闭经。结论LNG-IUS能有效地缓解疼痛,放置LNG-IUS后子宫出血变化表现为不规则出血逐渐转向正常月经、闭经。

  • 标签: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 子宫腺肌症 疼痛 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老年人疼痛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隔日放疗组12例100cGy/次,隔日一次,3次/周,连续6次,DT600cGy。连续放疗组11例100cGy/次,1次/日,6次/周,连续6次,DT600cGy。结果隔日放疗组止痛有效率83.3%,连续放疗组止痛有效率81.8%,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缓解持续时间中位11-12个月。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放射治疗可以作为疼痛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研究。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黛力新口服联合曼吉磁贴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采取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黛力新2片,早晨一次顿服;同时给予曼吉磁贴敷贴、按压中脘及双侧内关、足三里穴;对照组31例予以奥美拉唑胶囊口服,每次20mg,每天2次;餐前20分钟。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治愈率40.6%;对照组总有效率68.8%,治愈率18.8%。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症状积分,改善患者精神状态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黛力新口服联合曼吉磁贴穴位敷贴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效果显著。

  • 标签: 黛力新 曼吉磁贴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上腹疼痛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联合间苯三酚在急诊疼痛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急诊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接诊的476例需要进行镇痛处理的患者按照镇痛药剂的使用不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246例),为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联合间苯三酚进行镇痛,另一组为对照组(230例),使用布洛芬进行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94例,有效138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94.31%,对照组显效47例,有效140例,无效43例,有效率为81.3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联合间苯三酚在急诊疼痛治疗中疗效较好,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比较高。

  • 标签: 急诊 疼痛 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 间苯三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