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宣教系统对肝胆科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肝胆科患者通过常规护理组(n=52例)和视频宣教护理组(n=52例)的形式进行疾病的探究,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视频宣教护理组经过护理后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94.2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护理后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69.23%(P<0.05)。结论为了提高肝胆科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护理期间,可以通过视频宣教系统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护理工作。

  • 标签: 视频宣教系统 肝胆科 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
  • 简介: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引领高校主动适应时代需要,迎接全球化和网络化所带来的新挑战,在国际文化话语权竞争中增加实力,弘扬中国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创新高校的素质教育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内容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服务对象向社会公众延伸,为公众提供精神食粮;促进各高校和教师间的友好竞争,推进高校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模式的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公开,让全体学生和全社会分享优质教育资源;精品视频公开课集中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调动优秀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一批优秀课程建设团队。

  • 标签: 建设 精品 视频公开课 体会
  • 简介:目的:建立全国范围的远程细胞学诊断网络,初步探讨远程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在全国8个城市13所医院或医学院建立远程细胞学诊断网络,60份细胞学标本的数码图像资料通过专门的网页或电子邮件发送给参加单位.参加者根据屏幕图像作出远程诊断.结果:共收到456份远程诊断报告,与传统光学显微镜检查相比,符合率达86%~97%,平均94%.远程诊断自信度达96%,图像满意度达98%.结论:利用互联网传送细胞学图像,其诊断的准确度与光学显微镜相似,这种模式还可应用到全国范围的远程教学和形态学诊断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远程细胞学 互联网 数码图像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程视频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提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疑似癫痫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进行诊断,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脑电图(REEG)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棘波检出率为60%,参照组患者的棘波检出率为24%,研究组患者的棘波检出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棘波检出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卡方=13.3005,P<0.05)。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相较于常规脑电图诊断效果较明显,且能对早期病症进行诊断,不仅诊断结果准确,其也能有效确定患者的主要病症发源部位,提升了疾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长程视频脑电图 癫痫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频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在诊断定位癫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9月本院接诊的癫痫病患9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视频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检查。综合分析90例病患两种方法检查的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本组90例病患的视频脑电图检测痫性放电检出率为86.67%,比常规脑电图检测的55.56%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通过视频脑电图检测发现的痫样放电同步监测到有临床发作情况的病患有39例,明显比常规脑电图检查的10例多,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和常规脑电图相比,视频脑电图在诊断和定位癫痫中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诊断 视频脑电图 定位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视频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76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支撑喉镜下直视下行手术治疗,n=38)和观察组(视频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n=38),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无并发症,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有5例(13.2%)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声带损伤和咽部出血,5例复发(13.2%),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声带小结 声带息肉 视频支撑喉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面外科病房临床培训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利用微视频这种教学方法对科室工作6年以内护士进行培训。结果通过微课教学法后,临床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较之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师评价较好,满意度有所提高,科内护士自身收获很大。结论将微课教学运用到颌面外科日常护士培训中,可以显著提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颌面外科临床培训 微视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化案例教学法在肿瘤介入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方法。方法自2016.06~2018.06从我院选取80例肿瘤介入科见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见习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照组中40例肿瘤介入科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的40例肿瘤介入科见习生则在常规现场问检教学的基础上给予视频+案例分析教学法进行教学。待教学完成后,将两组见习生的教学效果相比较,并结合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见习生在经过不同教学方法后,观察组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较对照组活跃,其中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案例教学法在肿瘤介入科教学应用过程中,效果良好,不仅明显提高了实习生对临床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其将理论和视频案例分析有效结合,增加了学习效果,使学生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案例教学法值得在肿瘤介入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介入科 实习生 案例教学法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痫性或非痫性发作性事件的识别与处理策略。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至 6月西京医院脑电生理监测中心拟诊为癫痫或可疑癫痫的连续性非选择性患者 156例,对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发作性事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56例患者中 35例 (22.4%)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到临床发作,总发作次数达 109次,其中 34例可见发作时同步痫样放电而确诊为癫痫, 1例发作期无同步痫样放电而诊断为非癫痫发作, 14例根据视频脑电监测结果修正了发作类型的诊断。结论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发作性事件的正确识别对癫痫的诊断及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有助于鉴别痫性与非痫性发作,尤其应重视对脑电图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科学、综合的判读。

