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式俯卧位通气(PPV)对高原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高原地区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符合柏林标准的重度ARDS患者。将实施经典PPV治疗(即俯卧-仰卧位交替、每日约16 h)的患者纳入间断PPV组;将实施改良PPV治疗(每4 h交替左、右侧俯卧位20°~30°、每日24 h持续治疗)的患者纳入持续PPV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 h时的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力学、呼吸机参数以及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持续PPV治疗18例,间断PPV治疗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以及治疗前PaO2/FiO2、肺顺应性、驱动压(ΔP)、呼气末正压(PEEP)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间断PPV组和持续PPV组治疗72 h PaO2/FiO2明显上升〔mmHg(1 mmHg=0.133 kPa):99.7±15.4比55.5±6.3,121.8±25.3比55.1±7.1,均P<0.05〕,肺顺应性明显改善(mL/cmH2O:36.8±2.4比28.0±2.0,43.4±6.7比27.7±2.1,均P<0.05),ΔP明显下降〔cmH2O(1 cmH2O=0.098 kPa):10.5(10.0,12.0)比13.0(12.3,14.0),10.0(8.0,12.0)比13.0(12.0,14.0),均P<0.05〕,PEEP也随之下降〔cmH2O:12(12,14)比14(13,14),10(8,10)比14(12,15),均P<0.05〕;并且持续PPV组各指标较间断PPV组改善更为显著〔PaO2/FiO2(mmHg):121.8±25.3比99.7±15.4,肺顺应性(mL/cmH2O):43.4±6.7比36.8±2.4,ΔP(cmH2O):10.0(8.0,12.0)比10.5(10.0,12.0),PEEP(cmH2O):10(8,10)比12(12,14),均P<0.05〕。持续PPV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间断PPV组明显缩短〔d:6.0(5.0,7.3)比8.0(7.0,9.0),9.7±1.5比12.1±2.2,均P<0.01〕。在PPV治疗过程中,持续PPV组患者出现面颊部皮肤破损3例、耳部皮肤破损2例,间断PPV组出现面部皮肤破损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1,P=0.571);所有患者均于PPV结束后修复正常,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持续PPV比间断PPV在治疗高原重度ARDS患者中疗效更显著,且未增加延长PPV时间带来的相关并发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原 俯卧位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时机机械通气治疗成人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省立医院ICU收治的86例成人重症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将患者有机械通气指时并于6 h内行机械通气者作为正常组(45例),超过6 h接受机械通气者作为延误组(41例)。观察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疗效、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正常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高于延误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延误组(P<0.05)。正常组有效率高于延误组(P<0.05);正常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延误组(P<0.05);正常组肺出血、气胸、心力衰竭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延误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重症ARDS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呼吸状况;但患者出现机械通气指后应尽早治疗,根据不同身体素质调整方案,可取得更佳疗效。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 成人 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水胶体敷料的使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皮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儿作为参考目标,同时采取随机数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实施水胶体敷料皮肤护理,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研究2组患儿的护理数据。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护理前2组患儿的面部痛苦评分比较无意义,即P>0.05;实施分组护理后,2组患儿的面部痛苦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即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即P<0.05,呈现临床不均衡性。结论:临床上将水胶体敷料皮肤护理实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新生儿皮肤护理中,取得显著护理效果,有助于减少患儿皮肤破损,减少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水胶体敷料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76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8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大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间、死亡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时发现对照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治疗效果更优于大潮气量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急性呼吸窘迫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ECMO)在肝移植术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儿童受者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ECMO支持的2例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重度ARDS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疑诊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另1例确诊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结果2例儿童受者均采用静脉-动脉(V-A)ECMO模式,ECMO开始前的氧饱和度指数(OSI)分别为31.8和23.9。2例分别在ECMO支持219 h和168 h后成功撤除ECMO;分别在有创机械通气342 h和232 h后撤除呼吸机;ICU停留时间分别为31 d和18 d;住院时间分别为57 d和33 d。2例儿童肝移植受者ECMO支持期间移植肝功能稳定,无新发脏器功能不全,无可致命并发症发生。结论ECMO是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重度ADRS的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手段,ECMO治疗相关并发症的评估及管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肝移植 体外膜氧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cyanidolic,pc)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cuterespiratorydistesssyndrome,ARDS)大鼠疾病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用百草枯(Paraquat,PQ)一次性灌胃,剂量250mg/kg,治疗组分别于染毒6、24、48h各给予PC治疗剂量500mg/kg,染毒组与治疗组分别于24、48、72h,取大鼠血浆和支气管肺泡液(BALF),测试其血浆和BAL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各组取肺病理组织做病理组织观察研究.结果治疗组与染毒组比较,血浆和BALF中GSH-P\-X、SOD活力逐渐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MDA含量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染毒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和BALF中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SOD和GSH-P\-X活力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组织病理学观察,ARDS组肺泡壁充血,炎症细胞浸润,Ⅰ型与Ⅱ型细胞破坏,肺泡内有炎症渗出物,对照组肺泡壁完好,肺泡内没有炎症渗出物,没有炎症细胞浸润;给予PC治疗后,肺泡壁充血、出血减轻,炎症渗出物减少;结论PC对ARDS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花青素 治疗 大鼠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82例重症ARDS患者,将其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重症ARDS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重症ARDS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接受阶梯式肺康复护理,护理14d后对两组预后进行观察。结果 肺功能方面,观察组护理14d后的各指标(FVC、FEV1、FEV1/FVC)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氧合指数方面,观察组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期间的护理需求,评价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均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根据治疗期间护理方案进行随机法分组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情绪状况。结果: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估患者的舒适度状况,取心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生理维度指标,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舒适度 护理满意度 情绪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阶梯式肺康复护理的预后效果观察。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则接受额外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干预。比较近一年间搜集的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分析结果。结果:在经过护理干预的3、7、14天后,明显发现实验组的患者氧合指数要比参照组患者的氧合指数高,P

