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骨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例股骨骨折的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22例患者分成两组,舒适组与对照组,每组1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舒适组的满意度为100%(11/11),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1.82%(9/11),舒适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舒适组11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泌尿系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9.09%(1/11),对照组1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泌尿系感染,1例患者出现褥疮,并发症发生率为27.27%(3/11),舒适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股骨颈 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4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术后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4.1%高于对照组76.5%,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 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38例对照组与38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髋关节功能呢评分高于对照组(84.16±9.37分VS62.78±7.95分),且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10.53%VS39.47%)。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可能。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股骨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3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常规护理上加以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加强护患之间的关系,故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骨折并截瘫合并股骨骨折漏诊的原因。方法对腰椎骨折并截瘫合并股骨骨折的11例漏诊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所有患者术后的骨折的愈合情况以及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来进行评估。结果11例腰椎骨折并截瘫合并股骨骨折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7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分数为82.31±2.36分。结论腰椎骨折并截瘫合并股骨骨折漏诊的原因为临床症状不明显,医生主观臆断缺乏X线盆腔正位片扫描,对体征、体格检查不够严格,造成相应疾病的腰椎骨折并截瘫合并股骨骨折的漏诊。

  • 标签: 腰椎骨折并截瘫 股骨颈骨折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外静脉穿刺术在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休克患者的抢救效率。方法将2015年1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期间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的90例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改良静脉穿刺术)、对照组A(传统穿刺术)和对照组B(止血带压迫术),比较三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耗时、全过程耗时及人力资源占用。结果研究组穿刺平均耗时为(5.0±3.0)秒,整体操作平均耗时(4.5±2.0),都显著的少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操作时间(P<0.05)。在穿刺操作耗费平均人力上,采用改良方法后平均需要(1.0±0.2)人,显著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需要的平均人力(P<0.05)。结论针对休克患者实施改良外静脉穿刺及护理,能显著缩短开放静脉通道所需时间,减少使用人手数,对提高抢救效率,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颈外静脉穿刺 休克 急诊 改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继发糖尿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白血合并糖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包括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健康教育、预防感染和运动指导等内容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70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措施后,均顺利度过化疗期,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所占比例高达94.3%(66/70)。结论对急性白血继发糖尿病患者应该做好综合护理,在护理人员的护理和指导下可促进患者化疗的耐受性,降低化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白血病 糖尿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发病情况,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2009-2015年狂犬年发病数1~5例,发病呈流行趋势,病死率100%。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5.251,以青壮年农民感染发病为多数。我市狂犬平均潜伏期63天,病程4.23天。56%病例未处理伤口,84%的未注射狂犬疫苗,全部病例未使用抗狂犬血清。结论晋中市狂犬病疫情正呈流行趋势,预防狂犬,应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对犬实行“登、免、限、管、灭”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广泛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加强犬伤情况及狂犬病疫情监测;提高狂犬暴露后规范处置率;探索救治狂犬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 标签: 狂犬病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2糖尿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老年2糖尿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0例,2016年5月1日到2017年5月1日,将其依据动态随机化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为主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缬沙坦(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UAER、血压、发生不良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老年2糖尿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后,其上述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基础上,针对老年2糖尿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再联合实施缬沙坦的方案,能取得更好治疗结果。

  • 标签: 硝苯地平控释片 缬沙坦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短波紫外线治疗仪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普通手足口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6例,采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5天;对照组36例,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5天;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皮疹、体温、口腔溃疡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皮疹及体温、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完全治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P<0.01、P<0.05、P<0.05)。结论短波紫外线治疗仪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普通手足口安全有效,可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短波紫外线治疗仪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2糖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70例老年2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85例,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对照组共85例,应用诺和灵30R进行治疗,观察二组的疗效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二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老年2糖尿病患者,能更好的控制血糖,并能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且低血糖反应发生明显降低,体重指数增加不明显。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并能减少低血糖反应发生,且体重指数增加不明显。临床治疗中可以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老年2型糖尿病 安全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维格列汀、二甲双胍联用对2糖尿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0例2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给予观察患者维格列汀、二甲双胍联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GB)、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GLP-1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FGB、2hPG、HbA1c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LP-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糖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维格列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白芍总苷联合迪银片和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银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A组使用白芍总苷胶囊1.2g/d,联合迪银片一次三粒。B组使用雷公藤多甙片1.5mg·kg-1·d-1,在初诊时及用药第四周和第六周后各随访一次,进行PASI评分,同时详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有效率85.1%,对照组B组有效率为84.4%,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疗程中均出现了不良反应。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迪银片治疗寻常银屑疗效确切,与雷公藤多甙片比较虽然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 标签: 白芍总苷 迪银片 雷公藤多甙 寻常型银屑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采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81例2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两组的血糖控制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5.48±1.92)nmol/L,餐后2h血糖(7.50±2.26)nmol/L,糖化血红蛋白(5.13±1.59)%,血糖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21.95%(9/41)(P<0.05)。结论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具有较强的降糖功效,分别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和减少葡萄糖输出率来达到治疗目标,用药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是2糖尿的理想治疗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沙格列汀 二甲双胍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肾病的血浆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变化情况及检验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的38例2糖尿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38例无肾病2糖尿病患者,另取30例健康人群为正常组。使用试剂盒检测三组血浆胱抑素C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生化分析仪检测尿素氮及肌酐含量,并对比三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分别为(22.95±2.81)μmol/L、(5.80±0.73)mg/L、(8.02±1.06)mmol/L、(149.39±6.77)μmol/L,各项数据最高,P值小于0.05;且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高于正常组,P值小于0.05,尿素氮及肌酐指标与正常组差异不大,P值大于0.05。结论2糖尿肾病血浆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会出现明显增高,可作为反映肾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

  • 标签: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2型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常规护理操作规程开展护理干预,观察组根据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开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颈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症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椎骨质增生症患者100例,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显效48例,有效4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5.00%;对治疗后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观察,其中复发患者6例,无一例患者因针灸措施不当或是中药口服过敏情况发生。结论对于颈椎骨质增生患者在中药口服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同时还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上应用开展。

  • 标签: 针灸 桂枝加葛根汤 颈椎 骨质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95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在颅骨牵引、推拿及中药活血疏脉汤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疗程1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优于对照组(82.9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组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及中医治疗对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 标签: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综合护理干预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丛阻滞麻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80名甲状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40名患者在进行甲磺酸罗哌卡诊疗和切皮静脉注射的基础上,再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而对观察组的40名患者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方式进行麻醉,比较这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照组的40名患者中麻醉效果非常好的有30例,良好的患者有4例,较差的有6例;观察组的40名患者中麻醉效果非常好的有36例,良好的有3例,较差的有1例,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个小组之间比较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对患者利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丛阻滞麻醉,能够很好地提升患者的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产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利用。

  • 标签: 甲磺酸罗哌卡因 复合芬太尼 颈丛阻滞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