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手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发病机制,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处理方法。结果玻璃体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眼压升高、继发性青光眼、角膜病变、玻璃体出血等症状,此外由于玻璃体填充物不同或引起不同的并发症,其各种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不同。结论术后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技巧,避免和较少并发症是手术的关键之所在,也是今后医学的研究重点。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手术 术后并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矫形术术后护理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科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36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实施矫形术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术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矫形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矫形总有效率为94.4%,护理满意度为100%,分别优于对照组的矫形总有效率72.2%、护理满意度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矫形术术后护理干预有助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效果的提高,有助于恢复足部的正常形态及足踝功能,减少后遗症,促使患者正常负重和健康行走,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矫形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药效学实验方法,探讨溪草浸膏退、散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胆汁分泌实验;非特异型免疫功能-碳廓清实验和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实验,对溪草浸膏退、散淤功能进行论证。结果溪草浸膏在给药30min后,剂量为8g.kg-1、16g.kg-1时,对麻醉大鼠的胆汁流量有明显增加,其增加率分别为57.14%和64.28%。剂量为9g.kg-1和27g.kg-1能极明显提高NIH小鼠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对小鼠血清的溶血素有明显的增加作用。结论溪草浸膏通过提高动物免疫功能,促进胆汁分泌作用达到退黄疸,散淤、清湿热的功能。

  • 标签: 溪黄草浸膏 免疫功能 胆汁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药效学实验方法,探讨溪草浸膏退、散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胆汁分泌实验;非特异型免疫功能-碳廓清实验和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实验,对溪草浸膏退、散淤功能进行论证。结果溪草浸膏在给药30min后,剂量为8g.kg-1、16g.kg-1时,对麻醉大鼠的胆汁流量有明显增加,其增加率分别为57.14%和64.28%。剂量为9g.kg-1和27g.kg-1能极明显提高NIH小鼠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对小鼠血清的溶血素有明显的增加作用。结论溪草浸膏通过提高动物免疫功能,促进胆汁分泌作用达到退黄疸,散淤、清湿热的功能。

  • 标签: 溪黄草浸膏 免疫功能 胆汁分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赶草就被用来改善药物伤害肝脏和酒醉状况,经过现代的医学研究得出赶草的成分主要有黄酮、多糖和生物碱等,这些成分在医学上具有清热解毒、清热活血、平肝利湿等功效,现代医学对赶草进行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深入的了解了赶草的活性成分和药学机理,为赶草的应用开阔了越来越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主要对赶草的生药学、化学成分、药学机理以及在临床的应用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更进一步的开发利用赶草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科学依据。

  • 标签: 赶黄草 药学机理 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7-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三散为中医经方,收录于《备急千金要方》,《普济本事方》,《点点经》等,均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之功效。近几年在中医的外用疗法中,主要应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流行性腮腺炎,浅表静脉炎等;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及带状疱疹等疾病。

  • 标签: 三黄散 临床外用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患者采取护理服务之后的效果和意义。方法抽取2017年全年我中心符合标准的196名老年病患者为样本,对比采取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具体身体情况。结果老年患者中,采取护理服务之后,患者的运动、饮食、用药状况良好,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住院治疗的比率有所下降,管理组和对比组的老年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护理服务之后,老年慢性病患者对自己身体的管理能力逐步提高,患者的身体情况比较稳定,使其住院治疗的比率明显下降。

  • 标签: 社区 护理服务 慢性病管理 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