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加速语言文字法制建设,对确保语文工作战略地位、巩固和发展语文改革的各项成果、全面实现“依法推普”和“依法管字”、促进市场经济和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加速语文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在努力构建语言文字法规体系的同时,当前特别要处理好语文立法与改革、人大立法与政府法制工作、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等关系。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应该尽快筹组起草工作领导小组,着手清理已有的法规、规章,并开展社会语言生活和语文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期以保证该法草拟工作的针对性。

  • 标签: 语言文字法 法制建设 语言文字工作 地方立法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推广普通话
  • 简介:本文运用词汇分解的方法,提出可控不及物动词的概念结构中同时存在着主体和客体两种语义角色,二者同指.由自主的不及物动词构成的存现句,与由非自主动词构成的存现句一样,其宾语位置上的成分不是施事,而是客体.该客体既能出现在主语位置上,又能出现在宾语位置上,这种句型上的变换不产生于移位,而是由于动词词汇概念结构或扩展的词汇概念结构中含有由客体与处所或终点构成的无焦点概念块,说话者可以选择客体,也可以选择处所或终点作为句子的语义焦点即主语.因而只有那些与处所或终点无内在联系的表示非移动动作和生理活动的不及物动词,才不能实现这种句式变换.因此'非宾格假说'关于非作格动词的主语不能出现在宾语位置上的论断是片面的,不符合汉语实际的.文章进一步分析了非宾格理论的合理内核,指出了非宾格现象的实质及其在及物动词句和不及物动词句中的广泛存在.

  • 标签: 主体 客体 词汇概念结构 扩展的词汇概念结构 存现句 非宾格假说
  • 简介:地名标准化包括政治标准和语文标准.地名的语文标准主要指命名取义、用字和读音要符合语言文字的规律和规范.本文以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政区名称用字读音审定工作"为出发点,系统论述了地名语文标准的性质、内容和特点,提出并阐释了地名语文标准的六大原则:理据性原则、区别性原则、同一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简易性原则、习惯性原则.

  • 标签: 地名标准化 语文标准 用字与读音 原则
  • 简介:语言研究中的地域观念十分重要,是异质语言研究的前提.从世界语言学范围内看,我国很早就发现古无轻唇音,也很早就发现腭音定律,两者的发现都与异质语言观有关.本文认为,《切韵》音系的性质是异质语言系统,中国传统语言学有若干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的成果.

  • 标签: 历史语言学 古无轻唇音 腭音定律 《切韵》音系的性质 异质语言观
  • 简介:语言本质中的一个重要的东西是它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这使得它有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品格,要求人们尊重它。在进行语言规范化工作的时候我们应当重视同语言保持和谐的关系。在当前,我们对于汉语应当看得更全面一些,对于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可以宽容一些。汉语规范化工作的内容是丰富的,不仅仅是一味地指责语病。

  • 标签: 语言规范化 自我调节 规范化问题 汉语词汇 汉语规范化 语言学家
  • 简介:本文就法国人在学习汉语辅音声母发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一个广泛的语音调查实验。从法汉两种语言的音系原理出发,概括出了主要“误读音”的发生来源,并以课堂实践为目标,总结了几点有针对性的纠音和练习方法。

  • 标签: 辅音声母 误读 法语音系 法汉语音对比 针对性语音教学
  • 简介:<正>一汉语“动词”的定义问题(一)“动词”的双重意义至今在不少语法书和文章里,“动词”这个概念有两种用法和意思:一是词类,二是句子成分。前者是本来的意思,“动词”跟“名词”、“形容词”、“代词”等概念相同是词类,这无须细说。问题就在于第二种意思。那些语法专著经常使用“动宾结构”、“动补结构”等说法,把“动词”概念和“主语”、“宾语”、“补语”等句子成分等量齐观。虽然动词跟其他词类的词一样能充当句子成

  • 标签: 构词语素 基本语素 汉语拼音正词法 述宾结构 “了” 词的结构
  • 简介:“普通话训练”和“一般口语交际训练”的几个问题万里按照国家教委的统一部署,遵照《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的实施要求,“教师口语”这门新课程,已在1994年暑假后在全国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作为必修课来开设。按照《课程标准》的编写原则和要求,...

  • 标签: 普通话训练 一般口语交际训练 教师口语课 口语训练 朗读技能 有声语言
  • 简介:当位于“来”之后表达时段概念的名词短语的句法位置发生变化后,方位词“来”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于是逐渐向事态助词演变。事态助词“来”在南北朝时期、最晚到隋代已经正式确立。唐代以后,动态助词“来”也开始大量出现,在某些语境中它也可以转化为事态助词“来”,这加速了事态助词“来”的语法化进程。

  • 标签: “来” 方位词 事态助词
  • 简介:本文主要目的是论述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在我国语言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重点介绍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情况。在论述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扼要介绍了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就。针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理论研究和理论应用、单项研究和综合研究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界 语言教学 学科理论建设 理论研究 语言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
  • 简介:本文对《儿女英雄传》“儿”尾的使用情况作出细致的描写:“儿”的构词能力、“儿”尾词与不带“儿”尾的词、“儿”尾词与“子”尾词在语义上的细微区别、“儿”尾词与特定句式的关系,《儿女英雄传》“儿”尾的使用情况与《红楼梦》和今北京话的区别、北京话“儿”尾使用情况的发展趋势等。本文强调,《儿女英雄传》之后,北京口语“儿”尾使用的下降趋势和过程值得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 标签: 《儿女英雄传》 “儿”尾词 “儿” 构词能力 北京话
  • 简介:本文根据儿童语料归纳出儿童语言中体词性宾语语义成分的发展序列.文章认为,这一序列的形成除了与语义角色的受事性强弱有关之外,还受到两条规则的支配:1.动词的"系"功能和相关动词出现的时间;2.语义角色与动作关系的密切程度.文章进一步指出,由于宾语语义角色的数量和类型都是和一定的动词相联系的,因此在讨论现代汉语中宾语与语义角色的配位关系时应充分考虑动词的情况.

  • 标签: 儿童语言 宾语 语义成分 发展 解释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4至7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来自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新加坡两岸四地、华语五区的38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周荐教授主持开幕式,李宇明教授、董琨教授、郑锦全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讲话。大会为两岸四地的学者们提供了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的学术平台,也为两岸四地学者携手共推华语提供了一个相当良好的契机。据悉,第二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研讨会将山澳门大学承办。作为阶段性成果,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将由商务印书馆结集出版。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现代汉语 海峡两岸 首届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两岸四地
  • 简介:<正>在浩瀚的文艺作品中,那些成熟作家的优秀作品,都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研究作品的不同风格,对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性,提高鉴赏能力,指导人们在创作中自觉地培养和形成自己的独特语言风格,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郭小川的遗作《团泊洼的秋天》和民歌《新媳妇走娘家》两首诗的不同特色,谈谈作品的语言风格问题。作品写作的年代不同,作者所处的环境、经历不同、文化素养不同以及各人个性特点的不同等等,决定了两首诗的作者在处理题材、艺术构思、语言运用上呈现不同特点,构成了两首诗不同的语言风格。

  • 标签: 不同特色 波涛涓涓细流 涓涓细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