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对 ICU 重症患者进行病情的分析与护理治疗,关注成效。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需要实施 ICU 重症监护,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64 例,在实施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后,关注患者的呼吸指数、氧合指数,并对气道组织的变化、耐受程度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从呼吸指数上看,在在治疗 1 小时后为( 20.55±1.14 )次 /min 、治疗 8 小时后为( 22.65±2.28 )次 /min ,治疗 24 小时后为( 22.69±1.57 )次 /min 。此外,在对比患者气道组织的湿化程度、舒适度和耐受程度上,分别为( 2.23±0.16 )分、( 1.66±0.27 )分和( 1.18±0.19 )分。 结论:采用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对 ICU 重症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控制呼吸指数和氧合指数,有利于促使起到组织湿润,患者感受到更加舒适的治疗。

  • 标签: 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 ICU重症患者 疗效观察
  • 简介:我院ICU应用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肺温度稀释(PICCO)联合技术,对重症患者有效、准确地连续监测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变化,监测以容积指标反映心脏、肺、胸腔容量以及肺血管通透性的变化,可及时有效地指导补液速度及补液量,指导用药,促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护理水平的提高,这也标志着我院ICU在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方面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 标签: 肺血管通透性 连续心排血量 温度稀释法 监测技术 护理水平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在低氧性呼吸衰竭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5月 62例我院收治的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接受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法进行治疗 ,其中 3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作为对照组 ,31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作为观察组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呼吸功能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 PaCO2、 PaO2、 SaO2和 FEV1/FVC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 96.77%,对照组为 83.87%,P<0.05。结论 低氧性呼吸衰竭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呼吸功能 ,对于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

  • 标签: [ ] 低氧性 呼吸衰竭 湿化氧疗
  • 简介:目前手术切除肿瘤是垂体瘤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分为额、颞开颅手术和蝶窦肿瘤切除2种入路;后者以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不留术后皮肤疤痕等优点而越来越多的被神经外科医生所采纳。2004年11月-2005年4月,我院采用单鼻孔鼻中隔蝶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1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经蝶入路 手术切除 经单鼻孔 垂体瘤 鼻中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8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56例行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为例,计算机分组为研究组(28例)以及对照组(28例),前者实施优质护理,后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后SF-36评分,不良反应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4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00%;且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术后窒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垂体瘤且行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患者176例作为研究样本,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信息,统计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窒息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能造成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术后窒息的影响因素有患者年龄、体重BMI指标、合并睡眠打鼾症、合并肺部疾病、术后发生误吸、术后发生舌后坠、术后咽部水肿(P

  • 标签: 经蝶入路显微手术 垂体瘤 术后窒息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胃肠肿瘤切口结肠造口患者治疗中,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n=66例,以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胃肠肿瘤切口结肠造口患者治疗中,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 标签: 胃肠肿瘤 经切口 结肠造口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后穿刺点局部不良反应,并提出防治这些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利用品管圈[1]手法对2020年12月5日-2021年1月17日期间在我科室进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的70例患者与2021年2月1日-2021年3月20日76例桡动脉冠脉造影患者进行品管圈手法调查对比分析。在这146例患者进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检查后,我们对他们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这两组患者分别有34例和16例出现穿刺点局部不良反应,其中有18例出现穿刺手前臂明显肿胀的不良反应,有13例出现穿刺点中度疼痛的不良反应,有11例出现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反应,有5例出现穿刺点皮肤淤血、瘀斑明显的不良反应,有3例出现穿刺手臂肢体僵硬的不良反应。结论: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后穿刺点局部的不良反应有手前臂肿胀、发凉、僵硬、中度及以上疼痛、末梢血液循环差、淤血瘀斑及潜在出血。临床医护人员只有对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措施才能有效的缓解预防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或者减轻局部临床症状。

