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里的析出文献,采用字母“A”标识;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 标签: 文后参考文献 编排格式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中医药 南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行单向活瓣通气抗阻呼吸肌训练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本次抽取58例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采取随机抽签模式均分2组,将施行常规呼吸训练的29例患者设为参考组,将施行单向活瓣通气抗阻呼吸肌训练的29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肺功能指标中实验组较低(P<0.05)。FSAS评分中实验组较低(P<0.05)。气切套管拔管率中实验组较高(P<0.05)。结论: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行单向活瓣通气抗阻呼吸肌训练效果确切,能够提升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其疲劳状态,可促进其气切套管拔管。由此可见,此种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单向活瓣通气抗阻呼吸肌训练 颈髓损伤后气管切开 肺功能 FSAS评分 气切套管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发生心电图ST-T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且行3D-CRT治疗的178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食管癌患者3D-CRT发生心电图ST-T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178例患者中出现心电图ST-T改变32例(17.9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心脏V20、心脏V30、心脏V40的体积多少与食管癌患者3D-CRT发生心电图ST-T改变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心脏V40是影响管癌患者3D-CRT发生心电图ST-T改变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3D-CRT发生心电图ST-T改变与年龄、性别和心脏放疗照射40Gy受照体积超过40%密切相关,临床需加以重视。

  • 标签: [] 心电图ST-T改变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冠脉血运重建胸痛(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11月-2021年9月,在我院中选取44例冠脉血运重建胸痛患者,将其按照试验目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进行医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记录与统计。结果:比较中医症候疗效,结果发现研究组为95.45%,对照组为72.72%;比较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发现研究组为90.91%,对照组为68.18%,差异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冠脉血运重建 胸痛 心绞痛 心血瘀阻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魏之磅的写稿本《续名医类案》,每卷卷首的“魏之磅”钤印清晰可见。因版本的珍稀性与鉴赏性,现已分别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与《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从魏之跨草创《续名医类案》入手,对《续名医类案》的版本流传、版本价值以及是书在中医学史上的价值进行了深入阐述,兼论魏氏之诗才、画才。

  • 标签: 魏之琇 续名医类案 版本 诗人
  • 简介:[摘要 ]目的:以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患者应用大黄芒硝贴敷神阙穴、中脘穴护理在骨折腹胀及便秘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将随机抽取的胸腰椎骨折患者 88例分成试验组( n=44)和参照组( n=44),予以参照组常规护理,同时予以试验组大黄、芒硝贴敷神阙穴及中脘穴护理。结果:试验组肠鸣音频率较参照组高,首次排便时间较参照组短,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腹胀及便秘等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为胸腰椎骨折患者同时提供常规护理及大黄、芒硝神阙穴、中脘穴贴敷治疗能够改善其胃肠道蠕动,降低腹胀及便秘发生率。

  • 标签: 大黄 芒硝 神阙穴 胸腰椎骨折 腹胀便秘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老年卒中认知障碍早期干预的疗效观察。  方法 将60名脑卒中患者随机组合成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现代康复方案(物理治疗+计算机辅助训练),功能训练:主要进行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翻身及坐起训练、站立及行走训练,还有日常活动训练,每次训练2h,每周5次。治疗组(针刺组):在对照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针刺治疗:每次留针30分钟,每周针刺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康复训练:每次训练2h,每周训练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指标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IHSS)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来评价认知状况。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语言等方面进行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来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2月,两组治疗的NIHSS较前有下降;MMSE评分与MoCA评分较前有提高;Barthel评分均较前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联合针灸治疗评价指标分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残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脑卒中 认知障碍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横截面积预测麻醉诱导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麻醉诱导前采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横截面积,麻醉诱导后记录手术开始前的最低动脉压,低血压定义为麻醉诱导动脉压低于60mmHg或动脉压基线水平降低25%以上,根据观察结果分为正常组和低压组。结果:血压正常组患者43例,低血压组患者37例,正常组心率频次、平均动脉压优于低血压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前采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横截面积可较好预测麻醉诱导的低血压,准确性较高。

  • 标签: 超声测量 麻醉诱导 下腔静脉 锁骨下静脉 低血压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气虚血瘀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气虚血瘀型失眠症患者,共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随后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比对照组评分低,临床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相比常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中风气虚血瘀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补阳还五汤加减 中风 气虚血瘀型 失眠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分析在风痰上扰证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90例符合纳入标准辨证属风痰上扰型的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3组,所有患者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如: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调制稳定斑块、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等;A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B组加用针刺治疗;C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及针刺联合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三组治疗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风痰上扰证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风痰上扰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针刺 半夏白术天麻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