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开发地震技术是近年来油藏滚动勘探开发过程中广泛应用一项石油物探综合技术,其特点之一是将三维地震数据体测井约束下反演成为与油藏实际情况相吻合三维孔隙度体,并结合三维可视化技术直观地解剖油藏内幕,将珠江口盆地惠州油田群180km^2三维地震数据体40余口钻井约束下反演成三维孔隙度体,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主力油藏进行了精细描述,结合油藏动态设计了5口侧钻井方案用以开发剩余油藏动用未动用储量,已钻井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吻合,从而有效地指导了该油田群进一步勘探开发。

  • 标签: 三维地震反演 孔隙度体 可视化 开发地震技术 珠江口盆地 惠州油田群油藏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九五”以来,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自主研发用于产液剖面与吸水剖面监测工艺技术成果,包括抽油井分层流量含水测井仪、温度压力测井仪、注水井流量温度测井仪、存储式温度——压力测井仪,以及配套地面仪表、测井软件等成果。通过典型测井实例,介绍了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工艺特点、应用效果国内各油田使用情况。

  • 标签: 江汉油田 抽油井 注水井 剖面测试技术 压力监测 温度监测
  • 简介:一体化数据平台下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包括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三维相干数据体断层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三维岩石物性反演技术等.该项技术大港滩海极浅海区应用后,取得了一定成效:利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三维相干数据体断层解释技术搞清了滩海极浅海区构造带断裂结构特征,并落实了构造圈闭;三维岩石物性反演技术应用为马东东地区高产富集油气藏发现提供了地质依据.

  • 标签: 地震资料解释 大港滩海极浅海区 三维岩石物性反演技术 构造圈闭 油气藏
  • 简介:通过实例介绍了利用一种概率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储层物性参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某些局限性,预测储层物性参数时不需要地震子波;而是直接建立测井曲线地震属性关系,用相关系数衡量目标测井曲线地震属性之间相似性;用逐步递归法选取最佳属性;用交互验证法监视所选属性可靠性.

  • 标签: 概率神经网络技术 油气藏 储层物性参数 地震属性 目标测井曲线 逐步递归法
  • 简介:埕岛油田位于渤海西南部极浅-浅海地区,是一个大型潜山披覆构造油田.迄今共完成各类探井68口,获油气层井67口,获工业油流井55口,探明含油面积123.6km2、石油地质储量34486.0万t.埕岛油田为典型复式油气聚集带,已发现7套含油层系,10多种油藏类型.该油田浅层(明化镇组、馆陶组上段)勘探开发,采用科学勘探开发程序,以及8项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取得了良好勘探开发效果.探井成功率达98.5%;探井见工业油流率达80.9%;每打一口探井平均获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07.2万t;每获一吨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直接投入为4.48元.按照"简单、经济、安全、可靠,还要重视环保”原则,进行海工工程油气集输流程建设,已建成216万t年产能力,累计生产原油800多万t.

  • 标签: 埕岛油田 浅层勘探 开发程序 配套技术
  • 简介:德士古(Texaco)公司推出一种新泥浆测井技术—荧光定量技术(Q.F.T),能够测定岩屑中油含量,该项技术已获美国专利。Q.F.T用便携式荧光仪测定岩屑中油荧光.仪器读数与岩屑含油量成正比。在读数值一深度关系图上最高荧光值对应着油层。该方法简单快速(5分钟分析一个样品),适用于现场实验室。美国洛基山地区二叠纪盆地和加里福尼亚海山陆地油田等几个不同地区其他国家一些地区已

  • 标签: 泥浆测井技术 荧光定量技术 Q.F.T 德士古公司
  • 简介:利用钻井、测井数据地震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确定含油砂岩顶面为强振幅反射波峰,应用三维相干分析精确解释断裂发育分布规律;通过顺层振幅切片三维可视化技术精确描述砂层组空间展布;测井约束被阻抗反演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描述出单砂体形态、厚度及物性横向变化;为大位移水平井提供了准确着陆点,井随时指导水平井钻进,使渤海海域首次进行大位移水平井钻井获得成功。

  • 标签: 储层 预测技术 QKl7—2油田 水平井钻探 应用
  • 简介: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重要含气盆地,盆地中央沉降速度快且欠压实,局部构造发育,该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之深部热流体影响,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模糊区构造形态畸变(同相轴下拉),严重影响了勘探效果,由于转换波传播受气影响远远小于纵波,故转换波剖面上不存在模糊区,也不会出现构造形态畸变,因此,多波地震技术不仅可用于烃类检测,而且可用于构造准确成像,这对气田勘探开发有着意义

  • 标签: 多波地震勘探技术 海上气田 构造成像 应用 莺歌海盆地 地震模糊区
  • 简介: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发展石油地质理论研究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油气运移研究重要性。近10多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油气运移研究上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我国,中国石油学会地质委员会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于1987年成立了油气运移学组,并分别于1987年、1991年1994年召开了三届全国油气运移学术研讨会,从而为我国油气运移研究尽快赶上国际水平提供了契机。我国油气运移研究现状是:

