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中国人群腹主动脉瘤(AAA)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两种疾病危险因素的区别与联系。方法采用1∶1个体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湘雅医院血管外科的AAA或PAD患者,每1例AAA患者匹配与其性别、年龄相符合的PAD患者。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和行为因素,使用标准化方法获取血清学检测结果。结果共550例研究对象275个配对组。两组在合并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脑梗患病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AA组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明显低于P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吸烟史和饮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学检测上,两组间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肌酐、尿酸、葡萄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A和PAD具有大多数相同的危险因素,但在糖尿病病史、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存在差异;糖尿病可能是AAA的一个保护性因素。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通过1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急救护理,掌握导管室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及相关因素。

  • 标签: 桡动脉 VVRS 血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封闭髂内动脉术后并发症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59例髂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针对性护理。结果36例患者进行右髂内动脉栓塞手术治疗,16例患者进行左髂内动脉栓塞手术治疗,7例患者进行双髂内动脉栓塞手术治疗。其中5例出现术后大便形状改变(腹胀、便秘及腹泻),3例(双髂)出现术后(右侧)臀部肌肉疼痛。出院3个月随访发现有1例男性患者发生阴茎勃起时间短、不能完成性生活。结论髂内动脉栓塞手术后出现大便形状改变、臀部肌肉疼痛等并发症,术后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减轻术后并发症症状,提高疗效。

  • 标签: 动脉瘤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颈动脉狭窄和脑卒中高危群体筛查使用颈动脉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给临床防治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我院的160例接受颈动脉超声诊断的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成两组,有42例患者年龄不超过60岁,有118例患者超过60岁,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要比不超过60岁患者要高,两组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颈动脉狭窄和脑卒中的高发群体是超过60岁的群体以及患有下肢动脉疾病、冠心病的群体。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准确判定颈动脉狭窄部位及程度,可检出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和脑卒中高危人群,为脑卒中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在中心型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变化中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经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的中心型肺癌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病例资料及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平均为(9.12±0.87)月,总生存期为(16.24±2.17)月,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均出现岷县的降低变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在中心型肺癌患者中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 标签: 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栓塞治疗 肿瘤标志物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再次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对远期预后影响。方法:选取 2014 年 7 月 -2015 年 7 月收治的 70 例进行 PCI 治疗的 ACS 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有无既往 PCI 治疗将有 PCI 治疗史患者观察组。无既往 PCI 治疗的为对照,对比两组远期预后差别。结果:经过两年的随访观察,观察组发生全因死亡率、心原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而血运重建、脑卒中及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发现:既往 PCI 、年龄、左室射血分数 <40% 及介入治疗不成功是全因死亡和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多因素 COX 回归显示: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 40% 及糖尿病史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同时年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 40% 及介入治疗不成功是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 , 而既往 PCI 不再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对于有相同危险因素的患者,既往 PCI 不是再发 ACS 介入治疗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既往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及其比值在诊断胎儿宫内缺氧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胎儿有宫内缺氧的为观察组,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胎儿的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参数中收缩压与舒张压血流速度的比值(S/D)和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观察组其MCA的S/D和RI的值显著低于对照组,UA的S/D和RI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当UA的S/D>3.0,RI>0.60,MCA的S/D<2.5,RI<0.62时,胎儿有宫内缺氧;当UA的S/D>3.8,RI>0.67,MCA的S/D<2.0,RI<0.55时,预示胎儿结局不良。

  • 标签: 宫内缺氧 大脑中动脉 脐动脉 S/D值
  • 简介:读者:安大夫,什么是突发性耳鸣?我们要怎么预防突发性耳鸣?安大夫: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极度丰富,很多年轻人喜欢时刻都戴着耳机,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耳机的过度使用,时间久了很容易引发突发性耳聋。

  • 标签: 突发性 耳机 耳聋 物质生活 年轻人 耳鸣
  • 简介:摘要目的观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姑息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采取姑息治疗方式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选取74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分组情况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施以普通治疗方式,观察组施以姑息治疗方式,采用中药对其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院方对其展开阶段性调查,主要调查部分为患者生存时间,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调查后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阶段性生存率(调查时长12月,每3月一阶段,下文同理。)为78.4%、67.6%、67.6%、59.5%,对照组患者阶段性生存率为70.3%、56.8%、54.1%、45.9%,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姑息治疗方式经数据证实,可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较普通疗法患者生活质量更佳。

