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地下空间建筑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防治与预防方法。通过分析地下空间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和其危害,探讨防治与预防的重要性。本文将重点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和预防的策略和技术,包括地质勘察、支护结构设计、监测预警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实施方法和措施。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旨在为地下空间建筑施工提供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与预防策略和措施。

  • 标签: 地下空间建筑 地质灾害 防治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T2DM)早期糖尿肾病(DKD)患者尿外泌体微RNA(miRN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早期DKD患者60例。将纳入的患者按照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进行分组,其中30 mg/g<UACR<300 mg/g者纳入DKD组(20例),UACR<30 mg/g的40例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降糖药物治疗组(20例)和达格列净治疗组(DAP组,20例),DKD组和DAP组均用10 mg/d达格列净治疗3个月。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等生化指标。计算体质指数(BMI)。运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芯片法测定尿外泌体miRNA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χ²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DAP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体重、BMI、FPG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体重、BMI、HbA1c、FPG、餐后2 h血糖及UACR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传统药物治疗组中5种miRNA(miR-let-7b-5p、miR-21-5p、miR-182-5p、miR-200c-3p和miR-423-5p)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与传统药物治疗组相比,上述5种miRNA表达亦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治疗后上述5种mi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早期DKD患者存在多种尿外泌体miRNA表达的失调,达格列净可下调细胞外泌体miRNA的表达。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达格列净 尿外泌体miRNA
  • 简介:摘要电力变电站在实际的运行中,设备发热问题对其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由于设备发热会使设备出现损坏,不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严重的后果。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设备发热问题,使变电站能够顺利的运行。本文对电力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原因进行分析及制定了预防措施。

  • 标签: 电力变电站 运行设备发热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小腿骨折合并骨筋膜综合症患者早期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患者病情进行观察,拟定并落实护理措施。结果49例治愈,1例发生肢体坏死导致截肢。结论对小腿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其患肢血供情况,及时发现骨筋膜综合症的先兆症状,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切开减压,能有效提高小腿骨折的治愈几率。

  • 标签: 小腿 骨筋膜综合症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电力变电站在实际的运行中,设备发热问题对其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由于设备发热会使设备出现损坏,不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严重的后果。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设备发热问题,使变电站能够顺利的运行。本文对电力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原因进行分析及制定了预防措施。

  • 标签: 电力变电站 运行设备发热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氮冷冻联合甲硝唑治疗面部蠕形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面部蠕形螨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液氮冷冻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性的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7.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面部蠕形螨病患者实施液氮冷冻联合甲硝唑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液氮冷冻治疗 甲硝唑 面部蠕形螨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就凉山州地区毒蛇咬伤流行学展开调查分析。方法:调查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凉山州地区毒蛇咬伤流行学,分析毒蛇咬伤患者的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咬伤部位、蛇伤种类等。结果:经调查分析发现,毒蛇咬伤发生率呈明显提高趋势,但各年度均无死亡率;农民、学生被蛇咬伤的几率较高,咬伤部位多为下肢;就诊时间与危重症有着直接的关联,治愈好转率较高。结论:通过调查凉山州地区毒蛇咬伤流行学特点,强化宣教,可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预防意识,提高其急救能力,这对于降低该地区毒蛇咬伤病死率,或是致残率起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凉山州地区 毒蛇咬伤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C肽测定对2型糖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48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空腹、馒头餐后采血测定,比较两组餐后不同时间血清C肽、胰岛素水平。结果研究组空腹(0h)血清C肽、胰岛素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餐后1h血清C肽、胰岛素达峰值,3h后降低空腹水平,研究组餐后2h血清C肽、胰岛素达峰值,峰值释放延迟,且3h后仍未达正常水平。结论血清C肽测定对2型糖尿具较高诊断价值,可用以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反映其分泌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C肽 2型糖尿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客体,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分别从日常用药、病房管理以及知识宣讲等方面着手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对于观察组,则基于常规护理之上进行优质护理。结果:对照组中,出现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皮肤感染的患者分别有5例、3例、3例、6例;实验组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了皮肤感染,1例出现了尿路感染。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感染发生率更低,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计算,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72%、88%,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更高,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减少了患者身体各项感染情况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优质护理 神经内科 重症监护室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尿路感染预防与诊断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意义。方法 在 2019-3至 2020年 2月期间选取 78例尿路感染患者,将其分为 2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检验,实验组实施微生物检验,然后对比各组检验结果。 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病情诊断准确率均比常规组高,且实验组无效患者感染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使用微生物检验尿路感染患者能准确知晓感染情况,进而加以预防和治疗,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尿路感染 预防 诊断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克罗恩(CD)合并血管病变时与单纯的血管病变很难鉴别,临床易误诊。现报道1例合并血管病变的CD误诊为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两种疾病的认识。

