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 78例,在进行结节切除术之前,分别开展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其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上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结果 完成手术后,经病理检查,从中共找出甲状腺结节104个,其中,良性 78个,恶性 26个。常规超声检出 70个,良性 54个,恶性 16个;超声弹性成像检出 98个,良性 73个,恶性 25个。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超声( P< 0.05)。 结论 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良恶性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

  • 标签: 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囊肿病人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价值探讨。方法:研究2019年7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将经腹超声应用在对照组卵巢囊肿患者的诊断中,将经阴道超声应用在研究组卵巢囊肿患者的诊断中,观察和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研究组卵巢囊肿患者的漏诊率(2.44%)、误诊率(2.44%)相比对照组的漏诊率(12.20%)、误诊率(7.32%)要低,诊断符合率(95.12%)相比对照组的(80.49%)要更高,P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经腹超声 卵巢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DSA术围术期使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接受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DSA术患者74例为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效果 并发症率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在围术期采用针对性子宫护理干预措施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 2019年 6月份到 12月份收诊的 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50人,对照组是是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实施针对性子宫护理干预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对照组的心理焦虑评分为 65.22±4.67分,高于实验组的 45.14±3.92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 56.25±3.86分,低于实验组的 85.67±4.3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80%,低于实验组的 96%,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讨论经过试验可以发现实施针对性子宫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在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上均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因此针对性子宫护理干预措施在当前临床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子宫护理 子宫肌瘤围术期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 68例,于 2019年 2月 -2020年 1月入院治疗,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 34例)与观察组( 34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子宫腺肌症 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瘢痕子宫妊娠 中应用 人性化护理 的效果。 方法: 选取 68 例 瘢痕子宫妊娠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 1 组与实验 2 组,每组 34 例。实验 1 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实验 2 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 实验 2 组患者总满意度为 97.1% ,明显高于实验 1 组 79.4% , P < 0.05 ,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子宫动脉栓塞术 对 瘢痕子宫妊娠 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在围术期的舒适度,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瘢痕子宫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EMS所致不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导致胚胎着床障碍是EMS患者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子宫内膜形态改变、容受性相关因子表达紊乱、非编码RNA表达异常等方面对EMS患者内膜容受性改变进行综述,旨在为EMS相关性不孕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的效果。 方法: 选择 80 例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 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 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 P < 0.05 ;对比分析二组护理前 生活质量评分,得出 P > 0.05 。 结论: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 ,效果理想。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全子宫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措施 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总结并评价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取 2017年 7月~ 2019年 8月 4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20例实施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观察组 20例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对比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 1年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0.05,但两组 1年内妊娠率对比无差异, 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确切,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ndometrial polypectomy under hysteroscopy. Methods 40 cases of endometrial polyps from July 2017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curettage after hysteroscopic positioning, and 2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electrosurg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differ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mount of menstruation,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1-year recurr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is effective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方法:选择从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90例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 n=45)和对照组( n=45)。在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刮宫术,观察组行宫腔镜电切术。对两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内膜息肉 异常子宫出血 刮宫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与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EMP)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EMP患者 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6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月经量,术后随访 1年,比较两组的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妊娠率为 65.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45.62%;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 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及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月经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能够明显减少 EMP患者月经量,提高患者妊娠率,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 电凝术 子宫内膜息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经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用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于我院治疗妇产科急腹症的 15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所有患者均先接受经腹检查,而后联合超声完成检测。而后对比不同检测方式的准确度。 结果: 155例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显示,明确确诊者占比 87.09%;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明确占比为 78.71%;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明确确诊者占比约为 98.6%。