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发生血饱和度( SpO2)降低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急诊科救治的3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发生( SpO2)降低>5%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途中发生( SpO2)降低>5%的80例(26.7%),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发生( SpO2)降低与疾病类型、年龄、氧气供应装置、早期改良预警评分( MEWS)等密切相关。结论 疾病类型、年龄、氧气供应装置、 MEWS等是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发生血饱和度降低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血氧饱和度降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三大自血治疗疼痛性疾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疼痛性疾病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三氧大自血治疗 疼痛性疾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肝硬化治疗中,将熊去胆酸胶囊与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1年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展开研究,基于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治疗药物为布拉氏酵母菌散,观察组治疗药物为熊去胆酸胶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更高(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观察组三项指标分别为(57.6±2.0)U/L、(77.3±5.1)U/L、(57.2±4.1)U/L;治疗八周后,观察组三项指标分别为(21.5±2.0)U/L、(33.6±2.8)U/L、(32.8±2.4)U/L,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硬化治疗中,将熊去胆酸胶囊与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应用,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患者临床效果。

  • 标签: 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胶囊 布拉氏酵母菌散 肝功能
  • 简介:摘要某发电厂的1000MW锅炉自投产以来,尾部烟道两侧量有着较大偏差的问题经常容易出现,在低负荷状态下,这种问题更加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到机组的正常稳定运行,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调节,还会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1000MW锅炉运行中两侧量偏差大的原因和调整运行的方法,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标签: 超超临界 直流锅炉 氧量偏差大 调平
  • 简介:摘要:本文依据GB/T20124-2006和GB/T11261-2006,分析和讨论了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法测定不锈钢中、脉冲加热熔融热导法测定不锈钢中氮含量的各种不确定度因素,评定了不锈钢中、氮的测量不确定度,为提高氮的测量可靠性提供了分析依据。

  • 标签: 元素分析仪 不锈钢 氧氮含量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三大自血治疗疼痛性疾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疼痛性疾病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三氧大自血治疗 疼痛性疾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治疗儿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间收入的患者资料,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 10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高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压氧 儿童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中甲巯咪唑用药和丙硫嘧啶用药的疗效差异,分析药理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1例,其中丙硫嘧啶用药40例设为A组,甲巯咪唑用药41例设为B组,比较病情指标、用药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病情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液指标得到优化,A组指标改善比较显著,优于B组(P<0.05);疗效比较,A组[95.35%(41/43)]高于B组[72.09%(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A组发生率[4.65%(2/43)]低于B组[31.82%(1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硫嘧啶进行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可更显著地改善病情、提高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应用价值价值。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临床治疗甲亢时采用甲巯咪唑、丙硫嘧啶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甲亢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共同参与完成本次研究。按照1-86的数字顺序随机编号这些患者,将他们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参考组,用药选择丙硫嘧啶,另一组命名为研究组,用药选择甲巯咪唑,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FT3、FT4、TSH)变化情况,并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明水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95.35%(41/43)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2.09%(31/43),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65%(2/43)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的25.58%(11/43),p<0.0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临床治疗甲亢时,相对于丙硫嘧啶,甲巯咪唑能够更加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且安全性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甲亢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效果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就诊的62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研究,医学观察始于2021年3月止于2022年3月,以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31例,银杏达莫注射液)和观察组(31例,银杏达莫注射液+高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视野指标、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联合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和高压治疗,效果显著,视野改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银杏达莫注射液 高压氧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视野指标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2021年11月2日,在深圳光明深高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四楼大会议室召开光明环境园PPP项目关于厌区施工专题会议,会议要求:受工期影响,基坑及厌区须同时施工,但基坑开挖期间须保证15m范围内无荷载,而厌区距离基坑仅19m,高差8m,同时施工必须对厌区进行防护,因此方案设计时必须考虑工期的影响。