  • 标签: 阶梯式肺康复 重症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干预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使用俯卧位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选取60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仰卧位机械通气,研究组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氧合指标改善幅度更大;研究组并发症率更低;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可以提升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的通气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 标签: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机械通气 氧合指标 并发症率
  • 作者: 孙丹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湖北武汉   430014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改善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取我院新生儿内科收治的60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机械通气护理,观察组采用俯卧位通气护理,比较两组通气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护理能有效改善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儿的通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值得肯定。

  • 标签: [] 俯卧位通气 新生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为背景,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为研究对象,筛出60例并对其进行双盲分组,其中对照组(n=30)采用仰卧位机械通气而观察组(n=30)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气指数以及生命体征。结果: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与对照组PH值差异不显著,而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aO2及SaO2更高,其心率、呼吸及血压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仰卧位机械通气而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改善其相关血气指标,患者的生命体征也更为稳定,为此应当不断完善并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俯卧位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效果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旨意在机械通气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的临床应用及分析。方法:选用2019年3月—2020年2月于本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550例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纳入两小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参照组患者实行普通的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护肺式机械通气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VAP 发生率和病死率及者治疗前后的 PaO2、PaCO2参数。结果:通过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研究组VAP 发生率和病死率相对参照组较低,治疗后PaO2、PaCO2参数相对参照组较高P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俯卧位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效率。结果:从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常规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是30.00%,研究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是6.67%,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治疗效率进行分析,研究组治疗效率中无效的例数仅为1例,而常规组则有6例,治疗效率分别为96.67%(29/30)和80.00%(24/30),研究组治疗效率更优(P

  • 标签: 俯卧位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医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在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0例给予阶梯式肺康复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护理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17.50%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采取阶梯式肺康复护理,可改善肺功能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阶梯式肺康复护理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诊断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中心脏超声联合肺部超声的价值。方法:抽取60例患儿,调取时间为2021年8月到2022年7月范围,均确诊为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以随机法进行对照分组。最终分两组研究。单纯采取肺部超声诊断对照组。在此方案上联合心脏超声诊断研究组。金标准为PALICC相关标准,对照组间诊断结果。结结果:两组患儿均经PALICC确诊,对照组检出25例,符合率8333%而研究组检出29例,符合率96.67%。两组对比符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诊断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中心脏超声联合肺部超声的准确性较高。可对预测患儿病情及预后,值得借鉴推广。

  • 标签: 心脏超声 肺部超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一种急性、弥漫性的炎症性肺损伤,为常见的危及人类健康的呼吸危重症之一,重症ARDS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死率在40%~50%。近年来,随着对ARDS病理生理学认识的加深和临床呼吸支持技术的不断发展,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策略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采取ICU护理风险干预策略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60例于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进行护理干预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作为样本研究对象,并将60例患者利用随机采样的方法进行分类,患者被按照对比组与研究组进行划分。60例患者中30例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30例研究组患者ICU护理风险干预,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效果与护理质量的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比组相比,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更优,P<0.05。结论:ICU护理风险干预策略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患者中,对患者护理效果提升与护理质量改善有中药的促进价值。

  • 标签: ICU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应用俯卧位通气治疗过程中应用优化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试验对象为ARDS患者,收集整理时间为2020.7-2022.10,共纳入84例,均予以俯卧位通气治疗,以不同的就诊顺序为依据分成42例/组的两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的为对照组,实施优化护理方案的为研究组,两组对比氧合指数、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均比干预前OI、PaO2、SaO2高,比干预前PaCO2低,其中研究组各项变化优于对照组,组间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期间辅助优化护理方案,有利于对氧合指数、血气指标等进行有效改善,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全面普及。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优化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