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内混凝土核心筒—外钢框架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由于其可有效的降低结构自重、增加钢框架抗侧向刚度,近年在国内迅速发展为主流趋势。在施工过程中为赶工期往往集中资源优先进行竖向墙体施工,导致核心筒水平预留结构及外框存在一定的滞后,同时外框施工电梯由于外框桁架板浇筑不及时导致无法进行加节提升,严重影响人员上下通行及初装修材料垂直运输,且项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CFS)悬吊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为患者实施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CFS)悬吊术20人(22眼),并跟踪随访一年以上。结果效果满意21眼,占95.45%,改善1眼,占4.55%.结论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CFS)悬吊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易于掌握的手术,所需医疗条件不高,适应症宽,值得推广。

  • 标签: 上睑下垂 联合筋膜鞘 悬吊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睑下垂矫正术后预防患者出现暴露性角膜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从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4例行上睑下垂矫正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预防并发症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对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病症导致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早日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睑下垂矫正术 暴露性角膜炎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额肌腱膜瓣悬吊术矫治儿童重度上睑下垂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1-12在我科收治的儿童重度上睑下垂患者83例114眼,采用改良式扇形额肌腱膜瓣悬吊术进行矫治,分析术后上睑下垂矫正效果和上睑缘弧度、重睑形成及倒睫、结膜脱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5a。结果:术后第5a,矫正满意和基本矫正者共有84眼(73.7%),部分矫正30眼(26.3%),手术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包括倒睫4眼(3.5%),其中3例3眼上睑内侧1/3灰线处缝牵引缝线牵引lwk后消失,1例1眼行二次手术;结膜脱垂2眼(1.8%),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眼药水点眼,加压包扎lwk后结膜脱垂均消失;术后无1例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眼睑外翻、睑球分离、眼睑成角畸形、血肿形成、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上睑回退和外侧重睑皱襞消失是长期随访最常见的问题。结论:改良式额肌腱膜瓣悬吊术矫治儿童重度上睑下垂长期疗效满意,效果持久稳定,安全可靠。

  • 标签: 上睑下垂 额肌腱膜瓣悬吊术 长期随访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30例(40眼)中(3mm)重度下垂(≥4mm)的先天性上睑下垂行提上睑肌折叠术。结果本组30例(40眼),随访2个月-1年,除2只眼发生轻度回退外,无未矫正病例,无穹窿部结膜脱垂,无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出现。结论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提上睑肌折叠术 先天性上睑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对小儿先天性上睑下垂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74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7例采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可比性(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上睑下垂护理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可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 上睑下垂 护理效果
  • 简介:《金瓶梅》中塑造的李瓶儿这一人物形象颇多争议,她在嫁给西门庆之前泼辣凶悍,嫁给西门庆后却显得温柔软弱,前后判若两人,而这种变化实是李瓶儿在不同的身份处境中自我不同方面的流露。李瓶儿在认同接受自己的特定身份时,向来会展露出自我中温顺谦和谨慎小心的特征,而在拒斥或试图摆脱某一身份时,却会表露出自我中泼辣果敢的一面。李瓶儿的一生先后拥有梁中书之妾、花子虚之妻、蒋竹山之妻、西门庆之妾四种主要身份,这些身份并不都是她所接受认同的,所以在不同的身份处境下,她的行为表现差异极大,而这些正是她的自我在不同语境下的自然流露,体现了其自我的一贯性。

