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患者对健康教育活动有一定需求与重视。高质量健康教育将为患着提供优质服务,如何开展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使之具有计划性、连续性、有效性,对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有重要的意义[1]。对此我们把护理程序应用到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通过计划、实施、评价的工作步骤进行具体工作,收到很好的成效。1评估是前提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

  • 标签: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地不断延伸,药房对药品数量、金额的管理也更明细。然而药品的种类、数量较多,金额较大,出、入库及销售频繁,每次盘点,药房工作人员都将面对成千上万的销售处方和出、入库单据,盘点起来难免百密一疏;但若每天清点近千种药品也不现实。所以,建立一个药品即时动态盘点表,既可保证药品盘存的准确性,又可降低药房工

  • 标签: PB语言 动态盘点表 药品管理 药品数量
  • 简介:乌灵胶囊是从我国珍稀药用真菌乌灵参中分离获得的菌种,经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据四川中药志记载乌灵参(Xylariasp)是生长在土栖白蚁巢中的一种真菌的菌核,具有利尿,补心神,治失眠、吐血及产后失血等药用价值。近年来,乌灵胶囊在各种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 标签: 乌灵胶囊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某院 350例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消炎抗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用药的合理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患者用药期间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概率为 6.9%,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为 10.3%。结论: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光谱抗菌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消炎抗菌效果,但患者在临床应用该药物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等,再进行合理用药,以提升对该药物的使用效率,加快对病症的治疗。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作者: 陈雯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08-18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8期
  • 机构:    【摘 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日期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的39例,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更加有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并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 简介:摘要:药品在保证民众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民众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趋势影响下,药品检验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现阶段标准检验模式以及非标准检验模式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模式。本文在研究中将对非标检验方法的应用意义以及领域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药品检验 非标检验模式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技术在现代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临床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的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以及访谈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分析,最终分析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现状。结果:整体的中医护理人员的技术掌握情况较高,在这些中医护理技术中,最为常见的几种为中药保留灌肠法、拔罐法、刮痧法、穴位按摩法以及湿敷法,但是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还不是十分的理想,容易约束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和发展。结论:需要加强中医护理的宣传力度,重视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力度,并且加强专业化的规范化建设,完善相关流程以及制度,将中医护理技术逐渐推广起来。

  • 标签: 中医护理 操作技术 应用现状
  • 简介:蛋白质定量检测的生物化学方法是现代定量测定蛋白质领域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本文对目前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的局限性,包括各自的检测限、灵敏度、易受的影响因素和常见的干扰物,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蛋白质定量方法和标准品作一综述。

  • 标签: 蛋白质 定量方法 合理应用 生物化学方法
  • 简介:氧动雾化吸入是以氧气为动力,使药液雾化并推动雾化颗粒进入气道深部,降低气道阻力,降低呼吸肌负荷,同时吸入较高浓度的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保障了吸入治疗的有效性。使用氧动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部感染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雾化吸入治疗 氧气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应用 临床 气道阻力
  • 简介:【摘 要】将化合物成盐是新药研发时经常采用的一种药物研发手段。化合物成盐后其理化性质也是随之发生改变,可以通过对盐型的筛选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本文就新药研发中药物盐型的筛选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医药企业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新药 研发 盐型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护理干预的实施,探析针对慢性心衰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成效。方法:在2020年1月到2020年8月期间完成关于慢性心衰患者的资料整理,排除各种外在因素影响后共收集44份有效资料。本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2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以护理满意度为中心的观察内容。结果:(1)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为:在观察组中,非常满意19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7.14%;在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5例,基本满意4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为率74.29%。对比护理满意度可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住院时间。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可知,观察组为(7.5±1.3)d,对比对照组的(10.6±2.4)d,观察组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时机与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慢性心衰疾病的治疗情况,从理论角度亦或是从临床角度来看此种方式都是目前治疗慢性心衰的绝佳方式之一,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医疗体验,还可以减少治疗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具备较强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慢性心衰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CT仿真结肠镜是CT仿真内窥镜成像(Virtualcndoscopy,VE)技术的一种应用,仿真内窥镜成像这-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是可以重建出管腔器官如胃肠道、呼吸道、大血竹等内腔表面的三维立体图像的虚拟内镜技术。结肠CTVE对肠管显示范围可从直肠到回盲部,是一种检查结肠内启、肉和肿瘤的新影像学方法。该技术较纤维结肠镜具有安全无

  • 标签: CT仿真结肠镜 成像
  • 简介:摘要:当前,预算管理已在医院内部管理中被广泛地应用。本文就医院后勤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当前医院后勤管理中预算管理应用所存在的问题予以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策略。在未来的实践当中,可通过优化后勤预算管理的模式、加快后勤管理的信息建设等策略的实施,科学地推动这一管理进程的深入。

  • 标签: 预算管理 后勤管理 医院
  • 简介:镇静和镇痛是机械通气患者治疗的一部分,运用得当,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本文综述了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目的、方式的选择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等。

  • 标签: 机械通气 镇静药物 镇痛药物 RAMSAY评分 Riker镇静-躁动评分
  • 简介:中西药联用在临床非常普遍,联用时往往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治疗结局,联用不当还可能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相关文献,分别从药物相互作用机制的体内外研究、临床病例研究和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对中西药联用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选择中西药联用和开展中西药联用药物警戒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西药联用 药物相互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 药物警戒
  • 简介:目的:了解昆华医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抗菌药物使用量及销售金额,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7—2009年抗茵药物销售金额占当年药品销售总额的构成比分别为27.24%、26.23%和25.55%;头孢菌素类占主导地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在逐步规范化、合理化,但仍然存在问题,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 标签: 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