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对唐燕乐七角调音阶的考释,推论出唐燕乐为清乐、俗乐音阶并用之宫调体系。宋宫廷燕乐由于受统治阶层推崇雅乐为正、燕雅合一思想的制约,实则已被纳入雅乐之宫调体系。唐、宋两代燕乐宫调体系之间在乐学性质上的差异,是直接导致宋代教坊的燕乐用调失落为十八宫调的真正的原因,而成为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一种奇特现象。唐燕七角调虽然自宋代起已在宫廷音乐中已名存实亡,但在民间却依然有所传承与保留的渠道,至今仍能从一些民间流传的乐种中找到其遗存。

  • 标签: 七闰为角 俗乐音阶 燕乐七宫 清乐音阶 名同声异 燕雅乐
  • 简介:人民音乐家聂耳、星海先后离开我们50周年和40周年了。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它已从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变成了独立自主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音乐事业,虽然经受了一些挫折,走过一些弯路,但在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也不断繁荣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正沿着聂耳、星海开辟的革命音乐道路继续前进。

  • 标签: 聂耳 音乐创作 音乐传统 人民音乐家 音乐事业 群众歌曲
  • 简介:目前,关于中国京剧表演形式与钢琴演奏关系的研究尚为空白。笔者认为,同为舞台表演艺术,两者有着相近并可互相借鉴之处。著名作家秦牧曾经在《艺海拾贝-南国盆景》中提到:“艺术各部门总是可以互相借镜的。”京剧做为国粹,有着丰富的艺术手段,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学习西方音乐,如果善于从我国传统的京剧中汲取营养,对照学习和吸收,一定会给我们的演奏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本文在对京剧表演形式进行一定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归纳总结,对钢琴演奏提供形象性的启发,进而指导钢琴教学。

  • 标签: 京剧 钢琴 教学 表现手法 技巧 艺术形象
  • 简介:<正>早在1959年黎英海先生就指出,我国传统音乐中“绝非所有的都是单音音乐。特别是民间合唱(劳动号子)、戏曲音乐及民间乐队曲中,存在着明显的多声部因素,这是肯定的。只可惜这方面我们了解得很少,从前收集整理民间音乐也没有对这方面予以应有的注意”。时至80年代,我国传统多声音乐方面的事实材料可说是够丰富的了,对几十年前就“明显”的东西,本该都能“予以应有的注意”了,但实际上却并不那么简单。198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美学导论》中就仍然认为:“中国古典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最根本的差异即在于一为横向,一为纵向;一为单声,一为多声;一为线条,一为立体。”按照这种观点,那么中国传统音乐中就只有线条的单声,而没有立体的多声;中国人就只会进行横向的音乐思维,而不会从纵向上考虑问题。这种观点正是违背了“明显”的事实,由此可见,对于中

  • 标签: 打击乐 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古典音乐 属性 多声音乐 民间合唱
  • 简介:本文主要分析了舒曼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旋律与钢琴伴奏织体写作以及歌曲结构的艺术特点,揭示了舒曼艺术歌曲创作风格,并进而对他在继承发展西方艺术歌曲创作优秀传统方面所作的重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 标签: 浪漫主义 舒曼 艺术歌曲 声乐套曲 旋律 钢琴伴奏织体
  • 简介:10月27日下午,第四届北京青年相声节名家展演暨传统相声邀请赛颁奖活动在京举行,至此,由北京文联主办,北京曲协承办的为期一个月的第四届北京青年相声节落下帷幕。

  • 标签: 颁奖活动 邀请赛 相声 北京 青年 展演
  • 简介:二十多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十大集成志书的编撰工作,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取得了丰硕成果。文化部的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在这方面起着有力的领导作用,开展了大量的保护和发展的工作。比如举办几届南北民歌擂台赛这样的活动,让人民群众认识到蕴藏在民间的传统艺术之美,引导人们喜爱自己的传统艺术。此外,近年我们国家还成立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保护中心建立以后,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保护工作。该中心推动全国各省市列出保护工程的名录,并设立国家支持的项目,引起了各地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很多省、市、县已经行动起来,建立起了各自的保护工程名录,并切实地进行工作。

  • 标签: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 民间传统文化 保护法 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笔谈
  • 简介:2011年11月9日至11日,曾经为新中国培养出众多杰出作曲艺术人才,并创作出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的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迎来了建系60周年的庆典活动,来自海内外的音乐界领导、音乐学者、作曲家以及60年来在各个时期毕业于该系的毕业生们齐聚一堂,在以音乐会和学术讲座与研讨为主要活动当中拉开了隆重的庆典帷幕。

  • 标签: 音乐学院 作曲系 活动综述 时代精神 沈阳 传统
  • 简介:《锡伯族汗都春艺术》一书注重在历史与当下的互动关系中探寻“汗都春”艺术的传统和变迁,突出中国传统音乐视野下的音乐形态分析和话语表述,这种研究方法、理念给锡伯族汗都春艺术的研究带来有益的启示。以该书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当下中国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学研究视野下,可对该书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 标签: 《锡伯族汗都春艺术》 传统音乐 音乐形态分析
  • 简介:我在断想之一中就曾提及:热爱或被动接受条条框框的同学们,我倒想给你们一个意义重大、值得遵守的“条框”啊!——这也许是功能和声四部和声写作训练中特别重要、值得注意的!——在合理、合适的前提下,尽早使用属七和弦!越早越好!若四部和声进行了三小节或者五个和弦甚至三个和弦时还没有出现属功能组和弦,打叉!打比平行五八度还要鲜红的叉叉!!为什么?贝多芬先生就是这样做的榜样啊!哪一天.我们中国的音乐学生再聊起和声.哪怕是这样的对话——甲方:什么是和声啊?乙方:I-V-I啊!——也让贝多芬多少有些欣慰啊!

