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难治抑郁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剂量的利培酮(0.5~2.0mg/d)治疗,连续用药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抑郁评分、CGI-SI疗效评分以及副反应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4周末、8周末、12周末的HAMD评分以及CGI-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末的不良反应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与小剂量的利培酮联合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抑郁等症状的缓解,控制病情,且安全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氟西汀 利培酮 难治性抑郁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改善COP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的干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130例COPD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干预组在常规内科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强化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及焦虑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指标、SCL-90量表评分较入院前均显著改善(P<0.01),除戒烟、恐惧因子评分外,干预其他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科学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是促进COPD患者身心全面康复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 依从性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味沙参麦冬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慢性萎缩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9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菌三联疗法连续治疗14天,并口服莫沙必利分散片30天;观察组给予常规抗菌三联疗法14天,加用加味沙参麦冬汤连续服用30d。停药30d后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胃黏膜改善情况及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9.2%,对照组66.7%;观察组和治疗组Hp根除率比较,观察组95.8%,对照组79.2%,两组胃黏膜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70.8%,对照组37.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加味沙参麦冬汤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胃炎,可明显改善受损的胃黏膜,提高Hp的根除率,缓解上腹部饱胀或疼痛,食欲不振,嗳气贫血等临床症状,疗效肯定。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在感染腹膜炎与癌腹膜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79例腹水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其分为2组SAAG值≦8g/L组及SAAG〉8g/L组。所有患者有同一天的血清白蛋白及腹水白蛋白浓度检测结果资料,计算出SAAG值。结果以SAAG≦8g/L为临界值,诊断感染腹膜炎的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65%。SAAG〉8g/L诊断癌腹膜炎的灵敏度为71%,特异度为74%。结论以SAAG≦8g/L在诊断感染腹膜炎中灵敏度高,可做为与癌腹膜炎的鉴别诊断指标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整体护理在高龄反流食管炎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选取48例高龄反流食管炎患者入组,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分析,明显观察组患者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组间数据包括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满意度。结论高龄反流食管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提升患者治疗依从,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高龄患者 整体护理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触摸式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2016年6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膀胱功能训练和无触摸式间歇导尿联合膀胱管理,对比其两组残余尿量、最大排尿量和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残余尿量、最大排尿量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无触摸式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的临床康复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

  • 标签: 无触摸式间歇性导尿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功能训练 膀胱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中,康复新液分别与胶体果胶铋及奥美拉唑联合应用产生的不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胃溃疡患者为主要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成为参考组与研究组,参考组患者接受康复新液与胶体果胶铋联合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康复新液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具体疗效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考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要远少于参考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中,将康复新液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可以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胃溃疡 胶体果胶铋 康复新液 奥美拉唑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普拉唑肠溶片应用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安全和有效。方法2012年1至12月我院选取了62例活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1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使用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愈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两周内症状消失率是80.65%,对照组是54.84%。观察组4周末溃疡愈合率是96.77%,对照组是74.19%,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的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接受艾普拉唑治疗后的愈合率和症状消失率有所提升,临床中安全可靠,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艾普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实施甲氨蝶呤和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髋关节评分(81.33±1.2)分vs(73.89±1.3)分、疼痛评分(1.33±1.2)分vs(2.89±1.3)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6.67%vs13.33%),3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甲氨蝶呤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安全和有效均较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甲氨蝶呤 柳氮磺吡啶 强直性脊柱炎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20例慢性阻塞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并实施相关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患者病情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的掌握方面程度更好,且在家庭氧疗执行上比例更高。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进行呼吸锻炼的比例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6%,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对照组则为78.2%,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效果 治疗依从性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一例遗传凝血因子VII(coagulationfactorVII,FVII)缺陷症家系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检测凝血指标以明确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FVII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其侧翼以及启动子进行分析,寻找基因突变;将含突变序列克隆入pGEMT-easy质粒载体中,对所得两条染色体相应序列分别测序,以确定不同突变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应用限制内切酶MspI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相应基因片段进行酶切分析,证实测序所发现的突变。结果:先证者在8号外显子上有两种基因突变:11348位C→T突变和11349C→A突变。pGEMT-easy质粒克隆测序结果显示上述两种突变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不同染色体同一编码区Arg(CGG)304Trp(TGG)和Arg(CGG)304Gln(CAG)双重杂合突变。其父亲、母亲分别为11349位G→A和11348位C→T杂合突变;先证者的弟弟FVII基因为正常野生型;其哥哥和3个子女均为杂合突变。PCR辅助限制酶切证实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基因突变。结论:先证者FVII基因突变为不同染色体同一编码区Arg304Trp和Arg304Gln双重杂合突变,此种突变类型的组合尚属首例。

