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麻醉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全麻腹部手术的8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后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血压和心率、寒战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患者体温正常,有助于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体温变化 苏醒效果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间窗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预后影响。方法择取2013.06-2014.05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英简HIE)患儿,按照就诊的时间将其分成三组,出生后6小时为A组;6-24小时为B组;大于24小时为C组,每组各有27例患儿。每组患儿均接受相同的综合治疗,并在患儿出院后3、6、12个月龄时进行复诊,分别评价每组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程度。结果经综合治疗后,A、B、C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英简PDI)、心理发育指数(英简MDI)在三个不同时间点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生后6小时时间内是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最有效的治疗时间窗。

  • 标签: 不同时间窗 早期干预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 影响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对畲药地稔中没食子酸、槲皮素含量的影响,确定地稔最佳干燥温度和最佳采收时间.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畲药地稔中没食子酸、槲皮素含量随干燥温度降低而显著升高,以室内阴干效果为最好.5月份初采收的地稔两成分总含量最高.结论: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是影响地稔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含量的重要因素.以两成分含量为指标,最佳采收时间在5月初,花未开时.

  • 标签: 地稔 没食子酸 槲皮素 干燥温度 采收时间
  • 简介:在科学探究中经常要使用变量控制技能,变量控制技能是科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技能,课程标准对学生掌握该项技能有明确的要求。变量控制技能是指在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中,为了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某一变量发生变化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情况,从而探索其中的规律。

  • 标签: 变量控制 教学策略 学生 和空间 中年 小学
  • 简介:经协商,原定于2014年上半年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创刊三十周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延后至2014年10月在北京举办,论坛主题在“构建中国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与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主题——“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征文截止日期也由2014年3月1日改为2014年7月1日。

  • 标签: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中国特色 学术论坛 举办时间 研究生教育改革 研究生教育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优化策略,为日后的临床给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平均时间为12.3d±1.2d,治疗有效率为90.0%,治疗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平均时间为16.8d±2.8d,治疗有效率为50.0%,治疗满意度为7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应该根据抗菌药后效应来制定给药方案,并且融合抗菌药效学的特点,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来决定,才能得到理想的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时间 浓度 抗菌药 给药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不同服药时间对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两组首次排便至末次排便时间间隔、首次排便至灌肠时间间隔存在明显差异,均P<0.01②总灌肠次数与总排便次数、首次排便至末次排便时间间隔、首次排便至灌肠时间间隔相关性显著,均P<0.05。结论术前1天1400开始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比1600开始口服更能保证良好的肠道准备效果,减少病人痛苦,适应症广。

  • 标签: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灌肠 大肠癌 肠道准备
  • 简介:20世纪30年代初,冯友兰与胡适等人针对老子其人其书与孔子的先后问题,曾经展开过多次交锋。双方各自从所擅长的思想系统分析和考证方法辨伪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意见迭出。近半个世纪后,最终在出土文物的佐证下,胡适生前的推断被证明为真。他所力倡的“展缓判断”学术原则及对争议问题的处理态度对当下的学术研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冯友兰 胡适 展缓判断 学术争论 考证学
  • 简介:敦煌莫高窟第297窟甬道南壁有两行西夏文题记,为西夏福圣年间某人礼佛时所刻写,具有发愿性质。此文在前人译释基础上对该题记进行了重新译释,同时结合该题记对西夏统治敦煌的时间进行了探讨,认为西夏最早于1053年取代沙州回鹘政权,开始了对瓜、沙二州的统治,至1227年蒙古军攻占敦煌为止,西夏共统治敦煌达174年。

  • 标签: 莫高窟 第297窟 西夏文 题记
  • 简介:摘要目的是研究动脉留置针封管间隔时间与脉管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于我院重症医学科施行桡动脉留置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54例为留置针反向(离心方向)穿刺,对照组50例为留置针正向(向心方向)穿刺,通过不同的封管间隔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管道堵塞率、脉管炎发生率及两组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管道堵塞率为11.3%;平均脉管炎发生率。对照组管道堵塞率为27.5%;平均脉管炎发生率。(P<0.05)。结论动脉留置针每12h封管一次,既可有效预防堵管,也可减少脉管炎的发生。