  • 标签: 《金瓶梅》 李瓶儿 身份 自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突变和未突变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对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天津见康华美医学诊断中心266例行IgHV基因检测的CLL初诊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IgHV基因突变状态、基因片段的使用特征;对突变与未突变患者的免疫表型、基因突变筛查、染色体核型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患者男性172例,女性94例,中位年龄67岁(20~82岁)。(1)IgHV突变患者比例高于IgHV未突变患者(69.2%∶30.8%)。(2)VH家族以及基因片段的使用均存在明显的偏颇性:VH3家族(142/266,53.4%)、VH4家族(75/266,28.2%)和VH1家族(34/266,12.8%)的发生率总和约为95.0%;具体到基因片段,使用VH4-34(26/266,9.8%)、VH3-23(25/266,9.4%)、VH3-7(24/266,9.0%)、VH4-39(16/266,6.0%)的比例总和约为35.0%,其中VH3-20片段和VH3-49片段仅发生于IgHV未突变患者(P<0.05)。(3)IgHV未突变患者中CD38(26.3%∶3.0%)和CD79b(71.1%∶45.5%),以及11q缺失(25.5%∶5.3%)检出率较高,IgHV突变患者中单独的第12号染色体三体(37.9%∶5.6%)常见(P<0.05)。MYD88为IgHV突变患者的主要突变基因之一,而ATM在IgHV未突变患者突变率最高。结论CLL患者IgHV基因具有独特的表达特点,突变和未突变CLL患者的免疫表型、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检查结果具有一定规律。

  • 标签: 免疫球蛋白重链 遗传学 免疫表型分型
  • 简介:摘要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治疗良恶性胃流出道梗阻,但由于小肠游离度大,内镜超声引导下穿刺有一定难度,置入支架也面临失败的风险。本实验采用健康小型猪,内镜下将新设计的磁环分别释放至胃腔与空肠,使其吸引在一起,1周后磁环处形成胃肠吻合口,导丝越过吻合口后,循导丝置入腔壁贴合型全覆膜金属支架。磁环的应用可以避免穿刺失败的风险及穿刺并发症,同时可节约费用,且无须内镜超声医师参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动物实验 胃肠内窥镜 胃肠吻合 磁环 可变形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本地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的基因多态性和基因分型特征。方法 收集2019-2020年宁夏第四人民医院参比实验室经过结核分枝杆菌细菌培养后的临床分离株,提取分离株DNA,针对9+3位点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PCR扩增,毛细管电泳,使用BioNumerics软件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72株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9+3位点分辨力存在差异,但各位点等位基因的多态性(𝒉)均在0.5以上,整体分辨率指数HGI为0.995。72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67个基因型,其中65株为独特基因型,其余7株组成3个簇(分别包含3、2、2株菌),成簇率为9.72%。结论 本地流行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存在明显的VNTR基因多态性。

  • 标签: [] 结核分枝杆菌 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大城市潮汐特性造成城市交叉口进口道常发性出现交通流在流向上与时间上的分布不均衡性与变化性,导致交通供需出现严重失衡,造成交叉口拥堵。随着动态车道概念的提出与逐渐被运用,给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有着显著变化的区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案。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已经成为提升城市交叉口通行效率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本文章对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可变进口车道分时段方案优化方法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可变进口车道分时段方案优化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86例,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电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主动踝背屈活动度、Holden步行功能评分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症状,能促进患者卒中后尽快康复。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电针 康复训练 足下垂
  • 简介:目的研究经鼻蝶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大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8例经鼻蝶内镜手术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不同肿瘤大小、侵袭性及类型患者手术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率与肿瘤体积和是否为侵袭性有关。侵袭性肿瘤和肿瘤体积越大者,手术切除率越低。不同肿瘤大小和切除程度的泌乳素(prolactin,RPL)型和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型腺瘤患者术后的血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78例患者中,术后并发脑脊液漏者6例、临时性尿崩者10例、高热及电解质紊乱者8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鼻出血3例、视力减退1例;经相应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或好转。术后,36例患者头痛缓解,28例患者视力、视野改善,3例患者手指灵活度改善;40例患者血清激素水平降低或恢复正常,相关症状好转。术后3个月复查MRI显示,肿瘤全切者61例(全切除率78.2%),次全切者11例(14.1%),大部分切除者6例(7.7%)。血清激素水平检测显示,29例PRL型垂体瘤患者的PRL水平,以及40例GH型垂体瘤患者的GH水平分别较术前降低或恢复正常。结论经鼻蝶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创伤较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经鼻蝶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切眉术治疗上眼睑松弛下垂、鱼尾纹以及修正错文眉的体会。方法:对 60例患者进行切眉术治疗, 60例 患者里有提眉 30例,切除眉尾 10倒,切除眉下皮肤 10例,切眉 10例,对效果进行跟踪回访。结果:在 60例患者里,在跟踪评估的时候发现 12例患者上睑松弛或者还有轻微的眼尾纹,在术后 3——6个月在进行手术处理,恢复正常术后效果的患者有 8例,则 60名患者当中,有 2名患者无效。该手术方法有效率为 96.7%。结论:切眉美容术治疗上眼睑 松弛下垂、鱼尾纹以及修正错文眉远期效果理想。

