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了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护理经验。对47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在盆腔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中实施全程综合护理,针对患者个体化的心理特点,给予积极心理干预,观察排尿日记、尿动力学参数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配合有效的护理行为干预及心理治疗,盆腔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自主排尿。结合适当的护理及心理治疗措施,可提高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膀胱 过度活动症 生物反馈 电刺激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药物治疗减轻输尿管留置双J管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症状,并分析疗效。方法148例输尿管留置双J管后(OAB)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治疗组。B组,对照组。A组选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mg,bid。与坦索罗辛胶囊0.2.mg,qd。联合应用30天。B组嘱多饮水,休息及盆底功能锻炼。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为3.7±1.5。生活质量评分(QOL)为3.4±12.2。B组治疗后OABSS8.6±16.1生活质量评分(QOL)为5.3±13.1。两组治疗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mg,bid。与坦索罗辛胶囊0.2.mg,qd。联合应用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输尿管留置双J管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尿急,尿频及尿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药物治疗 双J管 膀胱过度活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尼亭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联合用药组口服托特罗定2mg/次(Bid)+坦索罗辛0.2mg/次(Qn),对照组口服托特罗定2mg/次(Bid),持续8周。以自由尿流率的主要参数如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排尿量(VV)和尿道综合征症状评分(FUSS)、生活质量评分(QOL)为主要疗效指标,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服药8周后,两组尿流率参数值(Qmax、Qave、VV)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尿道综合征症状评分(femaleurethralsyndromescore,FUSS)显著下降,治疗后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的尿流率参数值(Qmax、Qave、VV)、FUSS、QOL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舍尼亭加联合坦索罗辛应用可改善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和生活质量,可作为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尿流率 舍尼亭
  • 简介:摘要总结了4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护理。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护理重点为行为干预,包括常规护理、生活方式管理、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等措施,缓解了术后尿急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过度活动症 行为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继发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应用曲司氯铵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5例2016年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泌尿科门诊接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继发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的女性患者,将其分为参照组(n=31)和探究组(n=34),为所有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同时为参照组患者实施奥昔布宁口服治疗,为探究组患者实施曲司氯铵片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OABSS评分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用药后共计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81%,6例患者由于用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停药,总发生率为19.35%,探究组用药后共计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82%,2例患者由于用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停药,总发生率为5.88%,2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及停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继发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应用曲司氯铵治疗能够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抑制停药率。

  • 标签: 曲司氯铵 女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 继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科过度用药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儿科过度用药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观察组患儿用药指导、用药干预、具体药物护理及合理给药顺序等综合过度用药护理,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过度用药次数。结果经护理,观察组过度用药为43.33%,对照组为93.33%,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预防儿科过度用药护理措施,进一步促进小儿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儿科 过度用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膀胱肿瘤患者接受手术后加强膀胱灌注干预的意义。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因膀胱肿瘤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按照不同干预措施对其进行均分,即研究组(25例)与常规组(23例),其中常规组病例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加以膀胱灌注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常规组干预后有9例不良反应,研究组有3例(P<0.05);常规组有5例复发,研究组有1例(P<0.05)。结论对膀胱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加强膀胱灌注干预效果突出,不仅能提升膀胱灌注质量,还能避免疾病复发。

  • 标签: 常规护理 膀胱肿瘤 手术治疗 膀胱灌注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0.70%,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4%,低于对照组的31.5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35例经尿道双极等离子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一系列针对性护理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35例患者全部跟踪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1年内无复发,2年内复发3例,3年内复发6例。结论通过健康宣教、密切的观察、科学有效的护理,提高了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的治疗效果,保证了治疗的延续性,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肿瘤 手术 化疗 灌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质性膀胱膀胱水扩张、膀胱壁肉毒素治疗与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本组的18例女性IC/PBS的患者,在麻醉条件下进行膀胱水扩张与膀胱内200U肉毒素联合多点进行注射,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第1、3、6月对O'Leary-Sant的间质性膀胱炎的症状进行评分,以患者每日排尿的次数以及最大的膀胱容量为疗效评判的标准,观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状况。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术后都表示疼痛、尿急等症状有所缓解,治疗的有效率达100%,其中有11例患者表示显著缓解甚至消失(显效率达到61.1%)。结论肉毒素与膀胱水扩张进行联合注射治疗在短期内可以对间质性膀胱炎的症状起到缓解作用,见效快,且有效果明显。

  • 标签: 膀胱壁肉毒素 膀胱炎 间质性 膀胱水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温度的膀胱冲洗液对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膀胱肿瘤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并发症护理、膀胱灌注护理及膀胱冲洗护理,研究组将冲洗液温度控制在25-30℃,对照组将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1-37℃,记录两组患者冲洗液中尿液红细胞计数、血压变化、心率变化及膀胱痉挛的次数比较冲洗效果。结果术后1-5d研究组患者的尿液中血细胞计数、患者血压、心率变化范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切除后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护理中将膀胱冲洗液温度控制在25-30℃时可显著减少膀胱出血量、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并能减轻对心脏的刺激作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护理方式。

  • 标签: 膀胱冲洗液 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痉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对30例保留膀胱膀胱肿瘤术后患者进行膀胱灌注并在灌注前、中、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灌注的舒适度,顺利完成灌注治疗。通过1年的随访,有5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无出现全身性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应用,可预防及减少患者的不适,完成灌注化疗,提高治愈率,控制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疗效是关键,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干预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过度换气综合征的急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76例过度换气综合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8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症状缓解时间比例和出院时间比较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实施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能够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过度换气综合征 急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发生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患者通过临床观察与精心护理,从而针对该病特有的症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从本科开科时间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患者20例中,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通过预防性监测及心理。饮食.用药、腹胀及腹痛、腹水引流的护理。结果均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使疾病康复,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保障患者生命起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体外受精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浅表性膀胱癌多见。膀胱灌注化疗是预防其复发和进展的重要措施,常用的灌注药物有卡介苗、羟基喜树碱、表柔比星、丝裂霉素等。而恰当的灌注方法和精心的护理,可防止或减少患者在灌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保证灌注治疗的连续性,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肿瘤复发有着重要意义。方法对30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灌注化疗前、灌注中、灌注后的观察护理。结果30例患者跟踪随访,随访时间1年-2年,经膀胱内灌注化疗2年均明显好转和得到控制。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是保证膀胱癌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 标签: 膀胱癌 灌注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左右,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例约为31,年龄以50—70岁最多见,平均为55岁。在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中占的百分比很低,为0.75%,男性占1%,女性占0.6%,大城市的死亡率为农村的2倍,男性常继发于膀胱癌。女性可为原发,鳞癌和腺癌占多数,手术切除后可能需尿流改道。

  • 标签: 膀胱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白斑的病因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白斑17例,电切并辅以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结果分别经过8-60个月的随访,15例治愈,1例4年后恶变,1例失访。结论膀胱镜加活组织检查对膀胱白斑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术及膀胱内药物灌注是治疗膀胱白斑和预防其恶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膀胱白斑 膀胱肿瘤 经尿道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全切直肠代膀胱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2例膀胱全切患者实施直肠代膀胱术的手术室护理搭配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前列腺癌患者顺利出院,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结论本院对膀胱全切直肠代膀胱术的所采取的手术室护理,是科学有效的。

  • 标签: 膀胱全切直肠代膀胱术的 手术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全切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膀胱全切除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护理要点。结果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诸多方面。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膀胱全切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顺利恢复至关重要。通过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可以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膀胱全切 乙状结肠代膀胱 围手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