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总论  "诗中有画,画中有"是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美学概念,与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足语言和时间艺术,画是造型和空间艺术.二者各具特点和短长."画一体,画一律"人们大多是从形象意义上谈论的.古希腊西蒙尼底斯最早提出"画是静默的,待是语言的画".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与画的联系,提倡画结合,取长补短.所谓画难画之景,以凑成,吟难吟之,以画补足,……

  • 标签: 中国画 国画诗 画中有诗中
  • 简介:惊闻罗尔先生逝世的噩耗,不禁悲从中来。遥想2008年7月,我在王璜生馆长和李萍主任的帮助下,在广东美术馆为罗尔先生举办个展:“大彩至朴——罗尔艺术展”。百雅轩的李大钧先生陪同罗老来参加开幕式,我请罗老到展厅看布展情况,征求意见,罗老笑笑的只说都好。晚宴上大家你言我语甚是热闹,罗老几乎不发一言,只是笑笑的,仿佛主角也并不是他。如今这一幕幕仍历历在目,却已是人事两隔,适逢农历十一,故翻出这篇旧文,略作修正,以为祭奠。

  • 标签: 油画作品 2008年 广东美术馆 艺术展 开幕式
  • 简介:古代书法家鲜有提及创作二字者,往往于书作之后落款日:拟某某笔意或仿某某法。文人之间也常以临摹作品相赠,此种现象尤以明清书画扇为最,足见古人注重传承,讲究下必有由,画必有据。窃以为,没有传承、一味创新之作真像三无

  • 标签: 行书 临帖 书法家 传承 临摹 书画
  • 简介:所有的"而立"、"不惑"都是从童年走来。当人们淡忘了童心渐渐成熟,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已经失掉了很多。原来,童年与"知天命"的距离竟然这样近!"天命"之悟就生于儿时伴你的那个"真"。住着一个"真"的童心,是一方纯色起舞的舞台。我爱用纯色去追寻那个"真"。色彩响亮的画面,节奏强烈,性格鲜明,如明丽的乐曲,哗啦啦地流淌。流淌的,是心灵观照的色彩。并置的纯色曾使不少绘画者难以接受,但看看雨后晴空,彩虹的美丽

  • 标签: 童心 纯色 色彩 童年 并置 艺术语言
  • 简介:中国传统精神品位在画中.又常在画外:在可见处更在画相生的生活里。油画.始于西来.又始终在东方文化中讨生活,既充满生机,又常临误识。一边长于写生写实之道.一边又易于止步模拟;一边以实验性变革和创新自命.一边又常囿于媒体仿像之病.总在诸般纠结中寻路。

  • 标签: 油画风景 中国传统 征稿启事 诗画 作品展 精神品位
  • 简介:兰花数笔兰花山上来,一生心血好培栽。任人论说有长短,本性幽香常自开。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当代台湾学者张永明先生,自幼聪明过人,7岁就能写诗作文,被称为"武平才子"。他做过一首绝妙的:百尺楼前丈八溪,四声羌笛六桥西。传书望断三春雁,倚枕愁闻五夜鸡。七夕一逢牛女会,十年空说案眉齐。

  • 标签: 数字诗
  • 简介:走向艺术之路的当代陶艺易英陶艺,在我们的概念中,总是属于工艺美术的一部分,在大学学习美术史的时候,陶瓷史也和主流的美术史截然分开,仿佛是一部人为地挂靠在绘画与雕塑史上的工艺美术史。80年代,我曾在国外一所大学的美术系工作过一段时间,在那儿,美术系的...

