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AFV600E突变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临床意义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222例cN0期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BRAFV600E突变阳性与PTMC患者CLNM的相关性。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22例PTMC患者94例(42.3%)存在CLNM;肿瘤大小、肿瘤多灶性、包膜侵犯、BRAFV600E突变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发生CLNM的风险更高;BRAFV600E突变(OR=2.445,95%CI:1.557~3.840)是影响CLNM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TMC具有较高的CLNM,BRAFV600E突变阳性时应常规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BRAFV600E突变可有效预测cN0期PTMC患者是否存在CLNM。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腺癌,乳头状 淋巴转移 BRAFV600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CRVO黄斑水肿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57眼)行PRP治疗,观察组63例(63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PRP治疗。回顾性对照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压、CMT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t=2.258、3.411、2.978,P=0.025、0.001、0.003),观察组CMT低于对照组(t=8.443、8.000、7.509,P=0.001、0.001、0.001),观察组眼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PRP治疗可有效提升CRVO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改善黄斑中心厚度,稳定眼压。

  • 标签: 视网膜 康柏西普 黄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不同时机处理肾上腺中央静脉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9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4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1)。观察组患者在完全游离肿瘤前先结扎肾上腺中央静脉,对照组患者在游离完肿瘤后再结扎肾上腺中央静脉。比较两组患者在开始麻醉前、结扎肾上腺中央静脉前和切除肿瘤后的不同时段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以及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血压剧烈波动例数、频次等方面有无差别。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出现剧烈波动例数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血压出现剧烈波动的频次分别为19、47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在麻醉前及肿瘤切除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结扎中央静脉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572.1±282.1) pg/mL和(935.6±417.5) pg/mL,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8 347.9±4 103.6) pg/mL和(13 695.7±3 205.3)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结扎肾上腺中央静脉有利于提高经腹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腹腔镜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基于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的局部一致(ReHo)算法,分析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S)患儿脑功能的变化,探讨其脑功能的连接及连接模式的变化,从而早期发现BECTS患儿认知功能的损害。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20例BECTS患儿及健康体检20例儿童分别进行基本信息采集和功能磁共振(fMRI)检测,其中fMRI从静息态进行数据采集。结果显著降低的ReHo值出现在默认模式网络(DMN)区域,而楔前叶(体素=422, t=-5.085 6)、楔叶(体素=85, t=-4.240 3)、角回(体素=191, t=-4.681 2)、扣带回皮质(体素=313, t=-5.238 2)以及中央前回(体素=12,t=-3.482 7)、补充运动区(体素=1 356, t=-6.596 2)的ReHo值也显著下降。而显著增高的ReHo值出现在双侧小脑(体素=71, t=5.658 2)、右侧颞上回(体素=24,t=5.184 0)、岛盖(体素=337, t=6.814 9)和左侧顶叶(体素=12,t=4.378 7)、顶下小叶(体素=11,t=3.433 7)等区域。结论BECTS患儿DMN区域、Wernicke区及角回脑功能出现显著受损,可能是BECTS患儿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岛盖、中央沟附近的感觉运动区和皮质脑功能增强,从而导致癫痫发作,出现典型临床症状。fMRI对评价BECTS患儿的脑功能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能早期发现该类型癫痫患儿认知功能的损害。

  • 标签: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 功能磁共振 局部一致性 脑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反射点(HRD)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血脂水平和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16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118例患者11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BRVO 67例,CRVO 51例,并据此分为CRVO组、BRVO组。眼部检查后3 d内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绝对数、超敏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水平;计算单核细胞绝对数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采用日本Topcon公司3D OCT-2000测量患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计数HRD。根据HRD在视网膜不同分布位置将HRD分为视网膜内层HRD、外层HRD、全层HRD。两组连续变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HRD计数与血脂水平和外周血炎症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BRVO组、CRVO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60.1±9.5)、(53.6±15.7)岁;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3.7% (36/67)、24.5% (12/51 )。两组患者间年龄(t=2.634 )、高血压患病率(χ2=11.2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性别(χ2=2.000 )、病程(t=-1.101 )、糖尿病患病率(χ2=1.315)、眼别(χ2=1.742 )、基线视力(t=1.792)、眼压(t=0.708)、CRT (t=1.318)以及外周血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绝对数、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MHR (t=-0.559、1.126、0.579、1.299、-0.134、0.556、1.230、-0.267、0.48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RVO患者视网膜外层HRD计数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289,P=0.036);CRVO患者视网膜内层HRD、全层HRD计数与CRP呈正相关(r=0.406、0.343,P=0.004、0.014)。HRD计数与BRVO、CRVO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绝对数、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MHR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HRD计数与BRVO患者血脂水平和CRVO患者炎性指标CRP相关。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闭塞 胆固醇 C反应蛋白质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06例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结果28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患者术后20~48h内出现面、手足麻木或抽搐,经补钙后症状缓解.1例术后14个月出现同侧颈部V区淋巴结肿大,针吸细胞学检查示颈部淋巴结见可疑异型细胞,再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为淋巴结炎性肿大.全组患者获得6~66个月的随访,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目前均健康存活.结论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用于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是可行的.

