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建立危重症患者行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结果52例患者插管均一次成功,插管时间为2-4.5min,无1例阻断自主呼吸,无心跳骤停的发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痛苦小能耐受、安全性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在危急重症患者救治中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经鼻气管插管 危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人工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方便抽样法收集近期在我院行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0例,按照其采取的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行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治疗期间实施常规人工道管理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询证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较短,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临床优势X?=52.644/48.462;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淀粉酶水平和尿淀粉酶水平均显著较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临床优势X?=83.784/60.672;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炎、呼吸困难、气胸及纵隔气肿、拔管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临床优势t=5.924;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人工道管理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重症胰腺炎 人工气道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道的有效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在一段时间内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建立人工道的重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固定,并采取气管内滴药、道冲洗、雾化吸入等保持人工道的湿化功能,加强翻身叩背,定时吸痰,以促进痰液的排出。结果通过加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道的护理,提高了危重患者人工道的使用效果,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提供了先决条件。结论对神经外科危重病人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和因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重病人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型号吸痰管在成人人工道清除痰痂中的效果。方法将82例建立人工道发生痰痂形成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41例清除人工道痰痂,吸痰时用小型号(6号)吸痰管,同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对照组41例则为常规法,选用14号吸痰管,吸痰时不能同时给氧。结果观察组吸痰一次清除痰痂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过程中对呼吸、心率、收缩压、SPO2的影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痰过程中患者不舒适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型号(6号)吸痰管在清除成人人工道痰痂中效果优于应用一般型号(14号)常规吸痰法。

  • 标签: 吸痰管 人工气道 痰痂
  • 简介:摘要目的在全麻过程中观察压控、容控模式对1-4岁患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前患儿道压峰值(PPEAK)、动脉血气的影响并寻求一个较为理想的机械通气模式。方法选择22例行心脏手术的病人,术前动脉血气在正常范围内,分为压力控制通气(P)及容量控制通气(V)组。控制患儿潮气量(VT)10ml/kg,氧流量2.0L/min,呼吸频率为25次/min。结果诱导插管行机械通气5min、30min相比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血清钾(K+)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P组的PPEAK明显低于V组(P<0.001)。结论在维持VT的前提下,压控模式对小儿的道损伤较小,减轻气道黏膜损伤,更有利于术后道黏膜的修复。

  • 标签: 机械通气 二氧化碳分压 血清钾 气道峰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瘅宁汤治疗老年性糖尿病阴两虚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收诊的100例阴两虚证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糖脉康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瘅宁汤治疗,观察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瘅宁汤治疗老年性糖尿病阴两虚证,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 标签: 瘅宁汤 老年性糖尿病 气阴两虚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右美托咪啶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需采取道镇静管理的内科重症监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观察组则给予右美托咪啶,根据Ramsay分级维持镇静深度(Ⅲ~Ⅳ级),观察镇静前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镇静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并无明显波动,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重症监护患者道管理药物中,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确切,不会对患者呼吸、心率以及血压产生严重影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内科重症监护 气道管理 咪达唑仑 右美托咪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道护理用于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对通气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内收治的100例ICU重症患者,所有患者以姓名首字母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50例,常规护理+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以此判定道护理对ICU重症患者通气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FEV1、FVC和FEV1/FVC等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所有对比均差异明显(P<0.05)。结论:道护理用于ICU重症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的道湿化方式在气管切开病人排痰的效果。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不同的道湿化方式,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湿化,对照组采用泵控湿化道。结果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2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例。观察组拔管时间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氧气驱动雾化湿化道更能达到排痰的目的。

  • 标签: 气管切开 氧气驱动雾化 湿化气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我院从2011年1月份至2016年6月份这段期间收治的行经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145例支气管结核道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抗结核治疗,并根据不同患者的道阻塞狭窄不同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球囊扩张术、高频电凝术、钳夹清除术或者是冲洗等方式进行治疗,之后再应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统计、分析这145例支气管结核道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46例患者中,治愈92例,概率为63.01%,有效51例,概率为34.93%,无效3例,概率为2.06%,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4%。结论经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道阻塞,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经支气管镜下 介入治疗 支气管结核 气道阻塞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保持气管切开病人呼吸道通畅,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方法通过对21例患者气管切开营造道满意湿化环境,保持满意湿化的护理,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21例患者经过综合湿化护理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提高了疾病康复率。结论颅脑疾患致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再度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道满意湿化十分重要。

  • 标签: 昏迷 气管切开 满意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管切开病人居家道湿化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为临床合理选择湿化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气管切开88例病人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进行间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输液器滴入方法进行道湿化,观察两组道湿化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临床湿化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出院后采用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进行间断气道湿化,可提高湿化程度,防止道堵塞,值得推广。

  • 标签: 气管切开 居家气道湿化 喉癌
  • 简介:摘要用二氯甲烷对各类食品中的N-二甲基亚硝胺进行提取,利用气质联用仪采用选择离子法(SIM)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本检测方法前处理简单快捷,易于操作,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999;线性范围宽,可达0-500ug/m;方法重现性良好,其RSD仅0.92%;回收率可达70%以上,其RSD为0.43%;灵敏度高,检测限小于1ng/m,满足食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的残留含量的测定要求。

  • 标签: N- 二甲基亚硝胺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啤酒
  • 简介: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人民医院儿科 云南 楚雄675500 【摘要】目的:对早期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进行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20例,使用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早期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儿童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道护理在脑梗塞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76例,均为脑梗塞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两组,对不同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38)与集束化道护理(观察组,n=38),观察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指标。结果:护理管理干预阶段,观察组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指标2.63%(1/38)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8.42%(7/3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综合评分(94.24±4.46分)高于对照组(87.16±4.22分),(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集束化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效果显著,可行性价值高。

  • 标签: 集束化气道护理 脑梗塞 坠积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人工道患者肠内营养误吸预防中集束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人工道患者进行分析,共计86例,以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这两种护理方法在人工道患者肠内营养误吸预防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16.28%)少于对照组(41.86%)、满意度(93.02%)高于对照组(79.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道患者肠内营养误吸预防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气道 肠内营养 误吸预防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膀胱癌患者采取消癥肾汤联合臭氧膀胱灌注治疗,分析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0月8日收治的1例膀胱癌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患者为男性,因间歇血尿2年,加重伴头晕、乏力3天入院接受治疗,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故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消癥肾汤联合理疗及臭氧膀胱灌注治疗,观察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上述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结果: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尿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尿道灼热感、腰腹部疼痛均减轻,小便恢复至正常,并且通过随访得知,患者治疗后并未出现复发,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在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消癥肾汤联合臭氧膀胱灌注治疗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有着较为确切的疗效,有利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癥肾气汤 臭氧膀胱灌注 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