  • 标签: 双重杂合性突变 Arg304Glh Arg304Trp 遗传性凝血因子VII缺陷症 基因突变 实验表型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治疗更年期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7年3月入住我院治疗更年期狼疮肾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在口服泼尼松治疗基础上,分别给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治疗,持续治疗12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用相关病症评定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其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进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观察记录的评定表评分得出实验组各项评定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克莫司治疗更年期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安全均高于环磷酰胺治疗效果。

  • 标签: 他克莫司 环磷酰胺 更年期 狼疮性肾炎 治疗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慢性糜烂胃炎患者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对其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组织学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慢性糜烂胃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胃黏膜组织学炎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嗳气、反酸、腹胀不适及胃部疼痛症状的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浸润评分、单核细胞浸润评分高于观察组、PGE2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糜烂胃炎患者泮托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组织学炎因子水平,促进康复。

  • 标签: 泮托拉唑 瑞巴派特 慢性糜烂性胃炎 胃黏膜组织学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1个遗传血管血友病(vonWillebranddisease,vWD)2N型家系的表型诊断和基因型分析结果,明确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对该家系的先证者和家系成员进行出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ristocetininducedplateletaggregation,RIPA)试验、血管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vWF抗原、vWF活性测定、vWF胶原结合试验、凝血因子Ⅷ(coagulationfactorⅧ,FⅧ)活性、vWF与FⅧ结合试验检测,并作出表型诊断。提取先证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法扩增VWF基因和F8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通过直接测序分析VWF基因和F8基因变异。结果:vWD家系先证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出血时间明显延长,血浆瑞RIPA试验、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vWF抗原、vWF活性和vWF胶原结合试验检测结果均正常,FⅧ活性下降,vWF与FⅧ的结合能力降低。对先证者进行基因测序,发现其VWF基因19号外显子存在c.2446C〉T(p.Arg816Trp)错义突变,其儿子在该位点为杂合突变,而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F8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c.2446C〉T(p.Arg816Trp)错义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先证者发生2N型遗传vWD的原因。

  • 标签: 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醋酸泼尼松+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渗出胸膜炎对促进胸腔积液吸收的效果以及具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收治的20例结核渗出胸膜炎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字随机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醋酸泼尼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时间、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醋酸泼尼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渗出胸膜炎效果良好。

  • 标签: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醋酸泼尼松 抗结核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根治全胃切除、根治远端胃切除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手术方式和治疗结果,并作出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优,均对两组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根治全胃切除、根治远端胃切除胃癌根治术均可对胃癌患者起到一定效果,但后者对于患者的机体免疫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更为积极。

  • 标签: 根治性全胃切除 根治性远端胃切除 生活质量 免疫指标 血清维生素B12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按照单号、双号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碳酸氢钠治疗,给予观察组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酸(SUA)、血清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血尿酸水平变化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高尿酸血症 非布司他 碳酸氢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辅助下关节腔清理术治疗痛风膝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痛风膝关节炎患者64例,按照平行的原则将这7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32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接受关节镜辅助下关节腔清理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中4例(12.50%)无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32例患者中11例(34.38%)无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63%;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1例(3.13%)胃部不适,1例(3.13%)头晕;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无并发症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关节腔清理术治疗痛风膝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关节腔清理术 痛风性膝关节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