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给出两种在一定低碰撞区内最大汉明相关值可灵活设定的低碰撞区跳频序列集的构造方法,基于这两种方法可构造在较长的低碰撞区内具有较低的最大汉明相关值的跳频序列集,并分别分析了两种构造方法的最优性质.

  • 标签: 低碰撞区 跳频序列集 相关函数
  • 简介:在国内高校中选择A大学为代表,就“非教师序列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芝加哥大学进行了比较案例研究与比较制度分析.并就存在差距和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完善国内高校非教师序列人员管理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建议:逐步实现编内、编外员工并轨;建立科学、高效的院校两级管理体制;研究和探索以岗位绩效工资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制度.

  • 标签: 比较制度分析 非教师序列人员 芝加哥大学 职员管理 比较研究
  • 简介:建立阻尼器连接的毗邻建筑在地震力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在求解地震响应时,地面运动加速度被描述为一随机过程.由于结构系统的非正交阻尼性质,用虚拟激励法在频域内求解结构地震响应.通过分析得出,毗邻建筑用阻尼器连接后,结构的地震响应得到有效控制,较连接前明显改善;选择一定的阻尼器参数可得最佳的减震效果.

  • 标签: 毗邻建筑 阻尼器连接 地震 虚拟激励法
  • 简介:消费水平是居民幸福生活的一项重要指标,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往往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将居民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经验引入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人均GDP、人口数四个因素,通过做回归分析对异方差性、多重共线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发现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受人均GDP、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总人口数的影响相对显著,而受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的影响相对较弱。

  • 标签: 时间序列 消费水平 人均GDP
  • 简介:基于江苏省1978-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江苏省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江苏省的金融发展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金融发展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鉴于此,首先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快金融深化进程;其次要完善区域金融市场,提高金融发展的效率,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推产业转型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 标签: 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 协整检验 VAR模型
  • 简介:钢筋混凝土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可简化为一多自由度体系,基于状态方程法的一般原理,推导了钢筋混凝土梁桥的自由振动解和强迫振动解,并对结构在平稳白噪声激励下进行了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 标签: 状态方程 钢筋混凝土梁桥 随机地震反应
  • 简介:本文利用上海市1993-2013年数据对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上海市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高等教育规模每增加一个百分点,GDP则增加0.996个百分点。上海市经济增长是高等教育的格兰杰原因,表明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而高等教育规模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所以上海市应当要加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从而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 标签: 高等教育规模 经济增长 校企合作
  • 简介:已有研究表明,陕西省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规模的关系呈现"无明显互动"、"非均衡型互动"、"良性互动"三种类型,这与不同时间序列内所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密切相关。本文选取1996-2015年的数据,建构陕西省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规模的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方差分解等实证方法,分析1996-2015年陕西省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规模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在这一时间序列中,二者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陕西省高等教育规模每扩大1%,会促进陕西省经济增长1.17%;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逐渐增加的。

  • 标签: 一带一路 经济增长 高等教育规模 VAR模型
  • 简介:通过收集2010—2015年我国31个省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分析31个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变化发展的趋势,构建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取各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关评价指标的6个主成分因子信息,实证研究了我国各省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然后采用聚类方法把这些城市分为五类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其中广东省发展水平最高,海南省最低,并且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因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