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近出《四库大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版)集部别集类有一“龙溪全集”的辞条,其文如下:《龙溪全集》二十卷。明王欲(1498-1583)撰。王钱,字汝中,号龙溪,山阴(今属浙江绍兴)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武选郎中。受业于王守仁之门。著有《褥全集》、《龙溪全集》、《龙溪语录》是集为其子应斌、应吉所编,凡二十卷。其中语录八卷,书序杂著九卷,诗一卷,祭文、志状、表传二卷。乃其门人萧良干所刊。王欲虽受王守仁良知之学,而渐失本旨。如认为虚寂微密是千圣相传之秘,从此悟入,乃范围三教之宗一又对佛氏所说:“本是吾儒大路。”(案:此句不通)故史称其“杂以禅机,亦不自讳”甚至有人把一切浮诞不经者均目为龙溪弟子。应属贬抑过甚_今观其集,其文多类佛语,所言亦使人如解禅机,颇为难懂。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王龙溪 墓志铭 布政使 《明史》 王守仁
  • 简介: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一日,本刊编委会邀请在贵阳的作者、读者三十余人举行座谈会,就如何改进本刊工作的问题,向与会同志征求意见。会上,本刊编委会负责同志首先介绍了本刊几年来的工作概况和今后改进工作的初步设想。接着,与会同志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其间,对若干有纷歧的意见,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有些同志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发言,会后补送了书面意见。与会同志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及其诚挚中肯的意见,使本刊全体同志深受鼓舞,获益非浅。

  • 标签: 座谈纪要 书面意见 补送 工作概况 时间关系 刊物质量
  • 简介:《后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的重要作品之一。在深切缅怀蒋兆和、萧琼两位先生之际.现将仅存于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后流民图》影印件上蒋兆和先生亲笔手书的自序发表,以示对蒋兆和、萧琼两位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关爱同胞之纪念。

  • 标签: 《后流民图》 蒋兆和 卢沟桥事变 中国 日本 抗日战争
  • 简介:本文通过对敦煌本李华《蒙求序》和李良《荐(蒙求)表》的校录和对李华任司封员外郎时地的考订,重新确定了《蒙求序》和《荐表》写作的具体时间与地点,由此否定了余嘉锡认为《蒙求》作者系代宗朝翰林学士李翰的结论,并认为《蒙求》的作者很可能为肃代之时“前信州司仓参军”李瀚或李翰,而并非一时名人。

  • 标签: 蒙求 李华 李翰 敦煌本 余嘉锡
  • 简介:阅读现代图书,一册在手,首先映入眼中的是书名,其次即是作者。而作者的题署也只是姓名而已。但古代典籍却截然不同,作者的署名方式多样,名目繁多,且很复杂。远古时期,古籍一般是不标作者姓名的。《诗经》三百篇,除少数几篇可以考见作者姓名外,绝大部分都是无名氏的作品。这并非因时代久远无法考订,而是在采诗的当时,就并没注意作者姓名。采诗者只是要诗的内容,供周王室以观民风,以诗配乐。

  • 标签: 作者姓名 著作方式 现代图书 《金瓶梅词话》 连署 《诗经》
  • 简介:清代言音声训诂之学者,向以“戴、段、二王”并称。王念孙《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下或简称《述闻》)、《经传释词》(下或简称《释词》)四书,焉王氏父子平生心力、学诣之所萃,其援据之博、考证之精,汲古功深,世罕其匹。故高邮王氏一家之学,两百年来学者盛称之,迄今未已。

  • 标签: 《经传释词》 作者 《读书杂志》 《广雅疏证》 《经义述闻》 王念孙
  • 简介:<正>《回族研究》创刊前夕,编辑部收到各地不少读者、作者的来信祝贺。现将部分来信摘登如下:湖北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教授答振益:得悉《回族研究》季刊出版,非常高兴。这是我们回回民族一件大事,值得庆祝。我们一定尽力相助,办好我们自己的刊物。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吴万善:首先庆祝《回族研究》杂志创刊!创办这一杂志非常必要,确信能够办出特色,取

  • 标签: 《回族研究》 回族学 回回民族 西北民族学院 民族研究 中南民族学院
  • 简介:清代学者阮元组织三十多名经生将唐代以前(个别宋人训诂资料也收列其中,如孙爽的《孟子音义》)典籍中的训诂资料汇集在一起,成为一部非常有用的工具书,至今仍无可替代。但此书的名称各工具书的介绍及学者们的称引颇不一致。有的写作《经籍纂诂》,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辞源》(1981年修订本)、《传统语言学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四库大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等;

  • 标签: 训诂 传统语言学 《辞源》 辞典 音义 子音
  • 简介:数年前,辛德勇发现了一部名为《瑞典国记略》的清末珍贵写本,该书是晚清时期一名官员赴瑞典考察后根据亲身观察所撰写的进呈本考察报告,辛德勇称其在中国认识瑞典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并专门撰写《中国对瑞典国最早的全面记述——述清末写本(瑞典国记略〉之历史由来》①一文介绍了此书的内容。略为遗憾的是,由于该书没有署名,辛德勇就作者究竟为谁做了几种推测,但尚未得出结论。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与他书对比,对《瑞典国记略》作者的身份得出了初步结论,故而不揣浅陋,在此略陈己见。

  • 标签: 瑞典 作者 历史由来 考察报告 晚清时期 观察所
  • 简介:《格萨尔》史诗最初是怎样产生的?它的作者是谁?这是几百年以来研究这一史诗的学者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其实,据专家调查,《格萨尔王传》一书,最初是在蒙古发现的。

  • 标签: 《格萨尔》史诗 作者 《格萨尔王传》
  • 简介:光阴荏苒,岁月流逝,令人难忘的2008年即将过去,2009年正昂首向我们走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感知着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纵横》杂志也走过了25个春夏秋冬。感谢广大读者和作者多年来对本刊的热情支持。你们的关心与厚爱,增添了我们办好刊物的力量。为了进一步提升办刊质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我们诚邀您提出宝贵意见建议:过去一年,您觉得我们哪些栏目办得有特色、哪类文章或

  • 标签: 为读者服务 意见建议 作者 选题 办刊质量 尊敬
  • 简介:光阴荏苒,岁月流逝,令人难忘的2008年即将过去,2009年正昂首向我们走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感知着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纵横》杂志也走过了25个春夏秋冬。感谢广大读者和

  • 标签: 为读者服务 意见建议 作者 选题 办刊质量 尊敬
  • 简介:从现有材料来看,中国大陆对胡适的零星批判应追溯至1949年5月11日。是日,时任辅仁大学校长、与胡适有着几十年私谊的陈垣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给胡适之先生一封公开信》。这封信除了委婉地指责胡适在哲学思想上一直蒙蔽他.在政治见解上向他做错误的引导外,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劝胡适回到新社会。

  • 标签: 思想批判 胡适之 作者群体 《人民日报》 1949年 中国大陆
  • 简介:《文选》题注与作者注对于解读《文选》作品颇为重要,但其问题甚是复杂,或是羼乱,或有谬误。本文择其中问题较显著者略分数类,依类举例,并逐条考释,试从整体上辨其真伪,以总结《文选》题注与作者注羼乱之特征,探讨羼乱之根源,并对谬误之处随文考证。结论认为学者据通行《文选》版本以评价、引据《文选》题注与作者注,必须对其究属何家注释有所辨别,以免无的放矢。

  • 标签: 文选 题注 作者注 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