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被认为处于一种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状态或血栓前状态,因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或血栓并发症是现代医学的主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止凝血因子标志的高低分析其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体内止凝血功能的异常状态,以便对临床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后做出及早的判断,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 水平变化 患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栓前状态
  • 简介:抗癌药物-聚合偶合的应用是抗癌治疗的一个有效发展方向。抗癌药物-聚合偶合是将适合的聚合载体、生物可降解的连接体以及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抗癌药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新型抗癌药物的发展方向。多聚(L-谷氨酸)-紫杉醇偶合(PG-PTX),将传统抗癌药物紫杉醇和多聚谷氨酸接连起来,是抗癌药物-聚合偶合中极具代表性的药物。PG-PTX偶合能够提高紫杉醇的抗癌活性,增强紫杉醇治疗的安全性和效能,以及改善单独应用紫杉醇引起的不良药动学特性等。因此,PG-PTX偶合的应用对于许多人类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紫杉醇 多聚(L-谷氨酸)-紫杉醇偶合物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采用中药贴敷联合桃红四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阶段内所有的分析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即在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时间跨度内收治的90例患者,均为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主题中治疗方法的使用及效果,本次试验以对比类型的研究为主。因此,为了分组的公平,排序后单数分到参照组并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双数分到研究组并使用药贴敷联合桃红四汤加减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法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本研究对相关结果进行详细的统计,同时对其加强分析,记录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对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情况进行统计,对以上数据逐渐分析,并逐个进行组间对比。结果:对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人数42例,参照组有34例,以上统计后的数据进行组间逐一比较,(P<0.05)说明数据之间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缓解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有显著的优势(P<0.05),说明数值之间的区别较为显著,还表示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使用桃红四汤加减治疗联合中药贴敷的方法进行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的治疗,能够起到良好效果,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治疗中加大应用和推广力度。

  • 标签: 中药贴敷 桃红四物汤 骨折 早期肢体肿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良恶性胸腹腔积液诊断中,联合检测肿瘤标志及生化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60例胸腹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良性28例(良性组)、恶性32例(恶性组),均予以肿瘤标志及生化指标检测,对比观察各指标水平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结果:对比肿瘤标志及生化指标水平(CEA、CA199、TP、GLU),良性组显著低于恶性组(P

  • 标签: 联合检测 肿瘤标志物 生化指标 良恶性诊断 胸腹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白内障术后CED患者的干眼症状进行治疗时,将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滴眼液应用于其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该时段内资料,登记有效并符合实验要求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滴眼液患者的60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出现干眼症状,由医务人员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治疗。据患者的不同治疗药物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共30眼)与实验组(n=30,共30眼)。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选择自体血清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小牛血去蛋白提取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在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病情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体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针对白内障术后CED患者的干眼症状进行治疗时,滴眼液用药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选择白内障术后CED作为治疗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干眼症状体征评分,临床可应用价值良好。

  • 标签: 干眼症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止凝血分子标志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再抽取同期在我院健康查体的健康人30例并将其作为参照组,均接受止凝血分子标志检测[包括凝血酶-抗凝血酶(TAT)、D-二聚体(D-D)、血凝血栓烷B2(TXB2)、血管性学友病因子抗原(vWF:Ag)],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止凝血分子标志检测结果均高于参照组,且伴有并发症的观察组患者TAT水平高于无并发症的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止凝血分子标志检测可见,此类人群(尤其是伴有并发症者)凝血系统被激活且伴有继发性纤溶亢进、血小板活化增加以及血管内皮损伤的情况。

