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方法: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1月内选择我院收诊的 100例胃肠手术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占 50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观察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调查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肠手术,配合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护理,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早期下床活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细胞角蛋白19(CK19)的含量。方法:将50例复发性胃肠腺癌患者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转移取决于复发和转移。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动态监测化疗前后CK19的水平。结果:转移组血清CEA、CA19-9、CK19水平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肿瘤标志物 细胞角蛋白19 癌胚抗原 碳水化合物抗原19-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2月—20015年12月间32例GIST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32例均行手术治疗。肿瘤根治30例,因肿瘤广泛粘连,无法完整切除2例。术后病理免疫组化CD117性26例,CD34阳性17例。结论间质瘤在中老年人中好发,以便血、腹痛和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表现主。病理检查是确诊恶性间质瘤的惟一方法。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有肿残余及术后复发的病人可应用伊马替尼进行治疗。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问叶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胃肠间质瘤是胃肠最常见的间充质肿瘤。它们具有潜在的恶性肿瘤特性,并且有一种不可预测的进化过程。肿瘤的起源是名为Cajal的间质细胞,这些细胞位于壁内神经元和消化道平滑肌细胞之间。胃肠间质瘤的特征是基因c-Kit的突变,但也有其他基因突变,如平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A)的突变。这些肿瘤最常见的部位是胃和小肠,尽管它们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偶尔也可以发生在大网膜、肠系膜和腹膜。大多数胃肠间质瘤的病例是散发性的,约5%的病例是家族遗传综合征的一部分。胃肠间质瘤的正确诊断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来确定的。根据组织病理学分析,胃肠间质瘤主要有三种类型:梭形细胞型、上皮样型和混合型。胃肠间质瘤的治疗管理包括手术、内镜治疗和化疗。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预后取决于许多因素,如风险类别、胃肠间质瘤分期、所应用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后的复发情况。本文主要是关于胃肠间质瘤的全面综述,包括当前的临床病例研究,与当前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胃肠道 间质瘤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牛胃肠炎症以及腹泻是牛群饲养过程中的常见症状,一旦感染便会对整体牛群的繁殖产生严重影响。胃肠炎症以及腹泻大多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患病牛只多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降低以及粪便异常等。由于成因复杂,当前并无较为明显的药物能够有效治疗胃肠炎症以及腹泻,感染该类疾病的牛往往死亡率较高,对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牛胃肠炎症以及腹泻为例,对其病因、症状以及防治措施等展开探讨,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牛胃肠道炎症 腹泻 防治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CT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平扫及增强 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全部为单发,其中发生于胃 21例、十二指肠 6例、空回肠 8例,食道、直肠及肠系膜各 1例。肿块的 CT表现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大部分有分叶;良性 22例、交界性 5例、恶性 11例;良性者肿块直径多≤ 5 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均匀强化;恶性者肿块直径多> 5 cm,边界清或不清、密度不均匀、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内见不规则坏死和囊变区域。本组有 24例肿块内有坏死、液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动脉期、静脉期到实质期呈渐进性强化; 5例出现转移灶。结论 CT可以明确胃肠间质瘤的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根据胃肠间质瘤的特征性 CT表现,可以初步判断胃肠间质瘤的良恶性,对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间质瘤 胃肠道 体层摄影术 CT 诊断
  • 简介:摘要:化疗一直是医生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最普遍主要应用的肿瘤治疗方法手段有之一,但由于化疗类药物在持续杀伤自身肿瘤细胞之同时,会直接对自己身体上其它正常细胞器官造成损害,主要有包括胃肠排斥反应、心脏毒性反应等全身不良代谢反应,其中以胃肠反应症状最为明显常见。本文重点从中医方面进行总结并探讨应用中医药疗法防治化疗药物后引起胃肠反应等的比较优势,以期进一步为中医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肠道反应 化疗 中医药
  • 简介:[摘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等是局部晚期、转移性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的一线药物。但仍存在部分患者对该治疗方案不敏感,因此早期评估治疗反应对制定患者获益最佳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影像学具有无创、简便和整体性的特点,是评估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的有效手段。本文就不同影像方法(CT、MRI 、PET)对胃肠间质瘤的靶向评估进展予以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 标签: [] 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治疗,CT,MRI,PE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术是菊科的一种重要的中药,其干制的块根可用作药材。《名医别录》说:“白芍,甘草,甘甜,不含任何毒性。”用于治疗全身狂风,头昏眼花,眼泪横流,祛湿热,祛皮下水肿,祛心浮气躁,祛除霍乱呕吐,利腰脐血,补肾气,温胃清肠。一种是黄芪,一种是白术。生郑山,汉中,南郑。在两个时代,陶弘景第一次将“药”分为两类,分别是“白”与“红”,在《本草经集注》中解释道:“药有两类,一类是:白术,大,有毛,可做枝条,根茎甘美,无脂,可做药丸。红薯,叶子纤弱,没有分枝,根部细小,味道苦涩,汁液丰富,可以用来熬汤。”

  • 标签: 白术 胃肠道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EMR治疗老年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来我院的老年胃肠息肉患者40例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类,A类和B类均有20例患者,A类患者采用常见的内镜电凝切除术治疗,B类患者则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比两类患者的息肉切除情况、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B类患者的息肉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明显比A类患者更高;B类患者的息肉切除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后出血量等明显比A类患者更低;B类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A类患者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息肉 胃肠道 老年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内镜电凝切除术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EMR治疗老年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来我院的老年胃肠息肉患者40例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类,A类和B类均有20例患者,A类患者采用常见的内镜电凝切除术治疗,B类患者则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比两类患者的息肉切除情况、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B类患者的息肉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明显比A类患者更高;B类患者的息肉切除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后出血量等明显比A类患者更低;B类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A类患者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息肉 胃肠道 老年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内镜电凝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