  • 标签: 厌氧罐区 边坡支护施工方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采用局部血联合血糖测定及一般临床经验判断皮瓣术后血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行皮瓣手术患者25例,其中采用局部血及血糖值联合判断皮瓣血运变化者12例(试验组),采用传统方式判断血运者13例(对照组)。计算两组判断皮瓣术后血运的准确率及误诊率,并采用SPSS 20.0软件比较两组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中,13例皮瓣术后成活11例,发生坏死2例,发生血管危象3例,其中准确判断出血管危象而进行手术探查并最终成活1例,其余2例均未判断成功,并最终发生坏死,其准确率为84.6%,误诊率为15.3%。试验组12例皮瓣术后均成活,低于判断标准而进行二次探查手术4例,术中3例发现穿支血管吻合口处出现血栓,做相应处理后皮瓣成活,其中1例术中未发现血栓,其准确率为100%,误诊率为0。对比两组判断方法准确率与误诊率,试验组方法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血联合血糖测定判断皮瓣血运具有简便、可操作性强、准确率较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游离皮瓣 局部血氧检测 血糖监测 血运变化
  • 简介:摘要静脉-动脉体外膜肺合(VA-ECMO)是挽救急性心力衰竭的一大有效工具。目前VA-ECMO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经股动脉插管进行灌注,体外血流与心脏射血方向相反,这样会增加左心室后负荷,导致左心室扩大胀满,不利于心功能恢复。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左心减压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左心减压技术现状,分析了各种左心减压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分析静脉-动脉膜肺合管理中左心膨胀的预防和解决办法,探索可能的更好的方法,以期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体外膜氧合作用 心力衰竭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左心减压 左心膨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联合高压在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虹口院区骨科收治的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组+纳米银敷料组(B组)、常规治疗组+高压治疗组(C组)、常规治疗组+纳米银敷料+高压治疗组(D组),每组13例。治疗1个月后比较4组患者创面疗效、创面干燥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1个月后,D组患者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其他3组(84.6%、84.6%、69.2%),B、C组明显高于A组(P<0.05)。D组患者创面干燥及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B、C组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纳米银敷料联合高压治疗可提高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加速伤口愈合。

  • 标签: 纳米银敷料 高压氧 开放性骨折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病种质量管理模式在高压医学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为了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规范各相关病种的高压诊疗,上海市医用高压临床质控中心提出在高压质控管理中实施单病种管理模式。通过开展上海市现状调查,筛选出主要治疗病种,建立单病种质控登记表,多学科交叉合作制定单病种质控诊疗规范。结果筛选出4类主要病种并构建上海市单病种质控填报网络,制定了单病种质控诊疗规范。结论规范不同病种的高压治疗管理模式可能是其临床质控的重要抓手。

  • 标签: 单病种 质量控制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模型联合高压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蓬莱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D模型组(n=21)和联合组(n=24);另外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复杂踝关节骨折、临床资料完整并且随访记录详尽的患者37例,予以复杂踝关节骨折常规手术作为随机对照(常规组)。常规组患踝采用传统手术治疗,骨折复位后内踝用张力带钢丝或螺钉固定,外踝使用钢板、螺钉固定。3D模型组在术前通过3D打印个体化模型,模拟和设计手术。联合组在3D模型组手术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和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开始活动时间、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随访1年,采用Oler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评价术后踝关节骨折功能恢复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D模型组和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100.00%)明显高于常规组(72.97%)(P<0.05);3D模型组和联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开始活动时间、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开始活动时间、临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3D模型组(P<0.05),但3D模型组与联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0%。3D模型组和联合组术后1、3、6、12个月Olerud-Molander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术后1、3、6、12个月Olerud-Molander评分明显高于3D模型组(P<0.05)。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22%,3D模型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4.8%,联合组术后未发现并发症发生。结论3D打印个体模型联合高压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及预后较好,能够缩短临床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3D打印模型 高压氧 踝关节骨折 临床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高压治疗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由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静脉溶栓时间窗(4.5 h)内的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5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静脉溶栓组(n=30)和静脉溶栓联合高压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22)。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及治疗前、治疗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90 d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观察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NIHSS及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及治疗90 d后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脑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高压治疗急性穿支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是有效、安全的。

  • 标签: 穿支动脉 脑卒中 静脉溶栓 高压氧
  • 简介: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本综述就高压(HBO)在SAH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基础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推动HBO对SAH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

  • 标签: 高压氧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迟发性脑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卒中患者意识状态的量化评估及高压(HBO)治疗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入住南京紫金医院接受HBO综合治疗的原发性脑干卒中且排除脑干外中枢神经损伤和代谢及药物影响的患者54例。将卒中容积量分为<6 ml、6~10 ml、>10 ml 3组,卒中定位分为中脑、桥脑、中脑合并桥脑、延脑4组;测定每位患者的中国南京持续植物状态评分量表(CNPVSS)分值。对比不同卒中容积量和不同定位分组患者出院前和入院时的意识状态,并探讨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CNPVSS评分入院时为7(1,17)分,出院前为13(3,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脑干卒中容积量患者入院时、出院前的意识状态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卒中定位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PVSS评分与HBO治疗次数呈正相关(P=0.040),与卒中容积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CNPVSS可用于量化评估脑干卒中患者的意识状态;脑干卒中容积量对患者意识水平的影响大于卒中定位的影响;HBO治疗可能是促进脑干卒中患者意识好转的积极因素。

  • 标签: 脑干卒中 意识 中国南京持续植物状态量表 高压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