  • 标签: 切眉术 上眼睑 松弛下垂 修正错文眉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筋膜鞘技术在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80例(90眼),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45眼)。对照组以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研究组则以联合筋膜鞘(CFSS)悬吊术治疗,比对两组手术矫正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矫正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矫正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采用联合筋膜鞘技术,可显著提升矫正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研究。

  • 标签: 联合筋膜鞘技术 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 矫正术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胫后肌移位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所致足下垂及内翻畸形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6例腓总神经麻痹性足下垂及内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3~48岁[(39.5±6.0)岁]。左侧4例,右侧2例。患者均行胫后肌移位术,通过异体肌腱移植,将胫后肌止点重建于第四跖骨,纠正足下垂及内翻畸形。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踝关节主动背屈和跖屈的活动度、足内翻和外翻的活动度;60°/s角速度时,踝关节背屈和跖屈的等速力矩峰值、足部冠状面内翻和外翻的等速力矩峰值。末次随访时观察足部的影像学Meary角、跟骨投照角及第四跖骨直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7个月[10(6,15)个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主动背屈为6(0,10)°,足外翻为3(0,5)°,较术前[-31(-33,-28)°、-10(-12,-8)°]均显著改善(P<0.05);60°/s角速度的等速力矩峰值,踝关节背屈力矩[(7.7±0.8)Nm]、足外翻力矩[(7.2±0.7)Nm]较术前[(0.0±0.0)Nm、(2.1±0.6)Nm]均显著提高(P<0.01)。影像学检查未见获得性扁平足畸形和第四跖骨止点处形变。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的50~73分[(61.3±8.4)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75~97分[(86.8±7.2)分](P<0.01)。结论改良胫后肌移位术治疗腓总神经损伤后足下垂及内翻畸形,能够增加踝关节背屈和外翻的力矩,改善踝关节活动度,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腓神经 移植,异种 足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额肌瓣悬吊术和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的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纳入2000年1月至2020年1月额肌瓣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上睑下垂术后疗效的临床对照试验,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13篇文献共1 308例患者纳入Meta分析。研究组用额肌瓣悬吊术,对照组用提上睑肌缩短术。两组术后疗效比较,OR=2.91,95% CI:1.57~5.39,P<0.01。两组术后眼睑闭合不全程度MD=-1.05,95% CI:-1.43~-0.68,P<0.01。两组术后上睑下垂欠矫发生率比较,OR=0.24,95% CI:0.16~0.3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术后疗效优于提上睑肌缩短术,术后并发症更少。

  • 标签: 专题Meta分析 治疗结果 额肌瓣悬吊术 提上睑肌缩短术 上睑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同期治疗创伤性足下垂合并胫骨骨缺损。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2011年12月应用组合式Ilizarov外固定系统同期治疗合并创伤性足下垂的骨缺损患者17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30个月,平均为20个月;延长长度为5—12cm,平均为7.9cm;延长时间为55~160d,平均为98d;

  • 标签: ILIZAROV外固定架 胫骨骨缺损 同期治疗 足下垂 创伤性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86例,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同时给予电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主动踝背屈活动度、Holden步行功能评分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症状,能促进患者卒中后尽快康复。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电针 康复训练 足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