  • 标签: 油气运移 研究 现状 中国 基础理论 实验室模拟
  • 简介:QHD32-6油田主要含油层系是被断层复杂化了明化镇组下段馆陶组上段河流相砂体,砂体厚度横向变化较大.油藏形成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存在多个油水系统,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油田含油面积为39.7km2,探明储量为1.7034亿t.开发好该油田一个重要环节是针对其特有的地质条件做好随钻油藏地质建模工作,即随着开发井钻探方案实施分阶段进行油藏地质模型调整,以指导开发井井网调整开发井钻探.以地质框架模型建立、绝对波阻抗反演、岩性序贯高斯指示模拟、孔隙度高斯协模拟等技术为核心建立随机模拟法,被证明是适合该油田地质特点随钻油藏地质建模方法,应用于该油田A、B平台所在区块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随机模拟技术 QHD32—6油田 油藏地质模型 随钻调整
  • 简介:油田注水开有能够增加原油产量提高采收率。世界许多油田都是有用注水开采石油,我国水驱油田占87%。测井技术是探测水驱油田剩余油饱和度重要方法有效手段。本文论述水驱油田剩余油测井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 标签: 水驱油田 剩余油 测井技术 发展趋势
  • 简介:1综合勘探1980年代以来,随着地震、遥感、重磁、化探、测井钻井等方法不断完善,以及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综合勘探技术迅速发展目前,国外采用综合勘探方法主要有应用遥感、重磁化探等手段前期勘探组合;应用三维地震、测井、地球化学、数据库计算机解释详查勘探组合;应用流体生产动态资料开发阶段研究组合。2油藏描述是以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为基础,应用地震、测井、岩石试验、油藏工程计算机技术描述油藏形状、岩性变化、物性参数,圈定含油气范围一项新技术。预探、评价

  • 标签: 石油地质勘探 综合勘探 油藏描述 盆地模拟 资源评价 层序地层学
  • 简介:为了准确落实构造,克服单一采用地震或测井解释进行构造成图局限性,本文针对目前老油田构造研究存在问题,有机结合测井解释地震解释优点,提出了一种油田开发阶段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思路与流程,包括测井构造研究、测井层位深度建模、常规三维地震解释、全三维地震解释、研究区变速场建立、高精度变速场构造成图以及有利区块分析井位部署等技术.该技术大港唐家河油田构造研究取得了很好效果,勘探开发程度很高港深18-2断块东侧发现了一个圈闭面积为0.8km2GS18-2东断块,推测为含油断块,建议部署两口探井.

  • 标签: 油田开发 全三维地震解释 应用 构造研究 唐家河油田 GSl8-2东断块
  • 简介:利用岩心封堵实验、压汞实验、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图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了污泥调剖机理、污泥封堵影响因素、污泥封堵参数优选等实验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并适合于江汉油田污泥调剖注入工艺堵剂系列化、油层保护、效果分析评价等配套技术。选用污泥作为调剖剂,其耐盐、耐温、耐冲刷性能优异,具有选择性堵水作用。污泥调剖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解决了常规化学调剖剂现场应用存在一些问题。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 标签: 江汉油田 污泥 调剖工艺 水质 调剖机理 堵剂
  • 简介:番禺4-2构造钻探成功是近期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一次重要突破。富生油洼陷、洼陷边缘断层、三角洲前缘相砂泥岩储盖组合、挤压背斜构造油气运移与圈闭形成时间配置是番禺4-2构造成藏五大要素。区域研究含油气系统研究框架内,认真分析这些要素有利于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

  • 标签: 番禺4-2油藏 形成条件 勘探意义 富生油洼陷 挤压背斜 NW向断裂
  • 简介:通过孔隙结构参数与测井资料关系研究江陵凹陷利用地层胶结指数判断油水层,突出了地层有效孔隙中油气贡献,具有更高分辨率直观性;利用孔隙结构参数预测产能,提高了预测精度,其应用结果与试油情况吻合较好。

  • 标签: 孔隙结构 江陵凹陷 油层判别 产能预测 测井资料 地层胶结指数
  • 简介:核磁测井是当代唯一能够直接测量油导自由流体孔隙度技术。俄罗斯采用核磁测井探测油层采收率可采储量,方法先进,效果显著,开创了核磁测井石油工业应用新领域,从而提高了测井学科地位。

  • 标签: 核磁测井 探测 油层 采收率 可采储量 高技术
  • 简介:垦东凸起四周临近生烃凹陷,油气资源丰富.上第三系披覆沉积在中生界之上,披覆构造背景下,发育了构造、岩性、岩性-构造等多种类型圈闭.垦东凸起可划分为3个油气运聚系统,油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构造油藏为主.主要含油层系为馆陶组上亚段.断层发育程度、构造部位、储集层岩性是控制油气分布主要因素.运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对上第三系储集层空间展布进行了分析描述.

  • 标签: 垦东凸起 上第三系 油气成藏 特征 油气勘探
  • 简介:截断平移Pareto分布(简称为TSP-TruncatedShiftedPareto分布)是双参数Pareto分布变形。由于TSP分布具有简单解析表达式,允许多种统计目的准确计算,较传统对数正态分布有更多优点。用TSP评价B盆地油田分布,目前已发现油田146个,待发现93个,由于这个盆地勘探程度比较高,可认为其中最大油田已经发现,但还有几个较大油田有待发现。

  • 标签: TSP分布 评价 油田规模分布 含油气盆地 PARETO分布 顺序统计量
  • 简介:岩石物理参数是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基础,莺歌海盆地11口探井纯泥岩,纯砂岩含气砂岩(气层)测井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模型实验,并结合钻井,地震资料做了分析,其结果表明,本区埋深不超过2500m含气砂岩,其地震纵波速度比围岩(泥岩)低30%以上,这类含气砂岩顶界面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异常(亮点);CDP道集上表现出振幅随偏移距增大而增强第三类AVO异常,道积分剖面上显示为相对低速,钻预探井前,利用亮点、AVO道积分技术可有效识别这类含气砂岩,文中首次建立了以亮点,AVO道积分技术为核心天然气藏综合预测流程,并在莺歌海盆地浅层天然气勘探推广应用,相继发现了乐东20-1,乐东22-1,乐东8-1等一批,小型气田,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浅层天然气藏 地震识别技术 研究 亮点 A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