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解读有关管理理论的概念,与护理管理人员共同探索并交流护理管理方法,根据管理学最新进展,描述了10个以"C"字母开头的管理理论,它们是变革、冲突、沟通、协调、持续性质量改进、控制、成本、检查、委员会及创新性思考,并赋予新的含义及思考.

  • 标签: 变革 冲突 沟通 协调 持续性质量改进 创造性思考
  • 简介:翼城县新中医医院 山西 临汾 0435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护士分级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 我院 护理管理质量, 以 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 方法:本次 护理科学 实验选取了 部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 工作 的护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对比实施护士分级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 从而 更好地总结护士分级管理的优势。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实施前在护理差错、护理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件数上为 18 件,实施后则为 7 件,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工作 业绩 进行了调查考核, 发现参加试验人员 在护理能力上也有了新的变化,其实施后的护理规范性、工作准确性结果更令人满意。 结论:采用护士分级管理模式有利于提 高 医院 的 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 的护理 工作水平, 可以为 患者的治疗提供更 加 细致的服务, 意义重大, 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士分级 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对比分析 质量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介入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予以介入高值耗材实施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最为常规组,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予以介入高值耗材实施PDCA管理模式为探析组,分析不同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探析组积压评分低于常规组,探析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PDCA管理模式在介入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避免库存积压情况出现,还可达到理想的管理目的,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介入高值耗材管理 库存积压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急诊患者,要提高护理合格率和护理质量,在其安全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7月期间接收治疗的 10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50例患者,对常规组的 50例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的 50例患者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最后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比评定,包括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合格率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等。 结果 关于患者满意度,常规组远低于实验组;关于护理质量评分,常规组远低于实验组;关于护理合格率,常规组远低于实验组;关于意外事件发生率,常规组远低于实验组。这四项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 在急诊科实行护理时,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合格率,并能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由此可见,护理风险管理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急诊患者 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0年11-12月为时间段,选择急诊科收治的100位未实施风险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另选100位实施风险管理为观察组。对两组护理缺陷、急救不到位等护理不良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54.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83.00%高于对照组(47.00%),P<0.01,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管理当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急诊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是为了探讨 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是选取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 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之后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例患者 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对照两组的生活质量。对照组的 5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对照两组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还有患者的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的高,对比差异都利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行为 PDCA循环管理护理干预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之后的成效,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状况的发生几率,结论就是血液透析患者采用 PDCA循环管理有着显著效果,值得被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PDCA循环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病房储备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立病区药品安全专管员及科室药物专管小组,将病房存放的药品按批号及生产日期或药品失效日期装在透明分装袋中,并有序分类放置于药品储存柜,贴上注明药名、剂量、有效期∕取药时间标识的条码标签。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护士检查药品所需时间及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结果规范化管理后药品管理缺陷总发生率为15.00%低于规范化管理前的65.00%;规范化管理后护士检查药品平均时间为(5.03±5.00)min,低于规范化管理前的(89.31±5.28)min,管理前后比较,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病房储备药品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且降低药品管理缺陷的发生率,进而减少药品使用的安全隐患。

  • 标签: 药品 安全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品质管理圈活动对急诊护理质量以及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例本院急诊科护理人员以及140例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例护理人员组建成品质管理圈活动小组,并将14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未实施品质管理活动的7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施品质管理活动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实施品质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发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观察护理质量明显低于观察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品质管理圈活动在提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质量的整体满意程度,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品质管理圈 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行常规管理模式的 32 例护士作对照组,另选取 医院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 32 例护士作研究组,对比两组管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及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护士分层级管理 护理管理质量 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细节管理是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核心,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细节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神经内科护理管理的需求,而应用细节管理方式是当前很多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减轻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概率,还能提高患者在医院内的居住舒适度。所以应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细节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仪器设备管理作为病房护理管理的一部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强内科病房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保障各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防范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日常管理中,对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更是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为患者的安全奠定了基础。结论:在医疗设备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院内设备管理质量,利于保障设备正常运行。[1]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内科仪器设备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品质管理圈活动对急诊护理质量以及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 20例本院急诊科护理人员以及 140例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20例护理人员组建成品质管理圈活动小组,并将 14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未实施品质管理活动的 7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实施品质管理活动的 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实施品质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发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观察护理质量明显低于观察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品质管理圈活动在提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质量的整体满意程度,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品质管理圈 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急诊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收的4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细节管理的实际效果 。方法 在本院神经内科接收的患者当中随机抽选出100例,入选患者入院时间范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根据1:1的方式分作两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管理患者划成对照组,给予细节管理患者划成试验组,两组护理管理方法不同最终取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住院费用明显更少、住院天数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护理技术评分以及护理态度评分明显更高,相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细节管理 神经内科 临床效果
  • 简介:北京怀柔医院 北京 101400   摘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6 月常规护理管理下收治患者计 100例为对照组,选择我院 2019年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急救器材实施“5S”管理,保持急救物品处于功能状态,提高急救物品的到位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将“5S”理论用于急救器材的管理上,用“5S”的5个步骤来管理急救物品。结果护士都能做到班班交接,自觉维护急救器材的清洁,急救物品到位率达100%。结论“5S”管理法用于急救器材的管理,可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速度,争取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提高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5S 急救器材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流程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 2018年 1月开始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开展优化护理服务流程管理,分别抽取管理前后 200名传染科患者进行调查,比较管理前后护理纠纷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管理后护理纠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传染科护理管理中开展优化护理服务流程管理,不仅可以减少护理纠纷事件,而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流程管理 传染科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就医的条件选择已经从医疗条件、医疗技术等逐渐向医疗服务质量过度,医疗服务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疗工作中的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感染科具有高风险、高传染性的特点,护理安全管理是感染科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感染科的护理安全管理中,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感染科二次感染风险,提高科室医疗情况与满意度。因此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出发,阐述了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并分析了精细化管理在感染科中的应用,以期能够实现对感染科整体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发生差错事件的几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 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