  • 标签: 2型糖尿病 止凝血标志物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止凝血分子标志的检测分析,即针对凝血酶-抗凝血酶(TAT)、D-二聚体(D-D)、血凝血栓烷B2(TXB2)和血管性学友病因子抗原(vWF:Ag)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针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6月,截止为2022年5月前来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止凝血分子标志的检测分析。结果:从数据可见,在TAT、D-D以及TXB2、vWF上,当Ag升高后,以上指标均升高,具有正相关性。且对于糖尿病伴有血管疾病的患者,TAT水平高于无血管疾病者。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多有凝血系统激活的问题,且由于血小板活化增加、继发性纤溶亢进等,还会出现血管内皮损伤,应当重视相关指标的变化。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 检验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止凝血分子标志的检测分析,即针对凝血酶-抗凝血酶(TAT)、D-二聚体(D-D)、血凝血栓烷B2(TXB2)和血管性学友病因子抗原(vWF:Ag)含量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针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6月,截止为2022年5月前来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止凝血分子标志的检测分析。结果:从数据可见,在TAT、D-D以及TXB2、vWF上,当Ag升高后,以上指标均升高,具有正相关性。且对于糖尿病伴有血管疾病的患者,TAT水平高于无血管疾病者。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多有凝血系统激活的问题,且由于血小板活化增加、继发性纤溶亢进等,还会出现血管内皮损伤,应当重视相关指标的变化。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 检验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及阳性率情况。方法:以2022年05月-2023年11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取此时我院收治的肿瘤疾病患者49例并纳入患病组。选取同一时段我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49例并纳入参照组。二组纳入者均同意进行肿瘤生物标志检验,且检验方法即化学发光免疫法。评析指标:二组的肿瘤生物标志含量、各标志阳性率。结果:在检验后,患病组的肿瘤生物标志含量高于参照组(P<0.05);患病组的各标志阳性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为肿瘤疾病患者诊断时,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肿瘤生物标志检验能够更好的了解标志含量,反映机体状况,对确诊肿瘤病变有一定意义。

  • 标签: 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法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科下肢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应用桃红四汤的效果。方法:研究主要从医院随机选取2023年1月-2024年收治60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用药预防,研究组加以桃红四汤加减口服,观察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下肢手术患者经桃红四汤术后加减口服后,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改善凝血功能。

  • 标签: 桃红四物汤 骨科下肢手术 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 简介:目的测定中/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在5种不同提取条件下可提取成分,评估其迁移量对药品安全性的风险。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ICP-MS)法分析测定萃取液中24种元素含量。结果建立24种元素标准曲线,确定检出限及定量限,完成5种提取溶液中元素测定并评价其安全性。结论用于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冻干产品包装的中/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Li、V、Cr、Fe、Co、Ni、Cu、Zn、As、Cd、Sb、Ba、Hg、Pb14种元素每天的迁移摄入量均低于人每日允许暴露量(PDE),迁移量不会给药品带来风险,因而不影响注射剂质量。

  • 标签: 中/低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 金属元素 注射剂安全性
  • 简介: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盐血滤置换液中钾(K)、钙(Ca)、镁(Mg)、钠(Na)4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钠、镁元素以氯化锶为掩蔽剂,钙元素以氧化镧为掩蔽剂,钾、钙、镁、钠4种元素分别于766.5、422.7、285.2、589.0nm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钾元素在0.2029~1.622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8.1±0.98)%;钙元素在5.0704~15.2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100.0±1.80)%;镁元素在0.0800~0.4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100.4±1.60)%;钠元素在0.2044~1.635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100.7±1.91)%。结论: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乳酸盐血滤置换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血滤置换液 含量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简介:目的:探讨成釉细胞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和细胞角蛋白7(CK-7)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39例成釉细胞瘤患者的手术标本,均经组织病理证实,设为观察组;同时,收集4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标本制作石蜡切片,实施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利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测定MMP12和CK7的表达。结果:MMP-12在对照组中无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0),在观察组中呈现出一定的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4.36%(29/39)],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7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0%(1/4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61.54%(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病理情况下的MMP-12与CK-7表达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随着肿瘤的复发与恶变,MMP-12与CK-7的阳性表达水平相应地不断升高,病理程度越高,相应的,MMP-12与CK-7的阳性表达率也越高,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釉细胞瘤中MMP-12和CK7会呈现出明显的阳性表达,且与临床病理情况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肿瘤的复发与恶变,MMP-12与CK-7的阳性表达水平也不断升高。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角蛋白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来氟米特代谢活性物质teriflunomide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MTT法测定teriflunomide对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毒性作用,TRAP染色鉴定其对外周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RT-PCR法测定teriflunomide对外周血单核细胞NFATc1基因的表达影响。结果:Teriflunomide对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能够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且能够有效抑制NFATc1基因的表达。结论:Teriflunomide能够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启动基因NFATc1的表达,有效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的分化,且对正常单核细胞无毒性作用。

