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真正的艺术作品超越并且抗拒我们的智性.它能被感知、体会……却从不能被了解,更难以让人用言词表达其实质与价值.歌德艺术建立于知识之上,其学术的一面构成了它的历史.弗雷德里希·冯·施莱格尔请允许我停留在这卑微的层面上,即让我感觉和感受历史,而不是根据它的首要法则去理解历史.雅各布·布克哈特我们只选择与事先预构的理论相关的事实,尽管一般而言,这样做没错,但是如果我们只选择这样的事实来证实、重复我们的理论,那就不对了;科学的方法应当是去找出那些或许能证伪这一理论的事实.卡尔·波普尔爵士

  • 标签: 之间哈斯克尔 历史艺术史 哈斯克尔艺术史
  • 简介:李消非的录像作品,不会说谎,当艺术家叩问最没有诗意而言的"流水线",其录像作品与现实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的录像镜头无比贴近地走进冷冰冰的现实的内部,却又不断地保持与现实的某种细微"间距"(或许隐现"批评的距离");他的作品只是"观看"的目光展开的过程,时而交织声音陈述的过程。简单、直白:在影像的"零度书写"背后,是对每一个细节的反复测度、剪辑、打磨。

  • 标签: 流水线生产 录像作品 影像效果 影像世界 复测度 精工细作
  • 简介:"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作为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学术性和影响力的中国画盛会,第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于12月22日冬至这一传统节气里在浙江美术馆盛大启幕,2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本届中国画双年展共有来自不同地域的36位顶尖中国画艺术家的500余幅作品参展。

  • 标签: 中国画 双年展 美术馆 杭州 浙江 影响力
  • 简介:当代建筑学是在多重复杂的外部条件与其自身不断转化的策略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的。通过解读源计划在珠角城市的建筑实践,本文尝试勾勒出建筑流变性背后的机制及其作用,探讨当代建筑主体性建构的可能性及其转变过程中所蕴含的发展。

  • 标签: 流变 自主性 外部 策略
  • 简介:此文是本人关于书法与佛教之关系研究的系列文章之一。弘一大师在佛教界被尊为重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在书法界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书法家之一,甚至被称为中国近现代的王羲之。本文试将其书艺分为段并加以论述之。

  • 标签: 书艺 书法家 王羲之 生动 近现代 文章
  • 简介:大约十八年前,南国的暖秋里,每天晚餐之后,我总要照例去食堂左近的小书店呆上一会儿。那时候校内外有思想的学生,对这家大众化的书店根本不屑一顾,他们通常的聚集地,是学校后门外那间以“不卖印数超过一千册的书籍”著称的高冷书店。可惜我是素来缺乏思想的,便也绝少去凑趣,两年内失掉了许多与思想者们盘桓的机会。

  • 标签: 郑振铎 诞辰 纪念 考论 史料 版画
  • 简介:本文以新会梁启超(1873-1929)、番禺麦华(1907-1986)、东莞张荫麟(1905-1942)位代表性人物为例,论述广东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对20世纪中国早期书法批评实践及学科建设的学术贡献.书法批评在20世纪从无到有,从“理论先行”的学科建设到批评实践的积累,乃至整个书法批评学科生成的运动过程,正是本文欲以钩稽和研究的中心议题.相比较书法批评成果对于书法实践的价值,笔者更看重它们在学术史上出现的历史意义,而这种意义从一开始就隐约折射出“书法批评”在整个书法研究阵营中微不足道,但又始终不可或缺的学术定位.而岭南诸家在这个批评现代化的运动进程中,再一次扮演了主要推动者的历史角色.

  • 标签: 梁启超 麦华三 张荫麟 岭南 书法批评
  • 简介:说山人从来都没有写过自己的名字,这可能吗?但要说他写过,却在面世的千余幅作品中没留下一笔一划。以史实析,应说他写过,当是在国变时的劫难中早就毁弃了;清兵占领江西后,就不便再用真名了,隐匿还时有遭杀戮的危险,怎能自报家门去送死。但以他对满清的强烈愤恨和固有的孤介又倔犟的个性而言,加之他善于用文字“做文章”的特长。该是在真实姓名这方面有所动作的。现在就《牡丹墨竹》及署名朱统(由金)谈些看法。

  • 标签: 八大山人 真实姓名 牡丹 墨竹 作品 “林”
  • 简介:书法展赛创作需要有功力与才情、巧思与佳构,兼顾学术与思想,才具有核心竞争力。

  • 标签: 书法 展赛 创作 核心竞争力
  • 简介:今年是中国近现代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代大师、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创始人之一陆维钊先生诞辰118周年,为了进一步弘扬老一辈艺术家、教育家的艺术精神和教育理念,为当代高等书法教育搭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助推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全面发展,在成功举办2015书学之路——首届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暨陆维钊书学研讨会基础上,经研究决定,举办2017书学之路——第届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暨陆维钊书学研讨会,并向全社会征集研究论文。

  • 标签: 教育论坛 书法史 书学 征稿启事 中国近现代 书法教育
  • 简介:  当看到《星期天的早晨》这样的作品时,不能不让人吃惊,如果不是展览标题的提醒,我怕不会想到这是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仅仅20岁出头的当代年轻人之手,其手法之古典,气息之俄式,都象极了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而《为了忘却的……》的电视机壳里的琐细布置以及易中天略带南方口音的国演义的播讲,还有《俑》们穿着中山装手里却拿着可乐杯之类的作品却从另一个向度--即后现代的波普艺术给我们以别样的冲击;中间经过《迷楼》《侵蚀》这样的人对现代化进程反思的抽象凝炼的作品标示……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这次展览使众生喧哗在写实、抽象、戏谐等多种艺术手法的并存中,也即喧哗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多种艺术文化样式的碰撞中.这正是当下转型期的中国在中西融合,却又在"世界化"与"民族化"的冲突中行进的文化现状以及高校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

  • 标签: 众生喧哗 优秀雕塑 作品展记
  • 简介:首届“陆俨少奖”获奖作者提名展暨第届“陆俨少奖”中国画作品展启动仪式也与浙江画院迎春雅集同时进行。本次提名展参展画家有王葱葱、张靓亮、余风谷、王亚霞、刘正杰、周燕、黄佳茂、金大伟、潘潇漾、王菂、宋帅、程承、彭剑等。

  • 标签: 获奖作者 陆俨少 提名 画院 浙江 仪式
  • 简介:公丕炎艺术简介擅长中国画,现为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山东省泰山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新闻美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泰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 标签: 中国画展 公丕炎 泰山 美术家协会 德阳 副秘书长
  • 简介:正是烟花月,因“知止后返——王赞艺术作品展”而下了扬州。自然想到了李白那首著名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标签: 作品展 扬州 烟花 艺术 知止 《送孟浩然之广陵》
  • 简介:<正>由浙江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第届学院派书法创作讲习班暨2004学院派书法作品展览”于6月28日在杭州浙江大学揭幕。本次讲习班,由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振濂先生领纲主讲,特聘请了金晓明、陈大中、张羽翔、陈国斌、汪永江、吕金柱、来一石、张韬、姜寿田、张建军、尹海龙、王义骅、周振作为授课教师。

  • 标签: 书法创作 作品展览 陈振濂 张韬 张羽翔 姜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