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主持人:胆胰肠结合包括胆总管胰后段和壶腹、胰头及其主副胰管,十二指肠二、三、四段,以及与这些脏器相关的血管、淋巴和神经等结缔组织。这一区域在解剖上复杂多变,是连接胆道、胰腺、胃肠道的枢纽,且变异多见;在功能上较复杂,一些功能性的改变亦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在诊断和治疗上比较棘手,直观性、创伤小的诊断方法较少,恶性病变的根治范围广、并发症多,使该区域恶性肿瘤的根治率低,对于性质难以判断的肿块,在处理上更是进退维谷。近年来,胆胰十二指肠结合外科取得了较大进展,内镜手术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取代了传统方法;各种扩大、改良根治术和区域性切除术在原Whipple手术的基础上得以开展,其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期特邀国内肝胆胰外科界知名专家撰写笔谈,针对该区域较新颖或者有必要重申的手术方法进行详细讲解,使之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同时,针对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难题进行解答与讨论,力图能为广大读者在胆胰肠结合外科疾病的认识上提供一些新颖的或更清晰的思路。更多还原

  • 标签: 影像学 外科疾病 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脾虚湿盛泄泻患者肠道微生态及舌菌群的变化。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市中医院收治的40例脾虚湿盛泄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择取同期收治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舌象变化进行观察,并对粪便中四种肠道常驻菌、舌菌群变化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除肠杆菌之外,脾虚湿盛泄泻患者粪便中肠球菌、双歧杆菌以及乳杆菌均明显比健康体检者少,可见脾虚湿盛泄泻患者有肠道菌群失调现象(P<0.05)。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脾虚湿盛泄泻患者卡他球菌、干燥奈瑟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甲型链球菌、黄色奈瑟菌5种舌菌群的检出率均比较高,可见脾虚湿盛泄泻患者的舌菌群多于健康体检者,即舌菌群存在异常(P<0.05)。结论脾虚湿盛泄泻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失调情况明显,且有明显的舌菌群改变现象,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 标签: 脾虚湿盛泄泻 肠道微生态 舌部菌群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性研究探讨局部放血联合毫针围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乳突疼痛临床效率。方法以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128例周围性面瘫乳突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64例,统计探讨局部放血联合毫针围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乳突疼痛临床效率、治疗前后H-B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疼痛消失平均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局部放血联合毫针围刺治疗临床治疗效率与单纯接受毫针围刺治疗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提高,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缩短,且患者治疗后H-B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加显著。结论局部放血联合毫针围刺治疗治疗周围性面瘫乳突疼痛与单纯毫针围刺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局部放血 毫针围刺 周围性面瘫乳突部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双数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狭窄采用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可全面的改善手术质量,提升手术整体质量,改善手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腹腔镜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 简介:卫生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下称"项目")自1995年在江西省实施,截止2000年已实施6年,实践中,严格按[1]要求执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实施一般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结核病 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腰椎峡裂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经DR平片检查显示或未显示腰椎峡裂患者,后经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PCR)、容积再现(VR)等方法成像及手术治疗确诊腰椎峡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腰椎峡裂的显示率。结果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MPR、PCR、VR等后处理技术成像发现腰椎峡裂65处,漏诊1处,其显示率为98.48%(65/66),其中腰椎多椎体双侧峡裂伴腰椎滑脱3例,腰椎单椎体双侧峡裂伴腰椎滑脱20例,腰椎双侧峡裂不伴腰椎滑脱5例,腰椎单侧峡裂不伴腰椎滑脱3例,腰椎单侧不完全性峡裂1例。DR发现腰椎峡裂为43处,漏诊23处,显示率为65.15%(43/6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以直接、直观、立体、多方位的观察腰椎峡裂的数目、宽度及其周围情况,诊断准确率高,是目前检查腰椎峡裂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16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腰椎峡部裂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套扎法在输卵管间质妊娠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套扎输卵管间质妊娠病灶5例,切开清除妊娠物,保留远端输卵管.结果5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60、50、50、90、70min.术后血β-HCG值7~12d恢复正常,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腹腔镜套扎术治疗输卵管间质妊娠可行,保留子宫输卵管完整.