  • 标签: 功能和声 断想 教与学 属七和弦 传统 下属
  • 简介: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上册416页写道:唐宋琵琶独奏已甚盛。宋太宗替作曲,创作了好些琵琶独奏曲,“琵琶独弹曲破”,(“曲破”一词是否可作既有完整主题乐思又有逻辑发展的独立单曲来解释。)

  • 标签: 器乐曲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琵琶独奏曲 传统 板式 潮州
  • 简介:三月的北京春光明媚,杨柳依依,我以愉悦的心情观赏了西城第一文化馆精心举办的北京民俗曲艺专场暨纪念曲艺家赵俊良先生逝世一周年。整场皆是京腔京韵,如联珠快书、北京时调小曲、京韵大鼓、拆唱八角鼓、北京曲剧选段、牌子曲、拉大片、群唱莲花落、叫卖大改行等,自始至终洋溢着京味的民俗特色,是谓新版"全堂八角鼓"。京城资深的曲艺家赵玉明、马增慧、李金斗、许娣、张绍荣等也前来助兴、助演。一些形式已多年不见,几乎成为尘封的档案,然今日观之,仍然充满着生命活力,

  • 标签: 曲艺理论 李金斗 北京曲剧 联珠快书 专场演出 赵玉明
  • 简介:(1)围绕《谱例集》不同评价认识的出现,我们需要直面不同意见分歧,正视《谱例集》中的问题,深入探讨。为进一步解决“同均三宫”问题创造条件。(2)《谱例集》中存在着混杂不同体系、译谱选用失当、忽视调性变化、轻率改动原谱、乐谱自身有误、判断依据盲目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出现在被定性为正声音阶、俗乐音阶的谱例中,虽然问题涉及的往往是某个音的高低,但其性质却足以危及整个“同均三宫”体系的成立。(3)《谱例集》广泛的曲目来源、认识来源,所反映出的宫调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我们学界的深入影响,都给我们提出了艰巨的任务。有必要对过去使用的大量传统音阶谱例进行系统研究,以《谱例集》中谱例问题的解决为契机。为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中国传统宫调理论的新发展开辟道路。

  • 标签: 谱例实证 同均三宫 一百八十调 谱例问题 谱例研究
  • 简介:公共外交正在日益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热点,其中以艺术表演为载体的跨文化交流形式为公共外交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但目前无论是从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以作者在美国宾汉顿大学戏曲孔子学院开展的以传统艺术表演为形式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来探讨这一新的公共外交模式的某些突出特点。

  • 标签: 公共外交 中国传统艺术 跨国表演
  • 简介:<正>1991年5月28日,威尔海姆·肯普夫逝世了,随着他而逝去的是钢琴演奏史上的一整个光辉的历史时期。这一历史时期,指的是十九世纪末出生的几位德奥学派钢琴家们,包括巴克豪斯(1884—1969),许纳贝尔(1882-1951),埃德温·费歇尔(1886—1960),吉塞金

  • 标签: 二三十年代 钢琴家 十九世纪 贝多芬 历史时期 唱片
  • 简介:为使我国各音乐院校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时俱进,本文建议不要再沿袭将传统音乐按表演形式分为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和民族器乐的五大类分类法,而应当按传统音乐作品的流行层面分为民间音乐、文人创作、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四大类进行教学。本文论述了五大类分类法的缺点和问题及四大类分类法的优点和长处。

  • 标签: 传统音乐教学 五大类分类法 四大类分类法
  • 简介: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强调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以多重身份(听众、演员、作曲者)参与音乐的学习,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和社会价值的转化。这对于专业音乐院校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广与实践意义,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进行教学理论的细致化梳理与总结。

  • 标签: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课程 教学实践
  • 简介:2006年10月21日至24日,中国古琴国际艺术节暨文君文化节,在成都市邛崃区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联、中共邛崃市委、邛崃市人民政府主办。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及台湾、香港、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80多名琴人、琴家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国际艺术节 成都市 文化节 古琴 中国 遗产
  • 简介:7月15日下午,为期三天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年会,经过紧张而有序的会议研讨,终于在本届会议的东道主——西安音乐学院,和下届会议的承办者——华中师范大学,热烈而隆重的会标、会旗的交接仪式中落下了帷幕。诚如乔建中会长在总结发言中说的那样:本次大会是自学会成立第二个30年的第一届会议,彰显了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建设的三大精神——建设精神、开放精神、反思精神。为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客观而理性地看待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又一次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会议是在紧凑、热烈、充实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共设四个分会场,十个发言单元,有140余位代表在发言中,涉及了黄河流域音乐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音乐生态研究、音乐与科技、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戏曲音乐与戏曲艺术研究、古琴音乐文化研究、民族音乐创作研究、中外音乐交流等研究领域,呈现出多视阈、多层面、学科交叉、研究跨界的学科发展新气象。特别是就发言者的身份来看,最年长者八十有余,最年轻者为本科在读三年级学生,况且有近半者为各院校在读的硕士、博士生,显示出学科队伍结构的较大跨度和丰富的层次性。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学会 年会 音乐文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