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终止10~14周妊娠的流产效果。方法我站从2008年~2012年以来自愿要求终止10~1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复方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不同用药方案用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组患者给予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效果、月经转经耗时、孕囊组织排出时间以及阴道部位流血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流产失败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月经转经耗时、孕囊组织排出时间以及阴道部位流血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复方米非司酮以及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患者的流产效果显著,可以影响的缩短患者月经转经耗时、孕囊组织排出时间以及阴道部位流血时间等,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间隔终止8~13周妊娠的药物终止妊娠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1年3月期间自愿终止妊娠的8~13周孕妇中的88例纳入本文实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服用150mg米非司酮片后,间隔1小时取0.6mg米索前列醇片进行口服治疗,对照组服用150mg米非司酮片后,间隔12个小时取0.6mg米索前列醇片进行口服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给药后流产效果及症状改善水平、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米非司酮片首次用药后到胚胎排出时间、米索前列醇片首次用药到胚胎排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起来数据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但流产后出血时间、流产后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相比对照组无较大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实验组患者流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的相关数据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用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的不同用药间隔的手段为8~13周孕妇实施药物终止妊娠治疗,选择1小时给药间隔的方案能够提高药物终止妊娠的效果,提高流产成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不同给药间隔 8~13周妊娠 药物终止妊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依沙吖啶配米非司酮与间苯三酚联合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 2017年 8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 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0例。研究组患者行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 +米非司酮片 +肌肉注射间苯三酚引产,对照组应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成功率、产道裂伤率、用药至规律宫缩时间、胎儿排出时间以及产后 2 h阴道出血量。结果 两组引产成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胎盘滞留率以及产道裂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宫缩发动时间、胎儿排出时间、引产总时间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在产后 2h阴道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依沙吖啶配米非司酮与间苯三酚联合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引产成功率较高,流产时间缩短,降低阴道裂伤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依沙吖啶 米非司酮 间苯三酚 瘢痕子宫 中期妊娠 引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PICC置管后导管维护中采用微量肝素钠配营养液持续静脉输注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PICC置管的新生儿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4例,均提供静脉营养输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营养液滴注,观察组提供微量肝素钠配营养液持续静脉输注,将两组新生儿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导管堵塞发生率(2.94%)、导管内细菌定植(0.00%)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2.94%)均低于对照组(20.59%、11.76%、17.6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无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新生儿PICC置管后导管维护中采用微量肝素钠配营养液持续静脉输注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微量肝素钠配伍营养液 持续静脉输注 新生儿 PICC置管 导管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不同用药方案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0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的患者,按照复方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观察组30例中,流产失败0例,完全流产30例,完全流产率100%;对照组30例中,流产失败1例,完全流产29例,完全流产率96.7%。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复方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治疗运用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治疗工作中,充分满足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辅助内分泌治疗 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应用丙泊酚与用利多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对无痛人流术患者行静脉麻醉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研究时间段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此期间共有50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应用了丙泊酚与用利多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技术,设置为研究组1组;同期共有另外50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单纯麻醉技术,设置为研究2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研究1组患者麻醉效果为优者有47例(94.0%),为良者3例(6.0%);研究2组患者麻醉效果为优者有26例(52.0%),为良者24例(48.0%)。组间差异显著(P均

  • 标签: 丙泊酚 利多卡因 芬太尼 静脉麻醉 无痛人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联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配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者110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到2018年11月,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记录并对比两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者的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5-7天、7-10天及大于10天阴道出血情况差异较小,P>0.05。结论采取了米非司酮联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配依沙吖啶方案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者,其引产成功率明显提高,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瘢痕子宫 依沙吖啶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顺铂配作用对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AOV3/DDP增敏、凋亡及性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经RPMII640培养液培养的卵巢癌耐药CAOV3/DDP细胞株40株进行研究,分为4组,各10株,包括对照组(不予以任何药物)、低剂量组(低剂量米非司酮+顺铂)、中剂量组(中剂量米非司酮+顺铂)、高剂量组(高剂量米非司酮+顺铂),培养结束均实施MTT法观察,比较组间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以及性激素(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率。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MTT法细胞存活力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高剂量组最低(P<0.05);四组细胞凋亡率与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其余组差异最明显(P<0.05),但四组雌激素受体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顺铂配会影响卵巢癌耐药CAOV3/DDP细胞株细胞增殖活力,而且与米非司酮浓度有关,浓度越高则抑制作用越明显;同时,米非司酮配顺铂会影响细胞凋亡与性激素受体,需加强重视。

  • 标签: 卵巢癌耐药CAOV3/DDP细胞株 米非司酮 顺铂 凋亡 性激素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0.9%氯化钠、5%葡萄糖及10%果糖注射液的配稳定性。方法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按照常规剂量加入0.9%氯化钠、5%葡萄糖及10%果糖注射液中,室温下避光或不避光放置24h,配后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溶液中药物含量,并观察配后溶液外观性状,测定溶液pH值。结果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0.9%氯化钠、5%葡萄糖及10%果糖注射液的配后,室温24h内,无论避光还是不避光,均含量稳定,且外观性状及p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0.9%氯化钠、5%葡萄糖及10%果糖注射液的配稳定性较好。

  • 标签: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0.9%氯化钠 5%葡萄糖 10%果糖 配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