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体会,探讨并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1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我院51例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患者进行细致护理,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引发其他病状,后均治愈出院。结论根据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标准,明确小儿病因后及时进行正确的护理,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小儿患者得以快速痊愈,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小儿高热 惊厥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常见原因及救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高热惊厥以3岁以下儿童多见,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原因,均予以止惊、退热、给氧及对症治疗,全部治愈出院,出院后一周行脑电图检查21例均未见异常。结论及时查找小儿高热惊厥原因并予以积极有效药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原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价值。方法:本文共计86例研究对象,皆是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3)与研究组(综合护理,n=43)。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在惊厥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与住院时间上,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的优势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综合护理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救护理对小儿惊厥的重要性,归纳小儿惊厥护理方案。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103例小儿惊厥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总结归纳,制定小儿惊厥护理方案。结果本组小儿惊厥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惊厥及时进行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高热、皮肤护理和安全防护,密切观察病对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救护理 小儿惊厥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在门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就诊中,其家长大都焦虑、恐惧、烦躁不安、情绪高度兴奋状态,而护士在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给予镇静、退热等治疗及护理时却忽视了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因此针对这一点,我门对高热惊厥患儿的家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门诊2014年3月-2016年12月9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联合疗法,对比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次数、止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癫痫、智力障碍、脑功能障碍等方面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6.33%),2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门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开展系统性治疗,能够强化治疗效果,提高患儿预后效果。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门诊 地西泮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贫血与热性惊厥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单纯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的患儿76例为惊厥组,以同期收治的单纯上呼吸道感染但未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65例为对照组,比较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惊厥组和对照组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值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与热性惊厥无相关性。结论血红蛋白与热性惊厥无相关性,改善贫血状况不能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病率。

  • 标签: 贫血 热性惊厥 危险因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急诊抢救室在小儿高热惊厥方面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急诊抢救室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1例高热惊厥患儿资料,总结急救和护理体会。结果21例高热惊厥患儿,通过及时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其中,4例因家长要求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4例收入本院儿科病房继续治疗,其余13例经过观察数小时后,病情稳定,门诊随访。结论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患病率约3~5%,高发于4岁以内。患儿抽搐时间越长,脑缺氧状况越严重,对脑细胞损害也越大。而且,虽然高热惊厥大多预后良好,但2%~5%的患儿可发展为癫痫,并发生率与复发次数有关,即复发次数越多,癫痫的发生率越高。因此,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指导其学会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掌握基本的一些常用退烧药的知识等,减少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年间收治100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儿则接受舒适型护理方法,观察上述两组间的护理效果情况。进一步对相关指标进行2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如果出现P值小于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比较两组间给予不同护理方法患儿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儿有效人数47人,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患儿中有效例数为36人,占该组总病例数的百分比为72%。进一步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实施舒适型护理策略,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其显著效果,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肠道感染 热性惊厥 小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小儿高热惊厥发生的次数。方法运用门诊看病时对患儿家属进行有关知识的讲解,发宣传小册子等方式。结论在一系列措施后患儿的发病率大大减少。

  • 标签: 高热惊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将儿童轻度及中度腹泻中伴有惊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方法:本文选取的是 2018年 5月份 -2019年 5月份在我医院的小儿内科中收治的 50例轻中度腹泻伴惊厥的患病儿童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且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这 50例患病儿童的临床表现情况以及治疗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在此次研究的 50例患病儿童当中,使用治疗惊厥药物的有且仅有 1次的占到了 80%,使用治疗惊厥药物 2次的占到了 14%,使用治疗惊厥药物 3次的占到了 6%。在这 50例患病儿童进行治疗的 3-7天之后,所有患病儿童都是痊愈出院,所有患病儿童均没有出现反复惊厥的症状。对 50例患病儿童这种疾病治疗一年后进行了随访,患病儿童没有出现再次惊厥的现象。结论:儿童出现轻度及中度腹泻并伴有惊厥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患病儿童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疾病预后效果,而且疾病复发的情况也不会发生。为患病儿童提供积极的临床治疗方式之外,同时还应该准确分析疾病的发病原因,做好及实施疾病预防工作,降低惊厥的发生概率,这样才能避免患病儿童的病情进一步扩散或恶化。

  • 标签: 儿童轻中度腹泻 惊厥 临床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高热惊厥护理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7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将上述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观察组接受全面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6例,护理有效率92.1%,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护理有效率78.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38例,非常满意20例,满意10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2例,总体满意率94.7%,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满意12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8例,总体满意率7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全面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护理体会
  • 简介:探讨小儿烧伤并发惊厥的原因及护理,通过82例患儿的护理,认为正确处理创面及时抗休克治疗,积级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降温预防高热,可有效防治小儿烧伤惊厥.

  • 标签: 小儿 烧伤 惊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44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22例,通过不同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护理总有效率为100.00%,治疗组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95.45%同对照组患者的72.73%和68.18%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提高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高热惊厥患儿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1月-2011年12月8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儿平均年龄(2.26±1.22)岁,惊厥发生时体温(38.83±0.19)℃,发作时间(5.48±4.29)min,单纯型高热惊厥70例,复杂型高热惊厥10名,予保持呼吸道通畅、镇静止惊、降温、吸氧、降低颅内压、治疗原发病;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随访(19.58±9.90)月,30例复发(37.50%),复发平均(2.01±0.33)次,2例患儿出现智力障碍,2例患儿转变为癫痫。结论高热惊厥在儿科常见,虽然预后良好,但复发率高,应积极控制惊厥发作,并预防高热惊厥复发。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治疗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