  • 标签: 克罗恩病 血管病变 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不同的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操作,为研究组提供社区护理干预操作。最后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遵义行为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糖水平相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指导组整体情况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 PD)伴抑郁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并评估抑郁与脑区灌注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于北京医院就诊的PD患者34例,其中PD伴抑郁(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pression, PD-d)患者15例,PD不伴抑郁(Parkinson's disease without depression, PD-n)患者19例;招募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 NC)组。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估PD患者抑郁状态。所有受试者在3.0 T MRI上行T1加权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1-weighted magnetization-prepared rapid acquisition gradient echo, T1 MPRAGE)及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pCASL)序列扫描,基于MATLAB搭载的SPM12软件生成每个脑区的平均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值。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法检验PD组与NC组、PD-n与PD-d组间的各脑区CBF值差异性(FDR校正)。采用偏相关相关分析对PD-n与PD-d组差异脑区的CBF值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PD组右侧壳核、右侧海马、右侧岛叶、双侧顶叶、枕叶、颞叶灰质及白质灌注减低(P<0.05)。PD-d组左侧丘脑、左侧海马、双侧顶叶灰质、双侧枕叶白质、右侧扣带回灌注低于PD-n组(P<0.05),其中右侧扣带回(r=-0.410,P=0.018)、右侧枕叶白质(r=-0.370,P=0.034)CBF值与HAMD呈负相关。结论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PD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改变,脑血流灌注减低可能为PD的基本特征之一,且大脑边缘系统血流灌注减低与PD伴抑郁的发生有相关性。

  • 标签: 帕金森病 抑郁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 简介:摘要IBD的肠外表现多种多样,可累及各个系统。呼吸系统受累最常见的是亚临床型肺部损伤,表现为影像学或肺功能检测中偶然发现异常。虽然临床上有意义的IBD相关肺部疾病不常见,但伴有呼吸系统症状的IBD患者却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故临床医师需高度警惕。IBD累及呼吸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IBD自身因素相关,亦可能与IBD治疗药物诱发相关,临床上较难区分,若患者停药后呼吸系统症状迅速缓解则提示多由药物诱导所致。

  • 标签: 炎性肠疾病 肠外表现 呼吸道 治疗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糖尿(DM)患者不同临床分期血清胱抑素C(ScysC)、血肌酐(SCr)浓度及尿微量白蛋白(UMA)的含量比较,探讨ScysC在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20名2型糖尿(T2DM)患者分为A(正常蛋白尿)、B(微量蛋白尿)和C(大量蛋白尿)3组,直接测得或计算出各组ScysC、UMA、SCr的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UAER增加,ScysC、UMA、SCr的含量逐渐增高,在A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比较中,ScysC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Cr、UM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ScysC、UMA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S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A组比较,ScysC、UMA、SCr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糖尿肾病患者血清ScysC升高,ScysC可能可作为其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梅尼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7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梅尼埃病患者6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n=33)与常规组(n=33),常规组予以氟桂利嗪治疗,联合组予以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各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梅尼埃病 天麻素注射液 氟桂利嗪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6月实施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前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为管理前组,另选2018年7月—2019年1月实施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后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为管理后组,均由本科室20名护士参与护理。管理前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管理后组实施多点反馈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结果管理前组医院感染率为12.50%,明显较管理后组1.5%高,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组护士的消毒隔离、手卫生、护理沟通、护理文件书写等护理质量评分与管理前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能预防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6月实施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前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为管理前组,另选2018年7月—2019年1月实施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后收治的200例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为管理后组,均由本科室20名护士参与护理。管理前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管理后组实施多点反馈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结果管理前组医院感染率为12.50%,明显较管理后组1.5%高,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组护士的消毒隔离、手卫生、护理沟通、护理文件书写等护理质量评分与管理前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能预防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也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多点反馈护理管理模式 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