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太虚本佛教近代化改革的立场,对回传中国汉地的日本密作出理性化的抉择。他从教、理、行、果诸方面批判王弘愿所传密的“非法密风”,尤重捍卫中国僧制的禁欲主义伦理及佛法理性原则。

  • 标签: 密教 武昌佛学院 太虚 禁欲主义 王弘愿
  • 简介:通过与科学的比较,张荪从普遍性的维度研究了形而上学的思想实质、概念特点、价值意义。他区分了“形而上学系统”中核心范畴的两种功能和抽象概念的两层涵义,论证了“形而上学知识”的合法性和必要性。进而,他依据形而上学的民族性和历史性特点,考察了汉语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提出了中国哲学没有“本体论”。张荪在重建新宇宙论时,遵循了这一理念,表现出了与现代本体论重建运动不同的实践方向,也显示了形而上学观念在中国发展演变的复杂性。

  • 标签: 张东荪 形而上学 知识 科学
  • 简介: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国家文化实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标志着当代中国对于提升自身文化实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意义的高度自觉。习近平关于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实力的阐释,对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实力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当代中国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当代中国文化实力的灵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实力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当代中国文化实力的根本途径。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实力之间的基本关系。

  • 标签: 当代中国 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
  • 简介:如果不是事先在电话里说明了特征,你一定不会想到,这个在吐鲁番市博物馆门前水池旁台阶上盘腿而坐,身着黑色短裤T恤、宽脚短裤、脚蹬一双凉鞋,一脸憨厚笑容的,就是徐良。

  • 标签: 吐鲁番市 技术保护 研究所 研究院 所长 博物馆
  • 简介:2001年1月25日是个令石狮人永远难忘的日子。这天,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在石狮市宝盖镇坑村五台庵上演,五台庵僧人陈莲周不幸壮烈牺牲,用自己25岁的年轻生命抒写了一曲人间浩然正气之歌。

  • 标签: 陈莲周 五台庵 佛教 人格修养
  • 简介: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是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2014年学界关于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思想的成因、内涵以及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方法、历史贡献与经验启示等方面。理析2014年毛泽与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的年度成果,揭示学界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进展,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该问题研究的学术前沿与最新动态。

  • 标签: 2014年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研究进展
  • 简介:实力是由约瑟夫·奈于1990年提出的一个国际政治概念,指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的吸引力。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们的理论为共产主义,即关于全世界无产者的解放条件的学说,它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国际主义。尽管如此,在他们之后,特别是在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个专有名称后,他们的学说就越来越跟国际政治关联起来,转化成了民族国家的实力。在恩格斯去世后的20余年间,马克思恩格斯文献主要由德国社会民主党负责保存、出版和诠释,该党由此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十月革命后,在短短10来年间,通过收购、复制等方式,苏联从无到有建立起了当时世界上最有实力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并组织编纂、翻译、出版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特别是未刊手稿,成功地从德国人手里夺过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在整个苏联时期,通过出版各种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并向世界各国输出文本资源和理论体系,苏联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其最重要的国家实力。然而,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马克思主义却逐步走向僵化,尽管其实力足以影响广大落后国家,却最终竞争不过充满活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又回到了西方,成了西方国家从左的方面影响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重要实力。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软实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 文献 苏联
  • 简介:1944年,美国向延安派出观察组,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热烈欢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社论《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认为这是“中国抗战以来最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然而,短短五年后,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却发表题为《别了,司徒雷登》的社论,以尖锐的语句批评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指责美国对中国各项权利的攫取。两篇作为宣传作用的社论折射出毛泽东对美国政策的巨大变化。

  • 标签: 美国政策 美军观察组 司徒雷登 毛泽东 1949年 战友
  • 简介:中国文化以伦理为本位与特色,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礼与德是较之仁要出现更早、更为重要的观念与实践。礼,三代甚至更早既已产生,到了周代形成了礼乐文明制度,德观念的出现,体现了周代人文意识的觉醒。要研究清楚中国道德文明的渊源、本质、特色与规律,就不能不对上古社会的礼与德或者宗教与伦理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注重礼仪,礼仪文化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因此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 标签: 伦理思想史 中国传统伦理 中华民族 礼仪文化 核心观念 信仰
  • 简介:2011年7月2日,为推动世界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提升北京城市文化实力的有效路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市属“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与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成功举办了“文化实力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第四次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35人出席。

  • 标签: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文化软实力 学术研讨会 建筑文化 城市文化 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