  • 标签: 中国现代艺术 纯艺术 现代陶艺 中国当代陶艺 原始主义 陶艺创作
  • 简介:大家都在谈新笔墨主义绘画.但是我以为那是一种强调形式,反映精神的取向.很少触及绘画的核心——形象。蒲国昌先生的近期作品则直接破除形式的重围,以其直观.形象.鲜明地表达一种独特的神秘主义观念.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传达出一种中国式的精神质感。这是这一批作品的一个重要成就。

  • 标签: 灵异 神秘主义 艺术语境 中国当代 中国式 绘画
  • 简介:中国历来就有“画本一律”之说,这当然是讲与画的关系之密切。讲到和画的关系,我们自然会想起有“山林诗人,田园画家”之称的王维(字摩诘)。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过:“味摩诘之,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

  • 标签: 苏东坡 “诗画本一律” 王维 山林诗 田园 文豪
  • 简介:从黄庭坚的论书诗中可以看出.崇晋尚韵、尚意反俗是黄庭坚书学观的两个最为根本的方面,亦即法古与创新。其中崇晋尚韵是手段、是方法,而创新、尚意、脱俗才是目的。黄庭坚书法遒逸鼻荡、秀劲飘洒,在其论书诗中皆有所表露,

  • 标签: 黄庭坚 论书诗 晋韵 脱俗
  • 简介:明代中期吴门地区沈周、文征明及其他友人之间的一次“落花”主题的画唱和活动,诞生了多件著名的书画作品。其中,发起者是作品现存南京博物院的沈周,在《落花诗意图》画跋中沈周记写了自己及友人所作的30首落花

  • 标签: 明代中期 落花诗 卷册 书画作品 南京博物院 “落花”
  • 简介:李唐盛世,书艺昌炽.诗文兴隆,洵为论书的滋生提供了丰肥土壤。唐前咏书论书多为辞赋,唐代肇始多为诗歌。论书的开创当在初唐.开创者应为岑文本和李峤二位诗人。其后盖以“安史之乱”为界,唐代论书约分两个阶段:成熟期和高峰期。李峤、李颀、李白“三李”之首倡“骨”与“神”.为论书的成熟作出莫大贡献。俟杜甫出,弘奖“骨”、“神”风流,高吟“书贵瘦硬方通神”.“尚骨通神”遂成为有唐一代书法和书论孜孜以求的最高理想。种甫可视为唐代论书发展的枢纽人物。其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侪辈并辔抗行,于论书各有功绩。“清劲”二字可名唐初书风.一如李峤、李白说。篆隶复兴、草书狂逸、晚唐僧书通禅、书圣影响泽被唐代等等,皆能从论书诗中略窥一二。中唐书肥缘于媚上.厚硕如徐浩者亦尚筋骨.杜甫“瘦硬”说实为书家内在的共同追求。矧旭劲素瘦.篆隶亦未一味趋肥,故韩愈借挞伐右军“俗书”之名,实为“复尚清劲”也。尽管中唐书法趋上而肥,唐代书论却崇尚筋骨、觅神求逸,慎始慎终。“尚骨通神”既为论书的核心思想,亦为唐代书论之精髓所在。二者水乳交融,相依互补。唐代“神”、“逸”无争,胼手胝足,于论书诗中亦有分说。本文首次系统研究唐代论书。唐代论书涛暨书论,与文论、诗论、画论等一起共同构筑唐代美学大厦.良可称善。自唐代开创并形成第一个高峰之后,论书旋成为宋及宋后各朝文人歌咏书法的主要文学手段。

  • 标签: 唐代 “安史之乱” “神” 最高理想 核心思想 系统研究
  • 简介:在色彩三要素中(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纯理论问题,明度是个素描问题,而纯度的控制则在绘画实践操作中对作者的要求相对比较高。长期以来,色料色彩理论中对色彩的纯度概念是有相对明确的解述的,

  • 标签: 色彩理论 逻辑性 艺术 实践操作 纯度 纯理论
  • 简介:2015年04月25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大美至朴--罗尔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将完整呈现罗尔先生多年来所创作的油画、水墨画作品近三百件,是其艺术生涯的一次集中回顾。展览通过何处不乡土、知其正得其变、生命回响、蕴藉传统四部分,诠释了罗尔先生大美至朴的色彩激情与意味隽永的艺术人生。

  • 标签: 艺术展 大美 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
  • 简介:  周维杰,号笨翁,1947年生,吉林省人,现任吉林省文化厅厅长、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受委托,我在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刘成、好友苏显双的陪同下,采访了周维杰先生.……

  • 标签: 始焰 焰维杰 维杰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