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Ng—Perron单位根检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并应用该检验研究了中国名义GDP、实际GDP和实际利率的平稳性。通过分析,以期Ng—Perron单位根检验能在实证分析中得到更为规范和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单位根检验 Ng—Perron检验 滞后阶数 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利率
  • 简介:提出多维时间序列中各分量之间直接联系存在性的信息论检验方法,构造了条件互信息统计量检验分量间的条件独立性,统计量的显著性用置换检验决定。将提出的方法应用到国际股票市场,研究收益率序列相依关系,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检验各分量之间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 标签: 多维时间序列 条件独立性 条件互信息 股票市场
  • 简介:以中国油砂资源富集的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SPSS和GeoDA软件,对中国区域油砂资源丰度和投资环境的空间差异分析后发现:中国油砂富集区域的资源丰度与投资环境差异较大,资源丰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西部,而投资环境较优的区域则主要集中于东部和中部;资源丰度的全局自相关特征明显,存在着相似值的空间集聚特征;依据油砂资源丰度与区域投资环境组合类型的空间特征,可以规划出中国区域油砂资源的勘探开发序列.

  • 标签: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油砂 资源丰度 投资环境 空间分析
  • 简介: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伦理的发展观,这是科学发展观不同于以往发展观的最本质所在。正是由于伦理的缺失导致了我们今天发展的危机,为人类带来不必要的灾难,因而只有从伦理层面思考和设计发展问题,才有可望彻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包含了深刻的伦理意蕴,其中贯穿了伦理公正理念和原则,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蕴涵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道德理念。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伦理 发展
  • 简介:由国家民委主持召开的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民族文化抢救与保护座谈会2008年5月30日在北京举行。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出席会议并讲话。从事羌族历史、文化研究的有关专家参加座谈会,并就如何抢救和保护四川地震灾区的羌族文化这一主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我校民族研究院教授蒋彬博士,法学院羌族教师侯斌出席座谈会并发言。

  • 标签: 羌族文化 文化抢救 地震灾区 座谈会 保护 四川
  • 简介:摘要:通过对福州电磁波资料的分析,发现在2007年永春4.6级地震前两个月出现异常信息,震前十天平静,之后发震,其异常特征符合电磁波的弱-强-弱交替的特点。对于该信息出现的异常,为捕捉我省闽南沿海4级以上地震前兆异常提供依据。关键词:电磁波观测短临异常前言2007年6月18日起福州台电磁波观测到显著的异常信息,异常场强大、异常持续时间较长,在异常发生后,曾引起省局分析预报有关专家的重视,福州台观测人员去周边落实,无干扰源存在,异常出现的时间呈无规律性,强度呈弱-强-弱交替出现,在地震前一天异常幅度达到最大值,平静10小时后发生了福建永春4.6级地震,因此分析此次地震前电磁辐射异常对于预报福建省闽南沿海地区地震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前福州 地震前 异常特征分析
  • 简介:灾难叙述是灾难人类学行为反应研究取向的视角之一。文章以1933年川西叠溪地震的灾难叙述为个案,尝试了解特定时代中各色人群对这场灾难的叙事方式。透过邓锡侯灾情通电、叠溪积水疏导纪念碑文、《叠溪地质调查特刊》、《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等四份灾难叙述文本的阐释,不仅可获悉书写者对灾难本身的情绪、企图与立场,更能深刻理解文本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与历史语境。

  • 标签: 岷江上游 叠溪地震 灾难叙述
  • 简介:摘要介绍了结合总体生产和各工序班组生产情况,制定班组实际目标生产量,并采集各工序班组生产情况相关的原始数据,然后通过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对每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确定影响施工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而指导生产低成本高效率运行。

  • 标签: 地震勘探,统计,分析,过程,控制
  • 简介:摘要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当地居民和日本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我国曾经历过唐山、汶川等强震,同时与日本有着渊源的历史,因此我国政府及人民对此次地震有着更深的关注。本文旨在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一部分受众进行调查,了解其对日本地震的关注程度。通过分析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媒体影响受众的程度、媒体引导舆论的作用,探究我国媒体在进行灾难报道的现状、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及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具体调查地点为吉林大学,调查对象为吉林大学工作人员、在校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

  • 标签: 日本地震 媒体 受众 谣言
  • 简介: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灾区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党政军民大力支持、倾情支援下,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两个加快”的重大决策,统筹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大灾之后加快发展的奇迹.

  • 标签: 汶川特大地震 经济发展成就 重灾区 灾后恢复重建 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经济发展
  • 简介: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在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对外贸易活动在刺激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本文以广西1990-2014年进出口总额为数据资料,运用时间序列建立ARMA(1,3)模型,并对2011-2014年进行预测并对比,证实了ARMA模型可实现较高精度的预测,预测广西2015年进出口总额,提出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广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对策。

  • 标签: 广西 进出口总额 分析
  • 简介:灾难的研究以社会学为先,大致强调灾害对社会成员以及社会环境的冲击,并试图找出问题及解决方法。人类学进入灾难研究虽为时尚浅,但对于灾害发生、灾害救援、灾后重建以及减灾过程中文化的作用的关怀却有新意。灾后所生成的新的文化,不仅在灾难应对中形成新的经验,而且对于揭示社会的本质也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灾害人类学 文化研究 文化生成 羌族民间故事
  • 简介:摘要网络的发展使网络媒体开始涌入公众的视线,报业市场面临着繁重的竞争压力,尤其是为同城竞争的报纸。对于信息同源的新闻进行采集,各报都努力寻找独特视角,挖掘特色。本文试图对《大河报》、《河南商报》进行汶川地震周年同题报道分析,寻求各自存在的特色与不足。

  • 标签: 同题报道 汶川地震一周年 特色
  • 简介:今年,是汶川“5.12”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十周年.为及时、全面地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现状,了解群众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评价、诉求,以及对防灾减灾、避灾自救的认知等,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于2018年4月组织开展了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十周年民意调查.

  • 标签: 灾后重建 地震灾区 民意调查 防灾减灾 汶川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