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研究溶剂穿透膜材料的一个新的数学模型;从数学的观点来看,这是抛物型方程带有非线性自由边界条件的始边值混合问题.对它进行了数学定性分析,证明了解的存在性、唯一性、连续依赖性、正则性与渐近估计.

  • 标签: 膜材料工业 穿透律 数学模型 定性分析
  • 简介:为提升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水平,搭建行业交流平台,10月19日,2018磁性材料国际研讨会在重庆科技学院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相关专家介绍磁性材料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成果,共同探讨磁性材料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磁性材料行业 国际研讨会 学院 科技 重庆 交流平台
  • 简介:通过分析LiFePO4的橄榄石结构特点,介绍了近年来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改进途径,其中优化工艺、包覆和掺杂是提高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认为LiFePO4目前还存在批次稳定性的产业化瓶颈,其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最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FEPO4
  • 简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上海市经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计委领导下,于1986年成立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上海稀土应用研发精英、企业工匠精英以及上海市稀土应用科技工作者、志愿者在稀土应用科技创新的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交融、协动、奋进的积极精神,开创一条中国特色稀土应用跨界服务的光明之路,通过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跨所有制.

  • 标签: 稀土 精英 上海市 科技 跨界 协动
  • 简介: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稀土磁性功能材料实验室一直致力于通过微观组织调控和先进制备加工技术优化,以获得支撑磁性和非磁性能的平衡要素点。宁波材料所稀土磁性功能材料实验室实现了高性能镧铁硅磁热材料的公斤化制备,批量生产的速凝片经过1天时间的退火,可基本获得纯相。

  • 标签: 稀土 功能 实验室 宁波 材料 磁性
  • 简介:分析不锈钢/碳钢层状金属材料焊接的难点及遇到的问题,详细介绍近年来针对不锈钢/碳钢层状金属材料焊接的研究现状,包括不同的焊接方法、焊后工艺研究、焊缝力学性能及组织的研究、过渡层焊接的研究、焊缝耐蚀性的研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不锈钢/碳钢层状金属材料 焊接 工艺 组织 过渡层
  • 简介:基于国外定向凝固氧化物/氧化物共晶复合陶瓷的晶体生长动力学行为的研究成果,阐述其动力学机制,分析动力学因素对微观结构形态的影响,探讨晶体生长热力学、动力学行为与微观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以燃烧合成、快速凝固技术制备的新型高强韧A12O3/ZrO2(Y2O3)共晶复合陶瓷,探讨共晶复合陶瓷在快速凝固条件下的晶体生长动力学行为。结合定向凝固与快速凝固两种晶体生长机制,得知过冷度、凝固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是影响晶体生长方式的重要因素,且受二者决定的凝固速率(即晶体生长速率)则决定材料的最终微观结构与形态。

  • 标签: A12O3/ZrO2(Y2O3)共晶复合陶瓷 定向凝固 快速凝固 共晶生长 动力学行为
  • 简介:首钢球团厂为煤链算机-回转窑-环冷机氧化球团生产工艺,二系列生产线于2003年4月份投产,主要原料以自产磁精矿粉为主,配加一定比例巴西赤铁矿粉,以钠化膨润土为粘结剂和普通瘦煤为燃料。进人2004年以来,所用燃煤质量波动大,重点表

  • 标签: 氧化球团 球团矿 煤基 赤铁矿粉 配加 精矿粉
  • 简介:采用化学镀法对TiH2粉末表面镀Ni,制备Ni/TiH2复合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差热分析(DSC/TG)对Ni/TiH2复合粉末进行表征,探索Ni镀层的生长及作用机理,建立镀层在粉末表面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施镀温度为85℃时Ni/TiH2复合粉末表面Ni层包覆完整,镀层均匀致密,Ni层厚度约为1.0~2.0μm;施镀温度低于65℃时施镀几乎无法进行,而施镀温度高于95℃时,镀层很不均匀,且容易脱落;镀层的生长机制遵循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ripening)机制;与包覆前TiH2粉末相比,Ni/TiH2复合粉末的释氢反应开始温度由450℃上升至540℃。包覆层可降低TiH2粉末和熔融铝的温度梯度,从而推迟开始释氢的时间。