  • 标签: 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阴性 淋巴结清扫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监测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指数(PI)诊断颅脑损伤患者低脑灌注压(CPP)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因颅脑损伤入住外科监护室并行脑室内持续颅内压(ICP)监测的患者55例,术后72 h时记录ICP和MAP,采用超声法动态测定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期血流速度(EDV),计算有创CPP及PI。PI与CPP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PI诊断低CPP的准确性。结果颅脑损伤患者PI与CPP呈负相关(r=-0.655,P<0.01),PI诊断低CPP的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为0.863(0.761~0.965),阈值为0.97,灵敏度92.3%,特异度66.7%。结论超声测定PI诊断颅脑损伤患者低CPP的准确性较高。

  • 标签: 视网膜 超声检查 颅脑损伤 脑血管循环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的44例早期PTC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腔镜组与开放组。腔镜组男2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4-14.29)岁,1例为双侧PTC;开放组男5例,女24例,平均年龄(48.59-13.7)岁,3例为双侧PTC。术前均行体格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激素、血钙等检测,B超、颈部CT及喉镜检查。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癌 甲状腺全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广泛视网膜光凝(PRP)及阿柏西普(aflibercept)联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南阳市眼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CRVO继发青光眼68例(68眼),按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单纯以PRP治疗,联合组以PRP及阿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3、6个月的视力(BCVA,logMAR)联合组为0.66±0.02、0.61±0.03、0.54±0.03,均优于常规组的0.70±0.03、0.66±0.02、0.60±0.0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69,8.086,8.246;均P<0.001)。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眼压联合组为(33.48±2.25)mmHg及(27.85±1.82)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常规组的(40.67±3.06)mmHg及(34.01±2.33)mmHg(t=11.038,12.149;均P<0.001),治疗后6个月两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7,P=0.127)。治疗后1、3及6个月的黄斑中心区厚度联合组为(315.45±31.15)μm、(278.43±27.83)μm及(239.37±22.63)μm,均薄于常规组的(337.16±32.71)μm、(297.56±29.76)μm、(258.18±25.47)μm(t=2.790,2.738,3.219;P=0.007,0.008,0.002)。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22,P<0.001),联合组消退率为88.24%(30/34),高于常规组的67.65%(23/34)(χ2=4.191,P=0.041)。治疗有效率联合组为85.29%(29/34),高于常规组的58.82%(20/34)(χ2=5.916,P=0.01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9,P=0.555)。结论PRP及阿柏西普联合治疗CRVO继发青光眼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阻塞,中央静脉,视网膜 青光眼,继发性 光凝,视网膜,广泛 阿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考察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中采取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62例cN0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n=28)患者采用腺叶切除术+单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n=34)进行腺叶切除术+双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进行术后3年期的定期回访跟踪,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治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生化治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高于观察组 (P < 0. 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中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水平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对cN0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执行预防性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不会增加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的降低患者术后复发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分化型甲状腺癌 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Q-Exactive四极-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的方法对中药半枝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药材粉末经70%甲醇提取后采用AgilentEclipsePlusC18column(1.8μm,150mm×2.1m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甲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0.25mL/min。质谱采用负离子监测模式、采用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的功能,通过高分辨数据共鉴定了56个成分,包括黄酮苷元类20个,黄酮氧苷类20个,黄酮碳苷类2个,苯乙醇苷类成分4个,以及10个小分子的苯酚类成分,其中8个黄酮类成分和2个苯乙醇苷类成分经对照品比对确证。本研究表明,Q--Exactive四级--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可以高效地鉴定复杂植物提取物的未知化学成分。

