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水坐浴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为OAB的65例患者进行热水坐浴治疗,疗程8周,通过分别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来评价热水坐浴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尿频、尿急、夜尿及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OABSS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统计学显示其差异有意义。结论热水坐浴可明显缓解OAB患者症状,该方法简单、实用、廉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热水坐浴 膀胱过度活动症 排尿日记 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局部应用雌激素联合托特罗定与单用托特罗定治疗绝经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门诊就诊并诊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52例绝经后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雌激素联合托特罗定用药,27例)与对照组(单用托特罗定,25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间比较治疗后24h平均排尿减少次数、24h平均尿失禁减少次数、夜尿减少次数及最大排尿量变化值,实验组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局部应用雌激素联合托特罗定治疗绝经后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好于单用托特罗定。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雌激素 托特罗定 药物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OAB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IPL)评分;同时记录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OABSS评分、QOL评分、IP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联合应用索利那新与坦索罗辛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患者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方法,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索利那新 坦索罗辛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过度活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资料,术中,回肠膀胱术尿道改流30例为观察组,原位新膀胱术尿道改流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及6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癌治疗上,全膀胱切除术联合回肠膀胱术的疗效更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全膀胱切除术 回肠膀胱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膀胱肿瘤电切手术患者300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95例,占31.6%),回顾性分析护理措施并进行改进。结果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护理方法的改进可以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方面相关因素护理的改进对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有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痉挛 相关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泌尿功能、心理状态、健康教育、自我管理、护理配合各项指标评分都要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概率为4.48%;常规组并发症概率为20.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的患者身上应用优质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 护理干预 个性化 泌尿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0例高龄膀胱肿瘤患者采用全膀胱肿瘤全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高龄膀胱肿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分别采用开放膀胱全切术和腹腔镜膀胱全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长于A组,而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发生肠瘘、吻合口狭窄、肾盂肾炎、尿失禁等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肿瘤治疗近期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放性全切除术相比较,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具有手术创面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非常适合高龄膀胱肿瘤患者的根治性治疗。

  • 标签: 高龄患者 膀胱肿瘤 开放膀胱全切术 腹腔镜膀胱全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长期血尿的治疗处理方法方法报告一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长期慢性出血的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在消化内镜下行硬化剂注射及钛夹止血后,血尿症状消失结论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出现远期并发症回肠膀胱出血较少见,而这种回肠膀胱静脉曲张导致的出血尤为罕见,通过消化内镜在粘膜下注射硬化剂及合理使用钛夹能有效的控制慢性出血

  • 标签: 回肠膀胱术 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并发症影响。方法用“数字随机表分组法”将100例膀胱肿瘤患者分为50例/组。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优质护理。对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优质护理能降低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护理干预 膀胱肿瘤 灌注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86例膀胱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存活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存活率为97.67%、复发率为11.6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5%、93.02%、6.9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结石合并膀胱癌患者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膀胱结石合并膀胱癌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传统开腹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5%),(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膀胱结石合并膀胱癌患者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创手术 膀胱结石 膀胱癌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各种导管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深圳市坪山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6-02-2009-0316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的各种导管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无一例因导管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术后6个月均能从尿道正常排尿,每次尿量均达到200ml以上。结论加强术后各种导管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及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膀胱切除术 回肠/外科学 手术后医护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次膀胱肿瘤电切联合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与疗效。方法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0例分为两组,实验18例,患者在第一次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4-6组行二次电切,以后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12例,行TUR术后1周膀胱灌注化疗,以后常规进行膀胱灌注化疗,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总复发率16.7%,实验组复发率,对照组复发率。结论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及二次电切可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率。

  • 标签: 膀胱癌二次经尿道肿瘤电切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膀胱癌患者接受经尿道电切术及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根据我院的70例膀胱癌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切除率为100%,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2例术后切口感染病例,采取措施后均好转,没有各类并发症出现,患者脏器没有受到损伤,恢复情况良好。观察组复发率5.7%,对照组22.9%,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接受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效果优秀,复发率地,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电切术 术后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癌使用经尿道电切术和术后膀胱灌注的效果。方法我院对70例膀胱癌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增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成功率均为100%,肿瘤切除率均为100%,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2例切口感染病例,针对性处理后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病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观察组的复发率是5.7%,对照组是22.9%,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接受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患者复发率低,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膀胱癌 经尿道电切术 术后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在膀胱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结石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30)采用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可有效治疗膀胱结石,患者术后预后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膀胱结石 造瘘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建议。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共7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给予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积极护理,是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理和心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值得护士重视和深入思考。

  • 标签: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yHyp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是一种严重的医源性疾病Ⅲ,笔者对本中心2007—03/2008—03685个促排卵周期中发生OHSS的35例患者进行了焦虑状况调查。总结如下。

  • 标签: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心理学 焦虑 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表浅层膀胱癌使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集治疗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170例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对照组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取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可对比性。结论采取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理想,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低,创伤比较小,值得在临床引用上推广。

  • 标签: 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表浅层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癌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26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出血、肠梗阻、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尿失禁、切口脂肪液化,其并发症的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手术效果及安全性,较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膀胱癌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