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动脉穿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操作技术,而了解和掌握静脉动脉的毗邻、走形以及位置,能够使操作的成功率提高,减少并发症。因此,本文对静脉穿刺动脉穿刺的解剖学基础和护理研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护理解剖学 股静脉穿刺 股动脉穿刺
  • 简介:目的探讨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静脉置管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需经下肢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7例采用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静脉置管的方法给药,对照组21例采用头皮针或浅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给药。比较2组患者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下肢化疗的患者建议予静脉置管,以降低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下肢外周静脉 穿刺 股静脉 置管
  • 简介:早产患儿采取血液标本,是儿科难度较大的操作之一。静脉相对固定,比较粗,穿刺后并发症少,是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早产儿因置于暖箱,给静脉穿刺带来不便。近2年来,我病区对100例暖箱内早产儿分别采取直刺法和斜刺法采取血标本进行比较,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暖箱 早产儿 股静脉穿刺 护理技术
  • 简介:目的扩大PICC导管应用的适应证。方法对21例患者实施经静脉穿刺PICC导管置入下腔静脉,患者分别为装有心脏起搏器和双上肢烧伤各1例、肿瘤患者静脉条件差3例、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失败16例。结果21例置管均一次穿刺成功,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PICC经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安全、可行,扩大了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

  • 标签: PICC 股静脉 外周静脉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静脉采血方法对新生儿血标本及局部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7号采血针行静脉穿刺连接真空负压管留取血标本;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抽取血标本。对两组血标本溶血、凝血发生以及局部损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标本发生溶血、凝血明显低于对照组,局部组织损伤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揭示使用一次性采血针行静脉穿刺取血标本较使用传统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一次性采血针 注射器 采血管 标本溶血 凝血 组织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留置在ICU微循环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92例微循环障碍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研究组(静脉穿刺留置)和对照组(颈内外静脉或周围静脉穿刺)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人均穿刺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穿刺前后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针头脱落、皮下淤血、针头阻塞及深浅静脉炎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静脉穿刺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8%)高于对照组(80.4%),两组人均穿刺所需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穿刺留置能达到及时抢救和迅速补液的效果,是微循环障碍患者抢救过程中建立静脉通道的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 标签: 股静脉 静脉留置 微循环障碍 抢救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行静脉紧急穿刺术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穿刺困难的急危重患者按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20例,单批次为观察组,双批次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定位、行静脉穿刺输液急救,对照组采用常规定位法穿刺输液急救,比较两组危重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急危重患者穿刺成功率( 95%)明显高于对照组( 7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5%)明显低于对照组( 3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静脉紧急穿刺术较传统体表定位的盲穿法成功率高,也可以有效降低穿刺风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静脉紧急穿刺术 急危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静脉紧急穿刺术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穿刺困难的急危重患者按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单批次为观察组,双批次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定位、行静脉穿刺输液急救,对照组采用常规定位法穿刺输液急救,比较两组危重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危重患者穿刺成功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静脉紧急穿刺术较传统体表定位的盲穿法成功率高,也可以有效降低穿刺风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静脉紧急穿刺术 急危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品字形纱布加压包扎对小儿静脉穿刺术后止血效果、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小儿经皮穿刺股动静脉进行介入检查或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纱布绷带加盐沙袋加压组(对照组)和品字形纱布加压包扎组(观察组)。结果:品字形纱布加压包扎可以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术后止血效果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增加患儿的舒适度(P≤0.05)。结论:品字形纱布加压包扎可以在有效止血的同时降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儿术后舒适度。

  • 标签: 品字形纱布 加压包扎 股动静脉穿刺
  • 简介: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是近年来心内科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后动脉穿刺点易出现局部渗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1].故在临床护理中需加强局部穿刺点的观察.选择2001年5月~2003年5月在我院行CAG患者890例,出现各类并发症42例.现将动脉穿刺点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股动脉穿刺点 临床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脉介入治疗术 支架置入术
  • 简介:静脉穿刺是完成静脉注射、输液、输血及采血前的关键性一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能减少病人的痛苦,保护长期输液血管、减少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有关如何提高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几点体会如下。

  • 标签: 静脉穿刺 成功率 幼儿
  • 简介:[目的]观察触摸静脉穿刺法在静脉穿刺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2例静脉穿刺困难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触摸静脉穿刺法。评价两组静脉充盈程度,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6.43%,对照组为7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触摸静脉穿刺法明显高于传统法。

  • 标签: 静脉穿刺 触摸静脉法 一次穿刺成功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实验动物静脉穿刺训练对提高护生小儿静脉穿刺技能的作用.方法将实习护生分成两组,实验组于实习前进行兔耳缘静脉穿刺训练,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模拟血管进行模拟训练.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技能考核合格率、病人对护生静脉穿刺技术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提供实验动物进行静脉穿刺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护生静脉穿刺技能.

  • 标签: 动物实验 静脉穿刺训练 护生 静脉穿刺技能 护理教学 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休克患者动脉穿刺采血方法。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08年5月收治动脉搏动较弱或者根本摸不到动脉搏动206例休克患者动脉穿刺采血方法。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新方法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结论新穿刺方法安全、可操作性强,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休克 股动脉穿刺 体会
  • 简介: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基本最广泛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包括血管的准备、进针角度选择、输液调节器的位置、针头固定、拔针方法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我们结合近年来护理界同仁们总结出的有关静脉穿刺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就影响静脉穿刺技术的几点相关因素作以下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 标签: 静脉穿刺技术 护理技术操作 输液调节器 穿刺成功 进针角度 针头固定
  • 简介:摘要: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重要的操作技术,快速完成小儿静脉穿刺可减少患儿痛苦,争分夺秒地抢救患儿,提高护理质理和工作效率。影响静脉穿刺成败有外界和内界的因素。外界因素有环境、患者、物品;内界的因素是护士的因素,主要有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如:观察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操作方法。要想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关键在于护士要尽量改善和克服外界的不良影因素,充分发挥内部的积极因素。

  • 标签:         儿科 静脉穿刺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儿科静脉穿刺是护理人员最基本、最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笔者认为影响静脉穿刺成败有外界和内界的因素。外界因素有环境、患者、物品;内界的因素是护士的因素,主要有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如:观察力、思维力、实际操作能力、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操作方法。要想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关键在于护士要尽量改善和克服外界的不良影因素,充分发挥内部的积极因素。

  • 标签: 儿科 静脉穿刺 护理体会
  • 简介: 摘要: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重要的操作技术,由于小儿血管细、不会合作,往往会造成穿刺过程中及其后的血管损伤。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仅对小儿造成身体的伤害,也会引发家长的不满甚至纠纷。快速完成小儿静脉穿刺可减少患儿痛苦,争分夺秒地抢救患儿,提高护理质理和工作效率.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淡一淡静脉穿刺的体会.

  • 标签:         儿科 静脉穿刺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