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慢性疼痛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因为老年人身体组织器官退化、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有肿瘤、骨关节疾病及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并可能严重影响正常的生理及运动功能,其中因骨折后疼痛的致死致残率较高.研究显示老年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25%~50%,其中约有45%~80%患有明显疼痛的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护理.随着我国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重,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控制治疗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是疼痛治疗领域里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 标签: 疼痛治疗 老年病人 规范化 神经病理性疼痛 全球人口老龄化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观察老龄对经颅多菁勒(TCD)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作者对健康老人进行了TCD检测,同时与80例中青年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发现健康老人颅内各主要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均小于健康中青年,健康老人颅内各主要动脉未检出率均高于健康中青年.结论在分析TCD结果时应考虑老龄因素,再结合临床得出结论较为准确.

  • 标签: 老年人 健康老人 颅内 动脉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中青年
  • 简介:目的了解金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诊治现状,探讨COPD规范化诊治宣教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PD患者诊断及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金山区某社区医院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住院并诊断为COPD和慢性支气管炎的23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分别进行规范化宣教和常规宣教后,观察3个月及6个月,了解2组患者的CAT评分、戒烟率、专科就诊率、COPD确诊率、规范化治疗率、延伸处方率、急性加重次数及肺功能的改善比率。结果2组3个月及6个月戒烟率无明显差异(P〉0.05);2组3个月及6个月CAT评分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COPD确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观察组更加优于对照组(P〈0.01);2组3个月及6个月专科就诊率、规范化治疗率、延伸处方率、肺功能改善者比率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均〈0.01);3个月及6个月期间急性加重次数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PD患者的规范化诊治水平普遍较低,通过COPD规范化诊治宣教可促使COPD患者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规范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规范化诊治宣教 延伸处方
  • 简介: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宿主的免疫状态,尤其是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血清中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为免疫抑制性物质,肿瘤坏死因子(TNF)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双重作用,临床常用以上两指标作为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作者对6H例老年消化遭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和丁NF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它们对老年肿瘤患者的病情和疗效判定方面的临床意义.

  • 标签: SIL-2R 老年人 血清 TNF 临床意义 肿瘤患者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两种生化分析系统检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以寻求准确与快速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8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校准前组和校准后组,每组40例.在同一实验室两种生化分析系统上对CK-MB进行方法对比试验,以美国贝克曼库尔特CX4PRO为对比方法,以德国罗氏COBASC50l为实验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K-MB活性,统计计算两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然后以直线回归方程校准COBASC501,再次检测患者血清中CK-MB活性,统计算两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方程.结果校准前两分析系统CK-MB检测结果的预期偏差不能接受,校准后两分析统CK-MB检测结果的预期偏差可以接受.结论同一实验室不同分析系统检测老年AMI患者血清CK-MB时应该进行方法对比实验和偏差评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偏差 评估 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