  • 标签: 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 品管圈 局部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阻肺病人中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应用的效果,并分析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期间我院独立完成研究对象的选取,从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抽取符合研究要求的64例患者,为了明确研究主题中治疗和护理方法效果,以对比分析的形式进行研究,故将患者列入研究组(鼻高流量湿化氧疗+针对性护理)和参照组(鼻正压通气吸氧+常规护理)两个分析小组,小组人数依据随机方法从研究对象中平分各组32例,小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不同,所以临床效果和护理效果也存在差异,将其统计后进行分析,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在护理后的情况,并统计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6min行走距离。整理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进行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比较,研究组的优势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差异十分明显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护理后有患者的6min行走距离远于参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患者,采用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可广泛应用。

  • 标签: 慢阻肺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有效术中护理方法。方法:抽取 2018年 6月至 2020年 6月期间在本中心受诊的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 14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平均划分两组,即实施基础护理的对比组与实施针对性护理的针对组,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针对组患者疼痛感分数较对比组小,且自理能力与运动能力分数较对比组大, p<0.05;针对组手术平均时间( 1.18±0.89) h、平均出血量( 120.05±10.48) ml、住院平均时间( 1.38±1.04) d,各项数值均优于对比组患者,对比组手术平均时间( 3.62±1.14) h、平均出血量( 280.40±22.76) ml、住院平均时间( 2.34±1.87) d, p<0.05。结论:在老年胸腰椎骨折治疗中选择针对性护理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值得在医学上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胸腰椎骨折 护理方法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在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实施舒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之间在我院接受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13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入组样本,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舒适护理组无论在护理满意度还是并发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说明此护理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舒适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康复护理要点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8月在我院接受过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按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对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术后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改善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疼痛情况均得到改善,且实验组好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风险护理在微创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行微创皮肾取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风险组,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风险组应用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风险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均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风险护理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 肾结石 临床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对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所收治的20例重症肺炎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口气管插管后接受口腔护理过程中护理难点和胶带固定方法,并对整个护理过进行经验总结,质量改进。20例重症肺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0天,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对其开展细致化的口腔护理,有效降低了口气管插管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口腔类并发症发生风险,保障了口腔安全及洁净度,且未见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认为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给予口腔护理疗效良好,能明显降低口腔pH值、异味减少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风险,同时正确固定口插管,可以有效预防计划外拔管事件,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胶带固定法 口腔护理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 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到肿瘤患者中,讨论该种干预措施对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影响,讨论该种护理措施所具备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从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群体中进行筛选,有74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本研究成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肿瘤患者。对74例患者进行组别划分,随机分组得到了人数相同的常规护理组和优化护理组。延续护理应用在后者。评价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稳定状态,记录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结果。在时间总发生率上显著高于接受延续护理的优化护理组(P<0.05)。同时,在导管相关并发症方面,优化护理组患者的相关事件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在心理健康方面、身体机能方面、社会生活方面以及独立生活方面都获得了更高的评分结果是接受延续护理的患者,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接受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处理的肿瘤患者来说,延续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避免出现计划之外的拔管事件,降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让导管状态更加稳定,提升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优化预后情况,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程度,值得进行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周静脉 PICC 肿瘤 延续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 并发症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经鼻内窥镜治疗的80例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术后护理+康复指导,观察两组住院时间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并分析数据。结果:住院时间:研究组更短(P<0.05);WHOQOL-100评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术后加强护理与康复指导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使用价值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肾结石患者接受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干预阶段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选择肾结石患者,均进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医疗干预,于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共计收入66例,均分为对照、干预两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在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术干预中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措施,能更好地优化护理质量,促进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预测值提升(P<0.05);全程优质护理措施的开展,对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干预的患者情绪,主要改善效果显著,更好地优化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促进干预组患者情绪评分明显提升(P<0.05);在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干预阶段,开展全程优质护理,能更好地优化患者的机体,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更好地促进干预组患者各项数据分值的有效提升(P<0.05)。结论:在肾结石患者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干预阶段,全程优质护理措施的落实,能更好地保证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提升,优化不良情绪表现、改善身体疼痛感、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肾结石患者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康复护理要点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8月在我院接受过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按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对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术后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改善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疼痛情况均得到改善,且实验组好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