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月30例我科收入院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硅油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与2017年2月—2018年4月30例我科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硅油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为实验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出院后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提高DR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维持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血透中心收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发放自我管理行为问卷,比较护理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患者自我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心理健康指数、生活质量指数和躯体健康指数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我管理行为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元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取多元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多元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 多元化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组建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26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健康讲座、电话咨询、发放宣传资料、上门服务等。结果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在相关防治知识、饮食控制、有氧运动和规律用药等方面较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使患者血压得到更好的控制,而且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社区家庭医生 高血压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出院后8周进行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能力的比较。结果观察组在自我护理与健康能力护理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利于糖尿病的预后,在自我护理与健康行为方面要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糖尿病 延续护理 自我护理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确诊收治的236例糖尿病确诊病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活动,采用Deb-orah的DM自我管理量表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P<0.05),患者在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用药及足部护理方面的依从性较好。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品管圈 护理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个性化多样式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疾病管理、生活方式干预及居家预防保健等护理工作,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以强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达到控制疾病发生发展、康复预防保健的效果,为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4年10月~2015年2月收住的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多样式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结果多样式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样式健康教育3个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高血压的自我管理模式能有效的控制血压,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2)高血压病自我管理模式的效果,受患者年龄,知识水平,病程因素的影响,实施时应针对不同个体给予多样化的健康干预措施,以确保更好的发挥自我管理效能

  • 标签: 高血压多样式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给予知信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足部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实施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10例足部损害明显高于干预组有足部损害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知信行教育模式可以更有效的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护理行为的建立,预防和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 标签: 知信行教育模式 糖尿病 足部护理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营养指导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及其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组观察,对照组40例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营养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及健康状况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指标及健康状况指标评分比较,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后上述指标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肾病患者采取营养指导,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健康状况,效果显著。

  • 标签: 营养指导 慢性肾脏病 健康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医院护士与同级别综合性医院医院护士职业倦怠感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口腔医院103名护理人员(观察组)以及同级别综合医院115名护理人员(对照组)进行了护士职业倦怠感量表(nursingburnoutscale,NBS)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NBS量表总分、护士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压力源、护士职业倦怠得分(150.13±10.41)分,(40.05±3.23)分,(22.09±2.61)分低于对照组(152.85±9.43)分,(41.29±3.83)分,(23.03±2.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9,P=0.044;t=-2.566,P=0.011;t=-2.481,P=0.014)。结论口腔医院护士职业倦怠感要好于同级别综合医院。

  • 标签: 口腔医院 护士 职业倦怠感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产科病人的增多,医患纠纷增加,产科护士离职率增高,特对对产科护士的心理资本及职业倦怠进行分析,以通多积极的心理指导,降低护士离职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心理资本问卷》及《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成负相关(P<0.01)。心理资本问卷中的自我效能维度与职业倦怠问卷中的情感衰竭维度不显著相关(r=-0.056,P=0.323),其它个各维度都显著负相关。结论护龄、学历影响职业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心理资本问卷中自我效能维度得分最高,希望维度得分最低

  • 标签: 产科护士 心理资本 职业倦怠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和现代医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及其心理状况要求医学院校注重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为提高我院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我院为医学生开设了一系列的心理学选修课,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健康心理及变态心理的知识结构,并且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心理因素致病的病例教学,这有助于学生重视和关注心理因素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形成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所对应的全方位促进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

  • 标签: 医学生 医学模式 心理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麻醉科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现状与对策。方法对60名麻醉科在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麻醉科工作人员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中消毒剂、麻醉机呼出气是主要危险因素,生物因素中呛咳分泌物接触是主要危险因素,物理因素中锐器割伤以及电损伤的危险性较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调查结果均不足40%。结论麻醉科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较多,故强化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性、改善工作环境,并加强科室内的安全管理教育力度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的实行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麻醉科 职业防护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有效防护措施,分析我院手术室护士工作环境中垂直的各种职业危害,并提出防护措施。通过进行宣传教育,提出有效防护措施,为保护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标签: 手术室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结核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方法对2015年—2017年开封市肺科医院工作的38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共计76人次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结果本组38例人员中,两年跟踪调查共计76人次职业暴露以锐器刺伤为最多21例(占27.63%),化学药物长期接触最少4例(占5.2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感染医务人员5例(占6.57%)。结论医院结核医务工作人员因职业因素暴露风险高,提升防范意识、加强管理措施等,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

  • 标签: 结核病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以及有效防范策略。方法对我院2018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22名进行职业风险隐患调查,并总结有效防范策略。结果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隐患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方面的因素。结论针对不同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能够减低职业风险,提升护理人员工作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风险 隐患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疾控中心对作业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以及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9月于我中心进行体检的4636名工厂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参与体检人员共计4636人,根据国家职业病最新各项诊断标准目前未发现职业病。检测结果显示异常指标包括血压升高、心电异常、电测听异常、胸片异常、B超异常、尿常规异常、血常规异常、血糖异常;30至50岁之间的职工异常结果占比最高。结论调查显示工厂工人多数存在慢疾病,不易被发觉,慢性疾病是威胁工人健康的主要疾病,需要对工作环境与生活习惯予以控制,定期体检,做到对疾病的及时发现及时救治。

  • 标签: 疾控中心 职业体检 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75例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作为观察样本,回顾性分析其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预防对策。结果护士、医生、医院工人是职业暴露的主要群体,发生率依次为42.7%、33.3%、24.0%;针刺伤引起的职业暴露风险最高,为49.3%,依次为液体污染、玻璃伤、手术刀割伤、其他器械引起的职业暴露风险,百分比分别为33.3%、9.3%、5.3%、2.7%;职业暴露时间导致的职业暴露排名前三的是治疗护理时、手术及配合时、处理器械时,百分比依次为48.0%、32.0%、20.0%。结论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其个人防范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减少和控制职业暴露危险,保证医务人员生命安全。

  • 标签: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预防措施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