  • 标签: 半枝莲 化学成分分析 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黄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状态引产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妊娠需引产女性患者,年龄(33.4±5.7)岁,年龄范围为22~45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米索前列醇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双侧UAE,术后口服米非司酮片,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米索前列醇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比较两组患者总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引产结局、胎盘残留情况、清宫情况、子宫切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卵巢功能指标[血清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结果米索前列醇组患者总产程[(7.20±2.24)h]、住院时间[(5.58±1.83)d]及月经复潮时间[(39.83±13.15)d]均短于常规治疗组[(8.81±2.36)h、(8.14±2.37)d、(47.60±13.11)d];产时出血量[(99.28±31.65)ml]、产后24 h出血量[(86.89±22.50)ml]均少于常规治疗组[(433.96±116.80)ml、(208.17±53.2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组患者子宫切除情况[0%(0/45)]优于常规治疗组[13.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UAE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中央性前置胎盘状态患者的成功率及安全性较高,止血迅速有效,能有效减少术后出血,缩短产程和住院时间,还能降低子宫切除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可保留生育功能,且对月经恢复、卵巢功能无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央型前置胎盘 引产 子宫动脉栓塞术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复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PTC CLN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CLNM数目临界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侧颈淋巴结的复发风险。结果245例患者中,侧颈淋巴结复发32例,因甲状腺癌死亡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长径、腺外侵犯和CLNM数目>3枚均是影响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淋巴结复发是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0。结论基于侧颈淋巴结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有助于早期发现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预后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国产Scansys(上海美沃公司)与进口Pentacam(德国Oculus公司)的Scheimpflug成像技术原理的眼前节生物分析系统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和角膜曲率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20年6─7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屈光中心就诊的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100例(100眼),年龄17~35(23.5±5.3)岁,术前等效球镜度为-10.50~-2.00 D,除近视外无其他眼部疾病,依次接受Scansys和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每只眼重复测量3次,记录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曲率,仅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2种仪器测量CCT和角膜曲率的重复性比较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变异系数(CoV)、组内标准差(Sw)、重复性限(2.77Sw)、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法评估,而差异性、相关性和一致性的比较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Bland-Altman分析法实施。结果:Scansys和Pentacam重复3次测量CCT和角膜曲率(K1、K2、Km)的ICC均大于0.99,Sw和2.77Sw均较小,CoV均小于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的Bonferroni矫正结果显示任意2次的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land-Altman分析结果显示重复测量的任意2次检测结果之间的95%一致性界限(LoA)范围均较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种仪器测量CCT和角膜曲率的结果均呈正线性相关(均r>0.97,均P<0.05)。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Scansys和Pentacam测量CCT、K1、K2、K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种仪器测量CCT、K1、K2、Km的95%LoA分别为-4.26~11.26 μm、-0.48~0.55 D、-0.52~0.69 D、-0.45~0.57 D。结论:Scansys测量CCT和角膜曲率数据具有很好的重复性,与Pentacam测量结果相比差异较小,相关性和一致性均较好,可相互参考替代。

  • 标签: Scheimpflug 生物测量/眼 中央角膜厚度 角膜曲率 重复性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术矫正中高度近视眼的远期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及稳定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5年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中央孔型pIOL植入术,且完成术后5年随访的患者资料共50例(95只眼),其中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29.27±7.81)岁。随访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数、眼轴长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拱高及并发症至术后5年,计算术后1个月和5年的安全性指数(术后矫正视力/术前矫正视力)和有效性指数(术后裸眼视力/术前矫正视力)。采用配对t检验、重复度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5年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12.16±3.04)、(-0.19±0.55)、(-1.14±0.84)D。术后1个月及5年的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24±0.27和1.13±0.27,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14±0.25和0.87±0.26。术后1个月时,76只眼(80.00%)实际矫正度数在预期矫正度数±0.50 D及以内,92只眼(96.84%)在±1.00 D及以内。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07,P=0.175)。术后5年内皮细胞平均丢失率为3.87%(t=27.411,P<0.001),拱高平均下降106.32 μm(t=6.596,P<0.001)。结论植入中央孔型pIOL用于矫正中高度近视眼具有较好的远期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及稳定性。中央孔的存在可维持眼压的长期稳定,对避免前囊膜下混浊有一定作用。

  • 标签: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复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PTC CLN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CLNM数目临界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侧颈淋巴结的复发风险。结果245例患者中,侧颈淋巴结复发32例,因甲状腺癌死亡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长径、腺外侵犯和CLNM数目>3枚均是影响患者侧颈淋巴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淋巴结复发是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侧颈淋巴结复发的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0。结论基于侧颈淋巴结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有助于早期发现侧颈淋巴结复发的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预后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硬质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对恶性中央型气道狭窄患者呼吸力学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1年9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恶性中央型气道狭窄患者80例,按1∶1比例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0例。常规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7.65±9.10)岁;联合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58.07±9.34)岁。常规组使用喉镜+可弯曲支气管镜进行介入治疗,联合组使用硬质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进行介入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气促指数、卡式(KPS)评分、气道狭窄程度、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50%(39/40)比92.50%(37/40),χ2=1.053,P=0.305];术后,联合组的气促指数、气道狭窄程度均低于常规组,KPS评分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P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VC、FEV1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虽低于常规组[5%(5/40)比30%(12/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60,P=0.056)。结论硬质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对恶性中央型气道狭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气道狭窄程度,恢复气道功能通畅,缓解其气促表现,并且相较喉镜有着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短期预后良好。

  • 标签: 硬质气管镜 可弯曲支气管镜 恶性中央型气道狭窄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患者于口腔前庭单切口入路腔镜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甄选我院2019年2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一共102例展开研究分析,分组原则设置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具体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式方案治疗,观察组于口腔前庭单切口入路腔镜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手术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淋巴结清扫数、疼痛评分、引流量以及出血量等手术情况评价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均显著较优,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口腔前庭单切口入路 腔镜 甲状腺癌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