  • 标签: 化学镀 NI TiH2复合粉末 形核长大机制 释氢性能
  • 简介:以Nb2O5、In(NO3)3和Sm(NO3)3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光催化材料Sm2InNbO7。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iffusereflectancespectroscopy)技术对该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以可见光下亚甲基蓝(MB)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煅烧温度、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和pH值对Sm2InNbO7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700℃时即可获得具有烧绿石结构的Sm2InNbO7。随焙烧温度升高,催化剂结晶度增加,粒径增大,比表面积下降,吸收边界出现一定的蓝移;在850℃下煅烧3h获得的Sm2InNbO7样品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当50mL质量浓度的10mg/L的MB溶液中催化剂用量为0.1g、30%H2O2溶液用量为0.5mL、pH=6时,亚甲基蓝的降解率高达93.8%,明显优于固相法制备的Sm2InNbO7以及P-25TiO2。较高的pH值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

  • 标签: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 烧绿石结构 合成
  • 简介:美国钼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钼矿业公司(简称Molycorp)是中国以外的全球最大稀土矿的所有者。加拿大新材料技术公司(简称“Neo”),是一家全球钕铁硼磁粉以及稀土工程材料和稀土应用产品生产商。这两家公司于2010年6月8日宣布,双方已经达成了一项意向书。根据该意向书,双方有望在稀土“原矿至磁体”供应链方面开展合作,以实现双赢。

  • 标签: 新材料技术 加拿大 意向 美国 协议
  • 简介:从动态法测试固体材料比表面的原理着手,对动态法中运用BET方程所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正办法。

  • 标签: 动态法 BET方程 比表面 误差
  • 简介:6月24日,由中国科协和吉林省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九届科协年会先进材料创新展览会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览会上展出了来自全国86家单位的184个展项,涵盖航空航天、生物医学、轨道医学、节能环保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展会吸引了包括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我国材料领域知名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前来参展。

  • 标签: 先进材料 中国科协 科技创新 年会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国际会展中心
  • 简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催化材料分会2016年会"于8月24~26日在昆明成功召开。该会议是由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催化材料分会主办,天津大学、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贵金属催化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协办。近60名来自催化行业的上中下游企业代表、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共有6个专题报告,从技术、市场等方面分析了催化材料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 标签: 催化材料 行业协会 稀土 中国 年会 催化技术
  • 简介:以Fe/Al元素混合粉末为原料,通过反应合成制备Fe-40%Al(原子分数)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于600℃在S2(1×104Pa)+N2的混合气氛中进行高温循环硫化实验,研究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硫化性能以及材料孔结构的稳定性,并与预氧化多孔FeAl、多孔316L不锈钢和多孔Ni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152h的循环硫化后,多孔FeAl质量增加1.1%,预氧化多孔FeAl质量增加0.003%,而多孔316L不锈钢和多孔Ni质量分别增加10.24%和52.2%。多孔FeAl材料的最大孔径则从开始的13.9μm缓慢减小至22h的12.9μm,随后保持长时间的稳定状态,而多孔Ni和多孔316L不锈钢的最大孔径分别经历22h和52h硫化腐蚀后降为0。由此说明Fe-40%Al多孔材料的高温抗硫化性能及孔径的稳定性远优于多孔Ni和多孔316L不锈钢。经过预氧化处理的FeAl多孔材料的高温抗硫化性能更加优异。含SO2高温烟气净化试验表明,FeAl滤芯过滤器除尘效率高,工作稳定。

  • 标签: FEAL金属间化合物 多孔材料 反应合成 高温腐蚀
  • 简介:针对发动机在高速、高温等苛刻条件下,零部件表面因磨损而导致装备失效的难题,对纳米铜润滑材料的摩擦学行为进行研究,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该材料存高速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分析纳米铜润滑材料的修复性能。结果表明:自制纳米铜润滑材料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在试验温度140℃时,能够使50CC润滑油的摩擦因数降低20.5%,磨斑直径降低24.6%,摩擦表面温度降低26.6%,同时表现出良好的修复性能。模拟发动机台架考核试验表明,高速运行下,在15W/40CD润滑油中添加纳米铜润滑材料能使发动机的摩擦功降低2.4%,发动机功率提高3.6%。

  • 标签: 纳米铜润滑材料 摩擦磨损行为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