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提高对膀胱软班症的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通过报道本院 收治的 1 例膀胱软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合国内相关文献对该病予 以讨论学习。结果 本例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抗感染治疗及行膀胱病损电灼术, 病理诊断为膀胱软班病、腺性膀胱炎,术后随访 16 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膀胱软 斑症的明确诊断依赖于膀胱镜检查取活检,病理组织学的检查,可合并其他膀胱 炎性疾病,抗生素治疗结合膀胱病损电灼术可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膀胱较斑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测定山东、安徽、浙江不同产地灵芝的三萜及甾醇含量。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三萜及甾醇含量。结果三萜及甾醇含量最高的为山东灵芝,其次为浙江灵芝,再次为安徽灵芝。结论山东、安徽、浙江三产地灵芝中三萜及甾醇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 标签: 灵芝 三萜及甾醇 含量考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不同剂量芬太尼在门诊人流术中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60例行门诊人流术女性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A、B、C组,每组各20例。A组给予2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与注射0.25ug/kg芬太尼;B组给予1.5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与注射0.5ug/kg芬太尼;C组给予1.00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与注射1.00ug/kg芬太尼。在手术过程中,每次逐渐增加35mg。最后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在丙泊酚总用量方面的对比,A组患者明显多于其它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麻醉前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呼吸抑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呼吸、循环、以及镇痛效果也不相同,无痛人流术中使用芬太尼的合理范围在0.25-0.75μg/kg之间。

  • 标签: 流产 人工 二异丙酚 芬太尼 呼吸循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浓度乙醇渗漉提取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动态变化及温度对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对穿心莲渗漉提取过程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并考察加热温度对内酯类成分的影响.结果穿心莲的渗漉提取以70%乙醇最佳,浓缩温度应低于60℃.其提取物于85℃加热48h穿心莲内酯含量下降明显,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略有增加,两者之和则呈下降趋势.结论乙醇浓度对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提取有影响,低温浓缩及减少加热时间可减少内酯类成分的变化,长时间加热对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影响不一致.

  • 标签: 脱水穿心莲内酯 内酯类 影响 含量 提取工艺 HPLC
  • 简介:摘要1949—1959年间,中医界在探索"针灸科学化"道路过程中,对经络学说的认知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初期"去经络化"、中期"巴甫洛夫化"和后期重回本原。经络学说的学术地位亦随之沉浮。这一变化受到当时外部环境和学科生命力的共同影响。在经过学界一段时期的摸索和实践后,经络学说重获重视,成为今日中医基础理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 标签: 经络学说 新中国 科学化 认知变迁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2010年度国家基本药物抽验计划中具有溶出代表性的固体药物在多个时间点批内累计溶出率的相对标准偏差、批间f2相似因子,比较产品的内在质量差异,分析现行国标法的质量可控性。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相应方法和溶出曲线f2相似因子比较法测定样品国标法的单点溶出度以及多时间点批内累计溶出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和批间f2相似因子。结果按现行国标法进行检验,本次实验中所有样品的单点溶出度均符合规定;部分厂家在多个时间点的批内累计溶出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大于10%,反映出部分厂家产品的质量均一性较差;部分厂家的批间f2相似因子小于50,反映出部分厂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较差。结论用单点法控制固体药物的溶出行为并不能真实反映固体药物的溶出特性和质量差异,建议改用多点法进行控制。

  • 标签: 溶出度 累计溶出率 相对标准偏差 溶出曲线 f2相似因子 药品质量 多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