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艺术领域,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审美表现形态:明朗的清晰之美和神奇的含糊(朦胧)之美。苏轼的著名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形象地描述了这两种表现形态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西湖景色,在晴天红日之下,“水光潋滟”明朗而清晰;在雾雨迷漫之中,“山色空濛”,神奇而含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会引起人们的妙思逸想,情感愉悦。但是,审美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作为审美对象(包括自然美、艺术美),那种奇幻神秘含糊之美,却更为人们所喜爱,黄山云海,钱江潮头,庐山烟霞……灵幻飘缈,朴朔迷离,常常钩人魂魄。明人浦祊在《游明圣湖(即西湖)日记》中写道:“二十三日,晨钟初歇,披衣启户,细雨溟蒙,湖光山色,不甚分明,模糊中别

  • 标签: 文艺美学 饮湖上初晴后雨 色空 明圣湖 黄山云海 审美价值
  • 简介:  创意导引  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是一道能够让考生的激情在新课标的旗帜下充分燃烧的好题.对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高中生作文的重要量化指标是,学生必须善于"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

  • 标签: 优秀作文 作文展评 展评想
  • 简介:日本亚非图书馆藏有郭沫若批《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书中批注从未公开,几十年来鲜为人知。原书卷内天头夹行处多有批语,或补充修正原文,或校勘订补文字,或削删字句,绝大多数意见未体现于作者后来的论著。本文逐条辑录这些批注,并参以郭沫若其他论着,梳理其观点演变脉络。

  • 标签: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 郭沫若手批 批注
  • 简介:2000年9月26日,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云南省地方志学会在昆明举行座谈会,庆祝《云南史志》百期诞辰。云南省部分地州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人、省内一些史志刊物和社科期刊编辑部负责人、省社科院领导共40多人欢聚一堂,共致祝贺。

  • 标签: 《云南史志》 云南 地方志 史志刊物 修志工作
  • 简介:2004年金秋,我们迎来了广州市修志事业20年的喜庆日子,也迎来了广州市修志事业第二个收获的季节。二十年来,我们的社会经历着一场伟大深刻的变革,伴随着改革的步伐,广州修志事业在探索中前进。改革开放给修志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在修志的组织运作方而我们遇到过极大的困扰。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新情况下,以什么样的运作方式组织第二轮修志?在续修启动之前,我们曾作过深入的思考;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曾面临工作的反复与停滞,并为此共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欢庆广州修志事业2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欣慰地面对志坛又一派丰收的景象。此时此景,也引起我们的一再思考:如何巩固成绩,总结提高,加快进度;如何适应新形势.改进和创新修志的组织运作方式,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修志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标签: 广州市 修志工作 地方志 修志人员
  • 简介:张惠言是清代常州词派的创始者,他的词论,近年来有不少人撰文论述,而对于他的词作,似乎尚鲜有论及者。其实,张惠言所作《茗柯词》,虽然数量不多(只有四十六首),而质量却甚高,在清代词坛中足以独树一帜。尤其是他的《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五首,

  • 标签: 张惠言 《水调歌头》 常州词派 清代词 茗柯 词论
  • 简介:从2015年5月到2016年10月的一年多中,先后又有两部重要的丁玲传记出版,即李向东、王增如夫妇的《丁玲传》(以下简称'李传')和蒋祖林的《丁玲传》(以下简称'蒋传')。这两部传记与迄今为止出版的其他丁玲传记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所披露的一资料多、信息量大。这一特点的形成,与作者的特殊身份或位置有关:蒋祖林是丁玲的儿

  • 标签: 丁玲传 传对读 向东王增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