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地报道不当使用抗菌素引起低血钾麻痹2例。方法采取补充血钾,对症支持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及时治疗,患者痊愈。结论提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麻痹、乏力的患者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 标签: 抗菌素 不良反应 低血钾麻痹
  • 简介:摘要今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拔除阻生的第三磨牙,而常见的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以面部疼痛肿胀、创口感染和张口受限最为常见。但近年来,随着高速气动涡轮机在拔牙术中的广泛应用,由其导致的皮下气肿时有发生。气体通过切开的黏骨膜进入面颈部皮下组织,并通过组织间隙往上可进入颞肌、颅底间隙,往下可进入胸部、纵膈。本文报道两例拔牙中使用高速气动涡轮机致颌面部皮下气肿的病例,并对皮下气肿发生的原因、诊断和预防进行综述。

  • 标签: 高速气动涡轮机 阻生齿拔除 颌面部皮下气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聋哑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方法的应用。方法运用简单的手语、图片、模型、文字和亲人的帮助进行沟通。结果患者的依从性增强,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结论有效地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掌握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满意康复出院。

  • 标签: 聋哑人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膜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例黏膜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黏膜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分别为52岁及85岁。瘤细胞形态呈卵圆形、大间变性上皮样、梭形等,色素多少不等或无,核仁大而清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2例肿瘤细胞LCA、CK、CgA、Syn、CD56皆阴性表达,Vimentin、S-100均呈阳性表达,1例肿瘤细胞MelanA少数阳性,HMB45阴性,ki-67增殖指数达80%,另1例肿瘤细胞HMB45阳性。结论黏膜型恶性黑色素瘤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恶性黑色素瘤,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病理确诊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各项免疫组织化学指标。

  • 标签: 黏膜型恶性黑色素瘤 临床病理 2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CO2激光治疗,观察组运用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愈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37.5%,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复发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62.5%,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可以有效的保证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同时不会提升不良反应,治疗安全与效果均有保证。

  • 标签: CO2激光 光动力 尖锐湿疣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混胰岛素不同使用次数在控制血糖及减少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对一例2型糖尿病频发低血糖患者进行病例分析,找出频发低血糖原因并对症治疗,更改治疗方案。结果将患者降糖方案进行更改,由每日两次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改为每日三次,血糖控制平稳出院。结论降糖方案由2针预混胰岛素改为3针预混胰岛素,午餐前加注一针预混胰岛素,有利于控制午餐后及晚餐前血糖水平,同时可减少早餐前及晚餐前胰岛素使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 标签: 低血糖 预混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髓质海绵肾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髓质海绵肾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入院诊断为双肾多发结石的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确诊为髓质海绵肾,术后复查残石率较高。结论髓质海绵肾是一种特殊的肾脏畸形病变,常规检查易误诊为

  • 标签: 髓质海绵肾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2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光镜观察、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组病例术前均诊断为肾肿瘤,手术方式分别为后腹腔镜下行肾部分切除和肾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脏后肾腺瘤。免疫组化提示免疫组化染色EMA(++),CK7(+),Ki-67阳性率约1%,WT-1、CD15、CgA、Syn、CD57、CD10和CD30均(-)。术后分别随访13个月及5个月,均无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上皮源性肿瘤,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应与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等加以鉴别,结合影像等资料能够初步诊断,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良好,但应密切随访。

  • 标签: 后肾腺瘤 免疫组化 病理 鉴别诊断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思路。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36例甲状腺功能异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临床诊断思维及治疗方法。结果综合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值由平均12.36±3.48mmol/L降为8.72±1.38mmol/L,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素(TSH)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结论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异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使各项异常指标趋于正常,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甲能异常 糖尿病 合并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是严重威胁男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其诊断缺乏特异性标志物。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MDM2是一个与肿瘤相关的基因,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MDM2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对前列腺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MDM2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MDM2 前列腺癌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做简要报告。结果本组50例均采取了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及常规脱水、改善脑代谢、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所有病例均未行溶栓治疗。结论积极控制血糖对预防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作用肯定,但血管病变有许多除血糖以外的其他因素,如血压、血脂、血尿酸等。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防治原则引起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糖、血脂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结果。临床应控制血糖,注意饮食习惯,降压、调整血脂和血尿酸及适当的抗凝、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者的2~4倍,病死率高。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塞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综合国内外文献,通过对糖尿病运动疗法机制的了解及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情况的分析,为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提供新的思路,以期为临床糖尿病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

  • 标签: 2型糖尿病 运动疗法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31例,分为血脂正常组(NC)和血脂异常组{高甘油三酯组(HTG组)、高胆固醇组(HTC)、高混合血脂组(MIX组)},研究年龄、病程、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尿酸、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白蛋白、性别等因素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BMI、体重、血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肌酐、β2微球白蛋白在HTG组、HTC组、MIX组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比较,HTG组、MIX组、NC组均低于H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C组、MIX组、HTG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在HTG组、MIX组、HTC组均高于NC组,HTG组、MIX组、HTC组两两比较时,HTG组、MIX组均低于H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年龄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为BMI、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年龄。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脂异常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