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共情护理对艾滋患者抗病毒治疗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实施时间于2021年1月起,2023年1月止。研究对象按照统一标准在我科进行筛选,共72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患者。根据住院号尾号单双数进行分组,将单数的36名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双数的36名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实施共情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评分均明显更低,P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 共情护理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共情护理对艾滋患者抗病毒治疗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实施时间于2021年1月起,2023年1月止。研究对象按照统一标准在我科进行筛选,共72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患者。根据住院号尾号单双数进行分组,将单数的36名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双数的36名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实施共情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各评分均明显更低,P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 共情护理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成人自身免疫性肠(AIE)患者,以间断腹痛伴腹泻、体质量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提示免疫球蛋白IgG和IgE增高,抗核抗体(ANA)阳性;内镜下可见十二指肠及回肠黏膜绒毛明显萎缩;肠道组织活检提示十二指肠绒毛萎缩,杯状细胞减少,固有层淋巴细胞浸润,回肠黏膜绒毛变平变钝;综合诊断为成人AIE,给予激素治疗有效,目前正在密切随访中。成人AIE较为罕见,总结本例患者的诊治经验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AIE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肠病,成人 慢性腹泻 绒毛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客体,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分别从日常用药、病房管理以及知识宣讲等方面着手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对于观察组,则基于常规护理之上进行优质护理。结果:对照组中,出现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皮肤感染的患者分别有5例、3例、3例、6例;实验组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了皮肤感染,1例出现了尿路感染。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感染发生率更低,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计算,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72%、88%,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更高,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减少了患者身体各项感染情况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优质护理 神经内科 重症监护室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克罗恩(CD)合并血管病变时与单纯的血管病变很难鉴别,临床易误诊。现报道1例合并血管病变的CD误诊为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两种疾病的认识。

  • 标签: 克罗恩病 血管病变 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 PD)伴抑郁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并评估抑郁与脑区灌注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于北京医院就诊的PD患者34例,其中PD伴抑郁(Parkinson's disease with depression, PD-d)患者15例,PD不伴抑郁(Parkinson's disease without depression, PD-n)患者19例;招募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 NC)组。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估PD患者抑郁状态。所有受试者在3.0 T MRI上行T1加权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1-weighted magnetization-prepared rapid acquisition gradient echo, T1 MPRAGE)及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pCASL)序列扫描,基于MATLAB搭载的SPM12软件生成每个脑区的平均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值。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法检验PD组与NC组、PD-n与PD-d组间的各脑区CBF值差异性(FDR校正)。采用偏相关相关分析对PD-n与PD-d组差异脑区的CBF值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PD组右侧壳核、右侧海马、右侧岛叶、双侧顶叶、枕叶、颞叶灰质及白质灌注减低(P<0.05)。PD-d组左侧丘脑、左侧海马、双侧顶叶灰质、双侧枕叶白质、右侧扣带回灌注低于PD-n组(P<0.05),其中右侧扣带回(r=-0.410,P=0.018)、右侧枕叶白质(r=-0.370,P=0.034)CBF值与HAMD呈负相关。结论利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PD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改变,脑血流灌注减低可能为PD的基本特征之一,且大脑边缘系统血流灌注减低与PD伴抑郁的发生有相关性。

  • 标签: 帕金森病 抑郁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帕金森(PD)及多系统萎缩(MSA)患者血浆孵育形成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聚集体对细胞膜的破坏能力,进一步明确α-Syn在PD及MSA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确诊的5例PD患者、5例MSA患者外周血液样本,以及同时期5例健康体检人员外周血液样本;采用0.01 mol/L PBS溶解α-Syn后分别与PBS、健康人员、PD患者及MSA患者血浆在37 ℃条件下恒温振荡孵育4 d(依次命名为PBS组、HC组、PD组和MSA组)。以酸性磷脂1-棕榈酰基-2-油酰基-sn-甘油-3-磷酸-L-丝氨酸(POPS)为原料,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包裹钙黄绿素的小单室脂质体(SUVs),采用马尔文纳米粒度电位仪及透射电镜分析SUVs粒径大小及形态。采用各组不同浓度(0.5、1.0、2.0、4.0、8.0、16.0 μmol/L)的α-Syn聚集体分别处理SUVs及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通过测定透析后钙黄绿素相对释放量及细胞内钙黄绿素荧光值评估不同条件下形成的α-Syn聚集体对脂质体及细胞膜的破坏能力。结果(1)各组α-Syn聚集体对SUVs的破坏作用:各组α-Syn聚集体诱导释放的钙黄绿素随着蛋白浓度的升高而增多。当α-Syn蛋白浓度为8 μmol/L时,PD组和MSA组诱导释放的钙黄绿素均明显多于PBS和HC组,MSA组诱导释放的钙黄绿素进一步多于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α-Syn聚集体对SH-SY5Y细胞膜的破坏作用:各组细胞内钙黄绿素荧光值随蛋白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当α-Syn蛋白浓度为8 μmol/L时,PD组和MSA组细胞内钙黄绿素荧光值均显著低于PBS组和HC组,MSA组细胞内钙黄绿素荧光值进一步低于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α-Syn聚集体对SH-SY5Y细胞存活的影响:当α-Syn蛋白浓度为8 μmol/L时,各组SH-SY5Y细胞活力均明显下降,与PBS和HC组相比,PD组和MSA组细胞活力均显著下降,其中MSA组细胞活力又较PD组进一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血浆和MSA患者血浆孵育形成的α-Syn聚集体对细胞膜的破坏能力大于正常人群血浆,尤以MSA患者血浆孵育形成的α-Syn聚集体为著。

  • 标签: 帕金森病 多系统萎缩 α-突触核蛋白 聚集体 细胞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