  • 标签: 腹腔镜套扎术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 简介:摘要海军疗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行人性化护理观念,以海军疗养院特有优势为依托,为广大疗养员提供富有爱心、富有亲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与质量,对于医护人员与患者关系融洽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海军疗养院实施人性化护理是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疗养员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规范护理服务标准,提升护理队伍素质,树立良好的窗口服务形象。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海军疗养院 门诊部 应用
  • 简介: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设计了《部队基层门诊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使门诊的日常门诊统计,疾病统计,经费统计,药品管理,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成功地完成了从单机辅助工作模式到联机协同工作模式,由局部应用模式到全面应用模式的过渡。门诊局域网内工作站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信息交流,逐渐形成网络化工作流程,使药房管理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

  • 标签: 基层门诊部 局域网 药房 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膜室间隔缺损(室缺)的导管封堵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患者查体胸骨左缘第3-4助间隙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超证实为膜室缺。左心室造影测量室缺直径2~13(平均4.9)㎜,室缺上缘距主动脉瓣下缘1~4(平均3)㎜,12例合并有膜室间隔膨出瘤,1例为室缺修补术后残余分流,2例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根据室缺形态选用Judkins右冠状动脉导管或改良猪尾巴导管和Terumo超滑导丝,通过室缺口建立轨道,23例均采用国产膜室缺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23例介入治疗成功,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半年后复查心脏彩超,残余分流自行消失,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12个月,23例患者心脏彩超证实左房左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膜室缺封堵术是一项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国产封堵器价格适中,适合我国国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国产封堵器 膜部室间隔缺损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性医院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特点与对策。 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接待的 120 例患者,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将其分成常规组与人性化组各 60 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人性化组先分析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特点再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结果: 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人性化组的健康宣教、避免纠纷、护理操作、应急能力以及总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杭州工作站于2018年3月17日正式成立,系《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下属分支机构,设立于浙江省中医院,负责浙江及周边省市骨科临床与科研类文章的征集、审阅、推送和发表,并建立有编辑文章投递与发表的快捷通道。竭诚欢迎浙江及周边省市骨科医师积极与我们联系交流。

  • 标签: 骨与关节 编辑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胫后逆行岛状皮瓣技术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32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6例,对实验组病患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胫后逆行岛状皮瓣行足踝软组织缺损修复手术,在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胫后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修复手术,对比手术后病患表皮坏死、不良症状发生、愈合情况、皮瓣成活率、病患满意度、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一般资料P值大于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皮瓣修复前后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没有病患发生表皮坏死现象,对照组有1例发生表皮坏死现象,住院费用实验组比对照组少,但是P值大于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有1例病患发生淤紫现象,而对照组共有3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淤紫以及肿胀等不良症状,实验组所有病患I期甲级愈合,对照组有2例延期II期愈合,两组皮瓣成活率均为100%,实验组住院天数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实验组病患满意度比对照组病患满意度达,并且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胫后逆行岛状皮瓣行足踝软组织缺损修复手术总体效果比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胫后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修复手术的效果好,这种隐神经营养血管胫后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相当具有研究以及推广价值。

  • 标签: 胫后逆行岛状皮瓣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辑主任工作会议于2006年5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华医学会成立期刊管理后,学会对自己主办的113种期刊(见下表)实行归口管理后的首次编辑主任工作会议。中宣部、科技、新闻出版总署、卫生、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以及20余种会外兄弟期刊,共172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石峰副署长亲自到会讲话并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卫生、中国科协两大期刊主管部门的领导对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统一归口管理后的发展规划、杂志定位等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 标签: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 工作会议 编辑部 主任 新闻出版总署 期刊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可逆性胼胝体压病变综合征(RESLES)的病因、MRI表现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0年04月共35例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3d~43y。以发热或癫痫、头痛头晕为首发症状27例;外伤4例;免疫性或代谢性疾病3例,下肢无力1例。首诊头颅MRI示胼胝体压斑点状或斑片状等或稍长T1信号, 等或稍长T2信号,FLAIR上呈等或稍高信号,DWI上呈高信号,ADC图信号减低,增强后无明显强化,累及邻近脑白质2例。1月内(5~25d)复诊14例,其中原胼胝体异常信号消失11例;信号减低3例; 1月后(1~7m)复诊10例,原胼胝体压异常信号均消失;未复诊11例,经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结论 RESLES 病因复杂,主要为感染和电解质代谢紊乱;MR表现为胼胝体压的可逆性异常信号,可累及邻近脑白质;大部分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 标签: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主任管理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导向作用。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本院开展了“护理主任管理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导向作用”研究,选取本院的12位护士长为研究对象,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开展常规护士长管理(对照组),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应用护理主任管理理念开展护士长管理(实验组),对比应用护理主任管理理念前后,12位护士长的护理质量与护士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12位护士长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2位护士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主任管理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应用,具有加强的导向作用

  • 标签: 护理部主任管理理念 护士长管理 导向作用 常规护士长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2004年3月-2008年4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13例,术后7~10d创面行二期游离植皮手术.结果13例中1例筋膜瓣远端1/4发生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其余病例筋膜瓣血运良好,创面肉芽生长丰富.13例筋膜瓣创面经二期游离植皮手术,植皮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随访5个月~2年,平均10个月,受区质地可,外观满意,无溃疡.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是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腓肠神经 筋膜瓣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