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经对症处理皮瓣均存活。术后半年随访显示,患者对再造乳房的形态和感觉均表示可以接受。结论:做好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乳腺分叶状肿瘤 皮瓣乳房再造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在乳腺日间化疗病房运用海恩法则进行安全管理,降低护理风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乳腺癌患者,在日间病房化疗期间以海恩法则为指导,针对病房存在的问题及护理隐患,采取护理风险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应用移动护理系统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设计化疗药物名片及出院带药名片确保安全用药,运用导图式护理思维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汇编日间病房标准化作业程序手册,监督护理质量及感染控制等。结果120例化疗患者均未出现护理相关并发症,未发生护理差错与事故,未发生护理纠纷与投诉;仅发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堵管2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1例,跌倒1例,用药错误1例,经及时发现及积极处理后,未形成事实或未对患者机体和功能造成损害。专科护理质量评分为97.37分,服药依从问卷评价为高度依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5.8%,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针对日间病房的运行模式及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需求,运用海恩法则进行护理安全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日间病房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专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海恩法则 化疗患者 日间病房 乳腺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将78例手术前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2组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并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团体心理辅导。术后1周再次进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2组手术前后焦虑评分差值变化。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焦虑评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2组手术前后焦虑评分差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t=3.402,P=0.01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在乳腺癌手术前心理干预中能有效的缓解术前焦虑。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乳腺癌 手术前焦虑
  • 简介:该文分析了构建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延伸服务微信平台的可行性,阐述了平台搭建的过程及其功能、平台的管理和应用,并分析了平台的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应用微信开展护理延伸服务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护理 卫生信息交流 微信
  • 简介:综述了有关肉类食物、鱼类、蔬菜及瓜果与乳腺癌风险关系的研究,分析各种饮食模式与患乳腺癌的关系,由于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和试验研究有限,结果不尽相同,还不能为预防措施的实施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和正确的指导.

  • 标签: 乳腺癌 饮食习惯 饮食模式 肉类 蔬菜 瓜果
  • 简介:[目的]调查乳腺癌病人患病不同阶段的信息和照护需求.[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乳腺癌病人罹癌过程中信息及照护需求调查表对161例乳腺癌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病人通过广播电视和纸质媒体获得知识最多,分别占59.6%、57.8%,32.3%的病人通过网络获取知识,29.8%的病人通过医疗系统获取知识.83.2%的病人希望通过医护讲解获取信息,同时病人对医院提供的教育的理解力和执行力较好.病人对手术期间获取信息最满意,占48.4%.在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病人都希望护士是健康教育提供者.[结论]乳腺癌病人通过医疗系统和网络平台途径获取信息和知识较少,病人患病各个阶段的信息需求不一样,护士可以在乳腺癌病人的治疗和延续照护中提供信息支持,发挥乳腺专科护士的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体现专科护士的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信息 照护 需求 社会支持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对妇科肿瘤手术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例肿瘤手术病人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0例)和观察组(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病人依从性及满意度、入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依从性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病人依从性及满意度,改善病人不良情绪。

  • 标签: 妇科肿瘤 基础护理质量 焦虑 抑郁 个性化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俱乐部活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入院先后次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开展俱乐部活动,每个月1次,共6次。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ualityoflifequestionare-core30,QLQ-C30)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QOL-C30各功能量表和整体生活质量得分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俱乐部活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生活质量 俱乐部
  • 作者: 崔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本文就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自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6例,按照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3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其后比较两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美容效果较比参照组,也明显较好。研究组患者的转移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近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研究组和参照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疗效确切,可以将该方法在临床上进一步的应用及实践。
  • 作者: 张健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对患者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80例患者,PICC自我护理能力总得分为(142.6±12.8)分,处于较高水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居住地、导管留置时间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关(P<0.05),其中年龄和文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患者PICC自我护理能力。结论: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自我护理能力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患者,有必要加强护理干预,提高其PICC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目的构建延续护理App,探讨App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成立延续护理App项目小组,构建App功能模块,在肿瘤科延续护理中试运行,并对182名下载了App的患者或家属使用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在使用App1个月期间,延续护理团队对每位使用App的患者均发送了延续护理服务内容,完成率为100.00%,但医患之间的交流较少,除96人(52.75%)通过App完成了复诊预约登记,其他模块使用率不足50%.患者本人对App的使用较积极,168名(92.31%)患者本人下载了App,只有14名(7.69%)患者家属下载了App.使用App完成延续护理服务的患者在复诊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未使用App的患者(P<0.01).结论App运用于延续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复诊依从性,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延续护理服务,促进医患、护患、患患之间的交流,推进了延续护理信息化发展.

  • 标签: 移动互联网 延续护理 应用程序 信息化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选择输液港植入信息认知与心理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5年4-6月植入输液港患者12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访谈归纳出5个主题,包括肿瘤患者输液港植入的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途径、置港前后的担心与顾虑、信息需求满足程度、后续使用和维护的体验和感受。结论护士应重视肿瘤患者植入输液港信息认知状况,提供输液港专业信息及渠道,分阶段、有计划地给予相应专业指导和心理支持,满足患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确保有效的医护患沟通。

  • 标签: 肿瘤患者 植入性输液港 信息认知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晚期肿瘤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61例中晚期肿瘤合并便秘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神阙和足三里穴,每日6h,共7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便秘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便秘治疗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肿瘤便秘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中晚期肿瘤 便秘 穴位贴敷
  • 简介:总结了58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及一期吻合术的护理。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气管肿瘤切除及一期吻合手术,术后当日气管瘘1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1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加强术前呼吸道准备及术后呼吸道管理,强调体位管理,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 标签: 气管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术后病人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术后病人88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宣教的模式指导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模式,出院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患肢功能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功能锻炼知晓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患肢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后伸、旋内、旋外的角度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功能锻炼知晓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指导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能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有效性和满意度,促进患肢功能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思维导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功能锻炼 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促进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患者骨健康的效果。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0例,进行骨质疏松知识问卷调查和骨密度检测,然后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化知识教育、大课堂教育、持续电话随访和QQ群随访等干预,1年后再次进行骨质疏松知识问卷调查和骨密度检测及饮食和锻炼行为调查。结果干预前骨质疏松知识总分均值(13.68±6.08)分,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运动知识及钙知识维度标准分分别为(47.42±26.58)分、(58.33±26.51)分、(54.29士28.91)分,干预后骨质疏松知识总分均值(20.22±3.11)分,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运动知识及钙知识维度标准分分别为(78.79±10.80)分、(73.75±20.80)分、(80.71±19.65)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骨密度检测干预后骨质正常例数增多,但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同时患者饮食和锻炼行为方面也有显著的改进,建立适应个体的饮食结构和锻炼方式,骨质疏松症状进行了及时的治疗。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促进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患者骨健康。

  • 标签: 乳腺癌 芳香化酶抑制剂 骨健康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肿瘤内科置管的268例PICC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268例PICC置管患者中出现非计划性拔管22例,占8.21%。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年龄、肘窝下置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高浓度药物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管理对策,减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 标签: 肿瘤内科 PICC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正念减压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相关健康教育,正念减压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BSR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正念减压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正念减压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MBSR能显著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自我效能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志愿者参与的小组健康教育形式对乳腺癌治疗期病人的影响.[方法]将69例乳腺癌术后住院病人分为对照组29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开展联合康复志愿者共同工作,进行2周1次、连续5次的小组健康讲堂与圆桌座谈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对两组病人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命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康复志愿者共同工作,提供系统、连续的教育内容,重视病人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干预的小组健康教育形式,对改善病人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健康教育 康复志愿者 焦虑 抑郁 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