由此可见,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方式,其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将经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方式应用至实际临床诊断中,可有效提高诊断速度,为后续病情治疗争取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经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急腹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6月期间,从我诊所选取白内障患者共计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一周、两周以及四周视力评分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升高、前房积血、角膜水肿、虹膜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视力状态,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手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的方法在诊断妇产科急腹症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25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25例患者均在就诊时接受了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追踪其病理结果,将病理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基层学生超声体检肾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的经过基层学生超声体检的肾结石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超声诊断,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诊断后,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后结石数量、大小以及肾积水检出率和结石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变化。结果:经过临床手术诊断,结石数量(10.69±1.01)个,结石大小(5.61±2.31)mm,肾积水检出39例,占比86.67%, 两组患者结石数量诊断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大小检出率低于对照组,肾积水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基层学生超声体检 肾结石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诊断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 80 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腹部超声)与研究组(腹部联合阴道超声)各 40 例,将各组超声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明显优于单一应用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妇产科急腹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相关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段为 2018.2月 ~2019.2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我院收治的乳腺肿瘤病患,选取的例数为 70例。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 35例,常规超声诊断)和观察组( 35例,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在确诊概率对比上,观察组的概率数值较高;在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数值较高;在对诊断结果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病患的满意度较高( P< 0.05)。结论:在乳腺肿瘤病患肿瘤良恶性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方法确诊概率更高,能为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常规超声诊断 乳腺肿瘤良恶性
  • 简介:【摘 要】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意义与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4年 9月到 2019年 8月经过病例检查确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检查诊断的符合率以及超声特征。结果:所选取的 60例患者,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有早期乳腺癌患者 56例,诊断率为 93.3%,诊断符合率为 93.33%, 5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的患者中,浸润型导管癌患者 26例,占比为 46.43%;髓样癌患者 14例,占比为 25.00%;导管原位癌患者 10例,占比为 17.86%,小管癌伴随浸润性导管癌患者 6例,占比为 10.71%。结论:在乳腺癌疾病当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超声特征也非常明显,可以很好的对乳腺癌类型进行判断,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癌早期诊断 ;意义 ;超声表现    乳腺癌作为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均有着严重影响 ;因而加强其临床早期诊断对治疗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超声诊断在临床应用广泛,能对病变的良性与恶性进行有效诊断。以下就在我院 2014年 9月~ 2019年 8月期间检查的 60例乳腺癌患者展开了回顾性分析,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本次研究相关内容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 2014年 9月到 2019年 8月检查经过病理检查确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 23~ 54岁,平均年龄( 41.6±4.5)岁。通过相关病理检查,都是乳腺原发性癌变,手术的耐受性非常好,因此可以采用穿刺技术和微创切除技术,相关的病例组织和影响资料学进行完善,所有的患者都需要进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超声诊断,检查前帮助患者呈仰卧位状,并使其乳房充分暴露 ;若患者病变部位在乳房外象限,则需呈侧卧位状。然后用超声诊断仪在其乳房上进行连续平行纵向与横向扫描,并沿乳晕行放射状或旋转状扫描 ;同时在扫描中要对双侧乳房进行对比扫描,再对患者的腋窝部扫描,对其有无淋巴结肿大、病变形态、大小、部位、内部回声及其肿块周边与内部的血流分布情况进行观察,还需进行频谱检测、测定血流参数,从而对肿块的性质进行判断。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于采用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主要诊断标准为,可以对患者的肿块清晰的观察到,边界若是模糊同时不规则,并且肿块当中的血流比较丰富,肿块回声也不均匀,比较常见的就是低回声症状。     2 结果    对于所选取的 60例病理检查可以确诊早期乳腺癌患者,通过检查发现有 56例乳腺癌患者,检出率为 93.3%,诊断符合率为 93.33%, 5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的患者中,浸润型导管癌患者 26例,占比为 46.43%;髓样癌患者 14例,占比为 25.00%;导管原位癌患者 10例,占比为 17.86%,小管癌伴随浸润性导管癌患者 6例,占比为 10.71%。     3 讨论    乳腺病变主要体现在女性方面,很多患者都会产生乳房疼痛以及乳房内有相应的肿块和乳头溢液等情况。乳腺癌作为乳腺病变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并且在我国也在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因此,对于乳腺癌疾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这对于女性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将组织血流体现出的声音和图像方式。患者采用这种方式在检查当中对机体不会产生损伤,并且不需要进行造影剂的注射。随着当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发展,其作为临床当中对乳腺癌进行针对的主要方式。在通过多个实践临床可以发现,近些年乳腺肿瘤的发病率在提升,并且呈现出相应的年轻化。通过早期诊断,以及及时治疗,是现阶段临床当中对乳腺癌进行治疗的主要方式。对乳腺癌的病例特征进行观察,有着很明显的改变,并且良性和恶性病例的改变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超声图像显示也有很大的差异。    通过相关统计学分析,在上个实际九十年代开始,全球化的乳腺癌死亡率也在不断下降,这主要就是由于在对乳腺癌的筛查以及有效治疗中加强了重视。所以,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在临床中强化对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这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非常有意义,其没有创伤,也没有辐射,同时在操作中安全性很高,特别是对于 X 线很难清楚呈现的一些致密乳腺组织的相关分辨率,这对于乳腺病变的肿块形态以及大小和部位等实施观察非常有利,从而能够为临床早期的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    然而,一般在对于乳腺癌患者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因为患者自身的相关因素,会造成漏诊情况出现。比如,一些肥胖患者,其自身的乳房比较大,质地也非常的紧密,在早期诊断过程中,乳腺肿块非常小,和皮肤也就离的越远,所以在诊断中难度很大。并且,对于我国女性乳房来讲,大部分都是呈现致密性的腺体,并且呈扁平状,在显影当中非常的差,肿块基本上都是靠后以及没有非常明显的钙化情况,这样都会造成漏诊情况的出现。但是对于超声诊断来讲,其主要就是采用高频率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进行结合的技术,采用其自身的高分辨率,可以对乳房当中的病灶形态表现出来,实施相应的检测,同时加强对其纵横比实施科学合理的测量,以此来对其血流的分布以及病变状况有效检查。    综上,在乳腺癌疾病的检查和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早期乳腺癌自身的超声特点非常明显,可以对乳腺癌的类型体现出来,这对于乳腺癌疾病的检查非常有利,并且对于早期对疾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有利,在临床中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琼 .乳腺癌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乳腺钼靶摄片诊断的价值探析 [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 26( 04): 1059-1060+1063.     [2] 安艳萍,罗克文,谢轶,吕淑兰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5, 32( 10): 949-950.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妇科 急腹症患者联合应用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6 月我院 妇产科接收的 94 例妇科 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采取的超声检查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7 例。 对照组患者 采取经腹部超声进行检查 ,研究 组患者联合应用 经腹部与经 阴道超声进行检查 ,比较 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在急性子宫穿孔、胎盘早剥、卵巢囊肿蒂扭转以及黄体破裂等疾病的诊断符合率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与经腹部超声检查比较,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检查在诊断 妇产科急腹症方面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

  • 标签: 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妇科急腹症 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