  • 标签: 姑息疗法 晚期原发性肝癌 存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原发性肝癌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病理确诊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该组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RI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MRI扫查结果提示块状型肝癌30例,T1WⅠ呈低信号或稍低信号,T2WⅠ呈稍高信号;结节型肝癌2例,T1WⅠ呈低信号,T2WⅠ呈高信号;小肝癌15例,T1WⅠ呈低信号,T2WⅠ呈高信号;弥漫型肝癌3例,T1WⅠ呈略低或等信号,T2WⅠ呈略高或高信号。结论MRI影像学特征可准确判断原发性肝癌,MRI增强扫描利于病灶的发现,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MRI 影像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乳头状腺癌26例,滤泡状腺癌7例,髓样癌4例,未分化癌2例,淋巴肉瘤1例,其中显效24例,有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对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可提高原发性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病理分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概况,总结经验。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选择64例我社区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非洛地平)和观察组(32例,替米沙坦);分别实施治疗后观察其效果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在无差异的基础上观察组血压改善更佳,而观察组的有效率90.62%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非洛地平而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高血压 原发性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突发性耳聋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且病情发展迅速,如果没有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导致其永久性丧失听力。突发性耳聋属于中医“暴聋”的范畴,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在暴聋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突发性耳聋为研究视角,对其发病病因、综合疗法等内容作一综述,以期为类似临床研究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中医临床 研究进展
  • 简介:发性扁桃体出血目前病因不明,临床少见,工作中常因症状不典型而延误诊治。本文报道三例考虑急性扁桃体炎引起的自发性扁桃体出血,根据病情急缓,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并予止血、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 标签: 出血 扁桃体 自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淋巴瘤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旨在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择性收集山东省立医院近8年胸外科诊断为原发性纵隔淋巴瘤的24例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电话随访观察其预后。结果男11例,女13例。发病年龄21-66岁,平均42.25岁。23例因各种症状就诊,1例体检发现,其中上腔静脉综合症10例,胸痛10例,咳嗽6例,面、颈部肿胀6例,腹股沟肿块2例,6例有心包积液,2例肺受侵犯,1例有脾肿大,3例有骨髓浸润。本文首次就诊时有四例误诊病例,其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被误诊为纵隔型肺癌2例,侵袭性胸腺瘤1例,结节病1例。6例手术,其中3例手术治疗,该3例患者为孤立性结节,术前未明确诊断,手术完整切除,预后良好。3例手术加放化疗,18例通过穿刺等方式明确病理后采用放化疗。在本组病例中患者总体五年生存率为62.5%,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为60%。18例术后病理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为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原发纵隔弥漫大B细胞患者16例(66.67%),富于淋巴细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例(8.33%),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2例(8.33%),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4例(16.7%)。结论原发性纵隔淋巴瘤首次就诊容易误诊;原发性纵隔淋巴瘤的病理类型中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对于术前诊断未明的纵隔结节手术完全切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备手术指征。对于晚期病例需要扩大切除术前或术中需要先明确病理,以采取最佳的治疗方式;原发性纵隔淋巴瘤的总体预后不良,手术治疗有一定效果,与一般内科治疗效果差别不大,但因样本较少,需要进一步大样本试验验证。

  • 标签: 原发性纵隔淋巴瘤 诊断 治疗 随访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21例继发性青光眼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 21例( 24眼)确诊为继发性青光眼病患,作为本次报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患临床治疗特征和效果。 结果 治疗 7d之后病患眼压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视力高于治疗前( P< 0.05)。 结论 临床治疗中必须积极预防,尽早治疗,从而实现控制眼压和防止视力永久性丧失等目标。

  • 标签: 继发性青光眼 临床治疗 炎症相关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起源于卵巢上皮-间质细胞,卵巢性索-间质细胞,原始的生殖细胞及卵巢髓质的恶性肿瘤,统称为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本文旨在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转移途径。

  • 标签: 卵巢肿瘤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 转移途径
  • 简介:人的胸膜有两层,分别紧贴肺表面和胸壁内面,两层胸膜之间的空隙为胸腔。肺漏气就是胸膜因病变或受外伤破裂时气体进入胸腔形成胸膜腔积气,在医学上称为气胸。气胸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气胸的类型、气胸发生的速度、胸腔积气的多少和胸腔内压力以及原有基础肺功能等。患者发病前往往会有一些诱发因素存在,如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而张力性气胸除上述症状外,可有表情紧张、烦躁不安、发绀、冷汗、脉速、心律失常,甚至发生意识不清、呼吸衰竭。

  • 标签: 肺表面 肺漏气 胸痛 突发性 张力性气胸 胸腔内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