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正>拉基人跨境而居。其主体在越南,人口约8000,主要分布在河江省居戛、曼优、曼蓬、曼邦等地。我国境内的拉基人有1643人(1988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马关县的金厂镇、夹寒箐镇、仁和镇、南捞乡、小坝子镇、马白镇、坡脚乡和都龙镇等地。拉基人兼用壮语、傣语、汉语、彝语、苗语,其中壮语是他们的主要交际工具。

  • 标签: 壮语 黎语 马关县 标语 形容词 语支
  • 简介:教学语言问题是目前困扰香港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对香港教学语言问题的历史作了简要的回顾,分析了香港社会各界对教学语言的看法,就如何处理好各种教学语言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几条建议。

  • 标签: 教学语言 香港 关系
  • 简介:<正>《汉俄词典》是把汉语词语译成俄语的双语词典,其主要任务是为使用者提供比较完备的汉译俄材料,编写《汉俄词典》当然必须充分考虑汉译外的特点。然而,汉语是汉外词典的出发语言,只有把汉语基础打好了,才能为俄语翻译编排出有用的素材来,汉外双语词典这两个方面的特性,要求我们在处理词典的收词、立目问题时,既要注意汉语词汇的规律,又要照顾到俄语翻译的需要,作出不同于汉语单语词典的安排。

  • 标签: 汉俄词典 双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立目 翻译词典 主要任务
  • 简介:<正>1.“字有定量”的探索50年代提出了“现代汉语用字全表”的问题:“汉字随时随地增加,出生不报;又随时失去作用,死而不葬。字典里死字和活字并立,不加区别。书写现代汉语究竟要用多少个汉字?谁也说不出来。这种现象不应当长此任其自然。“整理汉字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清点汉字的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常用汉字 用字 文言 现代汉字 古代汉语
  • 简介:<正>不久前我写了一篇短文(见《民族语文》1983年第2期,第56—59页),谈了弄模瑶族布努话1‘至4‘调的产生与连读变调的关系。本文讨论弄模瑶族布努话连读变调的产生与双音节词或词组的音节重读的关系。弄模瑶族布努话共有十二个调值:1((?)33深)、2((?)13来)、3((?)43敲)、4((?)232读)、5((?)41杀),6((?)221死))、7((?)32"盖"印)、8((?)21咬)、1‘((?)55针)、2‘((?)35鸡笼)、3‘((?)54八角枫)、4‘((?)454竹箱),其中1‘至4‘调是从1至4调分化出来的。在连读中,主要是1至4调发生变调,33变为55、13变为35、43变为54、232变为454,变调后的调值分别与1‘至4‘调的调值相同。变调的主要规律是:

  • 标签: 布努话 连读变调 双音节词 瑶族 调值 重读
  • 简介:<正>双语问题是语言学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由于双语问题较为复杂,很难单纯归类。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双语问题研究和社会语言学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双语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各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双语类型。研究人员的兴趣则集中在因不同语言存在接触而产生的双语现象。如加拿大的英语和法语,美国的英语和西班牙语,等等。本文主要分析了近几十年来国外双语研究方面的资料,结合自己的调查研究,得出双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 标签: 双语教育 双语者 两种语言 双语现象 研究中 识阈
  • 简介:歧义、歧解、用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歧义是表达上的问题,是表达者用一种语言形式传递了多种语言信息的语言现象。歧解是理解上的问题,是受话者无意曲解了发话人的言语信息内容的言语现象。用歧是对歧义的利用问题,是语用者有意在话语中插入看似有歧义的话语内容,以表达深刻、含蓄的语义,造成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的语用现象。歧义的出现是表达上的语言认知失误,歧解的出现是理解上的语言认知失误,用歧却是语言认知在语言运用上的创造性表现。

  • 标签: 语用 认知 歧义 歧解 用歧
  • 简介:从应先划分开熟语中语言词汇单位的固定语和言语句子的常语、对固定语内各种类别的划分须逐层进行以及划分类别的依据须反映不同类型的实质差异,从今天成语、惯用语的界定势必改变“成语”古来的语感等方面,说明“有无表意双层性”是划分开成语和惯用语的唯一正确、合理的依据。

  • 标签: 成语 惯用语 划分依据 固定语 类别划分 表意双层性
  • 简介:2004年3月29日到31日,作为第二届国际言语韵律大会的卫星会议,语言音调问题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召开。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典、泰国、捷克以及香港、台湾和大陆等地的150多位语音学界和言语工程学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并共同庆贺我国著名语音学家、国际语音科学大会退休理事吴宗济先生的九十五岁诞辰。

  • 标签: 声调 语调 学术研讨会 语音
  • 简介:说到我国古代语言文字规范,建国在本书中已经介绍和评价了自先秦以来的重要事实,其中有许多是我平时并没有注意或没有从语言文字规范这个角度考虑的。通观古今,在语言文字规范问题上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在这里摆出来,既商之于建国,也向读者、方家请教:一、语言文字是...

  • 标签: 语言文字规范 规范问题 约定俗成 后工业化时代 自上而下 民族语
  • 简介:<正>一专名与专名的移用如果说人类世界是一个语言的世界,那么人类世界更是一个专名的世界。汉语中,人名、地名、品名、企业名以及学校名、报刊名、作品名、民族名、机关团体名等等,数不胜数,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专名世界。专名就是语义上具有专指性的名称,其中品名、企业名同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两种专名。品名就是商品名称,但商品名称并不都具有专指性。“电扇”是商品名称,指的

  • 标签: 品名 商业功能 商品功能 规范问题 名字 哈尔滨市
  • 简介:专科辞书编纂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潘长胜一部合格的专科辞书,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一、主旨突出,即能紧扣学科的性质和读者接受水平收词立条,全而不杂、精而不欠地体现学科的知识性、科学性以及辞书的整体特色。二、编排合理,即能将翔实可靠的资料、信息,系...

  • 标签: 辞书编纂 辞书质量 值得注意 中国辞书学会 军人道德 编纂者
  • 简介:自18世纪以来,汉藏语系这个假设的论证,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比较起印欧语系来,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它的外延和内涵都还有许多争议;主要涉及汉语、藏缅语、苗瑶语、侗台语、南岛语、南亚语。甚至还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汉藏语系语言,也有人认为北高加索叶尼塞一带的语言也与汉藏语有关系。

  • 标签: 汉藏语研究 汉藏语系 18世纪 印欧语系 藏缅语 苗瑶语
  • 简介:<正>表名物词义项的划分,在众多讨论义项处理的论文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大家有许多共同的认识,对某些现象的解释和某些义项的处理又有不同的意见(见下)。现在我国大型的《汉语大字典》已全部出齐,《汉语大词典》也已发行大半。加上原有的各类词典,包括古代的和现代的,为我们分析义项问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本文想以古今各种词典对“人”一词词义划分材料的分析为中心,讨论表名物词义项划分的一些分歧意见。

  • 标签: 社会生活 义项处理 左传 名物词 汉语大词典 普通名词
  • 简介:聊斋俚曲中的"煞(杀)"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一般性结果(非死亡义)和表示程度,后者又有表示极甚程度和假设性无限程度两种类型.从总体上说,"煞(杀)"表示一般结果和表示程度都源自相应的补充结构,但其中次类具体的形成方式则或有不同.

  • 标签: 煞(杀)字结构 类型 形成 聊斋俚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