  • 标签: 来氟米特 外周血单核细胞 破骨细胞
  • 简介:采用外标法测定纳豆提取中维生素K2(35)的含量,建立了纳豆提取中维生素K2(35)含量的RP—HPLC测定方法。色谱柱AgilentZORBAXEclipse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1,线性范围0.095~0.57μg(r=0.9999)。本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纳豆提取中维生素K2(35)的含量测定。

  • 标签: 纳豆提取物 维生素K2(35) 含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1-2-3研究结果显示.门冬胰岛素30每天1、2、3次有效降糖的同时,轻微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5.4%、22.4%、12.0%,患者-年,增加注射次数并未带来额外的低血糖发生风险。随着门冬胰岛素30注射次数的增加,患者每千克体重餐时胰岛素总剂量无显著变化。

  • 标签: 糖尿病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简单强化治疗 疗效 安全性 每日3次
  • 简介:机体内,活性氧簇(reactiveoxygenspecies,ROS)过度蓄积可造成DNA氧化损伤,产生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多项研究表明,8-OHdG不仅反映整个机体平均的氧化损伤率及体内DNA氧化损伤与机体正常的修复作用,而且与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病情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8-OHdG作为氧化损伤标志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认为8-OHdG可能成为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一种极有前途的生物标志

  • 标签: 8-羟基脱氧鸟苷 氧化损伤 生物标志物 糖尿病 癌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观察猫眼草提取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为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烧伤后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猫眼草提取,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以LDH为指标,观察细胞毒性。用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结果:不同浓度的猫眼草提取均能改变成纤维细胞形态,抑制细胞增殖,浓度在500μg/mL以下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猫眼草提取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具有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烧伤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猫眼草
  • 简介:目的:研究鸡血藤醇提及其活性成分儿茶素对辐射损伤小鼠脾脏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氨磷汀,43.6mg·kg-1,iv),鸡血藤醇提取低、中、高剂量组(生药10、20、40g·kg-1),儿茶素低、高剂量组(50、100mg·kg-1),除正常组外,各组均接受6.0Gy剂量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剂量率117.29cGy·min-1,时间290s),连续灌胃给药28d,每日1次。于照射后第28天,检测小鼠外周血WBC、RBC、PLT计数,提取小鼠脾脏细胞中的总蛋白,Westernblotting法测定相关蛋白表达情况,提取小鼠脾脏中总RNA,采用RT-PCR法测定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鸡血藤醇提和儿茶素均可促进辐射小鼠外周血象的恢复,与正常组相比,均可显著升高JAK/STA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P<0.05)和上调mRNA的表达(P<0.01),均可显著下调Bax和Caspase-3的mRNA的表达(P<0.01),上调Bcl-2的表达(P<0.01)。结论:鸡血藤醇提及其活性成分对小鼠脾脏中JAK/STAT信号通路起激活作用,可抑制脾脏细胞的凋亡,对辐射损伤小鼠脾脏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

  • 标签: 辐射 鸡血藤 脾脏 JAK/STAT通路 凋亡基因
  • 简介:目的分析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SD)治疗消化道肿预防术后出现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2018年9月在我院实行内镜下ESD术治疗的消化道肿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施以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预防术后出血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术后出血情况。结果在不同护理方式下,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相较于参照组明显较低,且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镜下ESD术治疗消化道肿的患者行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可减低患者术后出血几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SD) 消化道肿物 术后出血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