  • 标签: 动脉留置针 封管 间隔时间 脉管炎
  • 简介:国际汉语教师不仅是语言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始终离不开文化教学的辅助作用,所以,中华文化的跨文化播是国际汉语教师肩负的重担之一。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从文化知识与文化因素的视角出发,对国际汉语教学视域下的文化冲突实例进行归纳分析,旨在说明,在国际汉语教学视域下,文化冲突已成为国际汉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完善国际汉语教师相关方面的知识结构以及应对能力,培养其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就成为了重要的目标。首先,应在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方案中添加文化培养的课程;其次,应找到国际汉语教师培养中的长期忽视点,重点以及难点;最后,应积极探索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的重要结合点。

  • 标签: 国际汉语教师 案例分析 跨文化传播 培养方案
  • 简介:本文着重就空分装置启动过程中如何使膨胀机"满负荷、高效率"运行,使空分设备尽可能获取最大冷量,运行调整中合理分配冷量及减少冷损进行阐述说明;通过膨胀机的技术调整,以达到缩短空分装置启动时间及提高空分的经济效益型目的。

  • 标签: 空分设备 膨胀机制冷效率 单位制冷量 冷损
  • 简介:采用湿磨-高能球磨法对高粒径比的6061Al粉末和SiC混合粉末进行预处理,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SiCp/6061Al复合材料。用XRD、SEM、TEM、拉伸强度等测试方法研究球磨时间对复合粉末形貌及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磨过程中铝粉和SiC颗粒形成复合聚合体,采用乙醇做控制剂,可有效地抑制冷焊反应发生;随球磨时间延长,复合聚合体逐渐变薄并最终断裂;聚合体中碳化硅的含量先增高后降低;铝粉中晶粒尺寸逐渐降低,位错增多;SiC颗粒发生碎化,在基体中分布更加均匀;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可达到258MPa。

  • 标签: SICP 6061Al复合材料 湿磨-高能球磨法 球磨时间 高粒径比 真空热压法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因STEMI入住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109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55例(PCI治疗时间窗为12~24h),B组54例(PCI治疗时间窗为5~14d).A组行延迟PCI治疗后予积极药物治疗,B组经积极药物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行延迟PCI治疗.于入院3d内、1个月、1年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判断左心功能的状况以及观察患者发病后1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本临床情况以及术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入院3d内左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1年两组患者左心功能均有改善,A组左心功能改善程度明显比B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复合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病死率等方面较B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错过最佳再灌注时机的急性STEMI患者在发病24h内行延迟PCI治疗仍可使患者更多获益.

  • 标签: 心肌梗死 时窗间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ICU停留时间进行分组,分析性别、年龄、心率、生活习惯、血压、疼痛程度、并发症、焦虑程度与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相关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舒张压、心率、焦虑、疼痛评分≥7分、低氧血症是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内确定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复.

  • 标签: B型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围手术期 ICU
  • 简介:目的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住院分娩期间发生DIC者47例作为DIC组,其余153例为高危组。另选健康临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动态监测D-二聚体含量、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采用对照研究分析各指标演变特点。结果D-二聚体含量:DIC组〉高危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IC组FIB、血小板计数呈进行性下降趋势,APTT先缩短后延长,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产科DIC的诊断指标,敏感性高,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联合测定能提高早期产科DIC诊断的准确性。对高危患者的D-二聚体进行动态监测能及早发现产科DIC。

  • 标签: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产科 DIC
  • 简介:10月29日,中国电信重庆公司首批去IOE小型机设备正式下线,标志着重庆公司“告别小型机”时代正式来临。“去IOE”是指使用以“x86的硬件+开源软件”为代表的互联网化技术架构,替换传统IT平台部署中以IBM设备为代表的小型机、以Oracle数据库为代表的商用软件、以及以EMC设备为代表的高端存储设备。

  • 标签: 中国电信 小型机 重庆 升级改造 基础架构 下线
  • 简介:以结构主义为支撑的后现代激进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叙事提出了诸多批评,从而亦给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解释带出了诸多争论。本文试图在有关历史变迁规律争论的语境中,阐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历史叙事的特色:其一方面坚持社会历史变迁动力机制普遍性假设,另一方面聚焦于社会形式的特殊变迁,从而揭示特定历史条件下历史变迁的直接动力、基本方向和可能形式。这一特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对主体与结构之间张力的协调,与黑格尔辩证法传统一脉相承,亦是全部欧洲现代性历史叙事的制高点。各种后现代话语多为那种张力的碎片化回应,并没有证明张力本身已经改变。因此,它们大都表现为一种立场的申诉。

  • 标签: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历史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