  • 标签: [ ] 癫痫 视频脑电图 发作性事件 癫痫样放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频脑电图与MRI检查在继发性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视频脑电图与MRI检查。探讨V-EEG、MRI诊断继发性癫痫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6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行V-EEG检查,其中有55例患者监测异常脑电信号,39例患者监测出局灶性痫样放电,5例患者检查结果正常,阳性率为91.7%;行头颅MRI检查,发现52例患者颅内存在相关结构病变或发育异常,8例患者未发现异常,阳性率为86.7%。两种检查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结果阳性时,V-EEG检出率为94.2%(49/52);MRI结果阴性时V-EEG检出率为75.0%(6/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EG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视频脑电图与MRI相结合,对提高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评估手术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视频脑电图 MRI检查 继发性癫痫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并发症,节约社会资源。方法借助掌上医院平台,推送自制糖尿病健康教育视频,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结果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依从性提高。结论基于掌上医院平台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患者参与自我管理,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 标签: 掌上医院 糖尿病 视频化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视频宣教在促进髋关节置换患者快速康复路径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2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对照组(未应用视频宣教)及观察组(应用展视频宣教)各21例,均实施快速康复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90.5%、髋关节功能总评分(17.90±1.10)分、生活质量总分(92.30±1.10)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1%、髋关节功能总评分(35.85±1.15)分、生活质量总分(82.34±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患者快速康复路径护理中应用视频宣教有助于提高其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值得的在今后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视频宣教 髋关节置换 快速康复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在住院患者感染监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80例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接收的住院患者,将其依据检测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后者则以前者为基础采用微生物检验方式监控感染状况,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状况。结果在感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是10%,同对照组的47.5%相比低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微生物检测方法应用于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监控中,可有效避免感染现象的发生,控制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领域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 标签: 感染监控 住院患者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远程心电监测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远程心电监护仪和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两种方法进行监测,比较两种心电监测方法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检出率上的差异,分析两种方法对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远程心电记录仪检测出的异常心电图共60例,检出率75%,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测出的异常心电图共24例,检出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对心肌缺血症状、缺血性ST-T改变的检测率更高。结论相比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方式,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对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监测检出率更高,更具诊断价值。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测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患者采用远程心电监测诊断的临床检出率进行分析。方法以62例心脏不适或者心脏病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有患者均实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其中选取38例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常规心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远程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检查后,62例患者中远程心电图检查发现有50例出现心律失常,检出率为85.48%,而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为50.00%,并且远程心电图监测ST-T段心电图改变的检出率较高,对比常规心电图(P<0.05);但是远程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对比(P>0.05)。结论远程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较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但是与动态心电图对比无差异性,因此远程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可以作为心脏疾病的检查手段。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测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临床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面外科病房临床培训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利用微视频这种教学方法对科室工作6年以内护士进行培训。结果通过微课教学法后,临床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较之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师评价较好,满意度有所提高,科内护士自身收获很大。结论将微课教学运用到颌面外科日常护士培训中,可以显著提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颌面外科临床培训 微视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实施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骨科外来器械植入物的监控效果。方法采用随访统计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室在2015年01月~2015年12月未实施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前(对照组)以及2016年01月~2016年12月实施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后(观察组)两个阶段的骨科外来器械植入物器械清洗情况以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的器械清洗达标率(9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清洗达标率(95.83%),且观察组在器械供给及时度、回收及时度、包装质量、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的结果差异显著(P<0.01),均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骨科外来器械植入物管理工作中应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器械清洗的达标率,优化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医院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因此,应该给予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岗位管理 绩效考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生物检验用于住院患者感染监控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根据单双数球抽签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与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微生物检验对院内感染监控)各35例住院患者,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感染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37.1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住院患者而言,在对其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后对感染情况进行微生物检验监控,能有效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住院患者 感染监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的视频宣教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全麻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宣教(即口头宣教和发放健康宣教单),实验组在常规宣教基础上增加SWOT分析后的视频宣教。以术后当天、术后第3天、出院当天和术后第28天4个时间点,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髋关节功能得分情况以及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当天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术后第3天、出院当天和术后第28天实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62.63±11.12,80.68±11.06,94.25±7.47)和髋关节功能得分(43.30±9.54,68.58±9.76,90.55±5.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5.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采取SWOT分析视频宣教,有利于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尽早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SWOT分析 视频宣教 老年患者 股骨颈骨折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对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前后预防DVT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前后护士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认知情况比较,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后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前后护士预防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措施实施情况比较住院患者DVT预防措施总落实率由45.6%升至93.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基础,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预防DVT护理措施落实率和护士认知水平,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 深静脉血栓 住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