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日前,《史志学刊》与"国家期刊"正式签约,《史志学刊》将成为"国家期刊"全文收录期刊。这是《史志学刊》办刊历程中又一件值得点赞的好事!"国家期刊(NSSD)",全称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是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建设。

  • 标签: 史志 期刊库 学术期刊数据库 规划领导小组 社会科学信息 定位原则
  • 简介:《四全书总目》卷六八“地理类一”敍曰:“王士祯称(汉中府志)载木牛流马法。《武功县志》载织锦璇玑图,此文士爱博之谈,非古法也。”张舜徽《四提要敍讲疏》查核出“王士祯说,见《居易录》卷十九”。按王士祯《居易录》卷一九:“《武功志》列璿玑回文诗图,《郿志》列武侯八阵图、流马法,尤可玩。”所言木牛流马法见于《郿志》,非馆臣所云《汉中府志》,惟“木牛流马法”简作“流马法”。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武功县志》 辨误 王士祯 地理类 张舜徽
  • 简介:在藏英的六大词性中,动词占着相当高的比例,特别在具体的句子当中它的时态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想要彻头彻尾地划清一个句子的句法和语法功能,首先攻克的是对动词时态的研究。本文通过收集的藏语语料和英语的BritishNationalCorpus(英国国家语料)为基础,以传统藏英动词时态的划分为依据,再对比两种语言的动词时态,目的是对机器翻译、人工智能和藏英动词教学有所启发。

  • 标签: 语料 时态 辅助词 动词
  • 简介:有关当年中央特科的文章已经很多,尤其对叛徒顾顺章的文章,大多侧重于钱壮飞的传奇和周恩来的果敢,对顾顺章叛变造成的严重后果与影响却知之不多,尤其对顾顺章烧毁中央特科保管的地下档案更是鲜有提起。

  • 标签: 中央特科 档案库 毁灭 顾顺章 严重后果 周恩来
  • 简介:《四总目提要》卷一四八集部别集类一《庾开府集笺注》条云:兆宜采辑其说,复与昆山徐树毂等补缀成编,粗得梗概。然六朝人所见之书,今已十不存一。兆宜捃摭残文,补苴求合,势不能尽详所出,如注《哀江南赋》经邦佐汉一事,引《史记索引》误本,以园公为姓庾,以四皓为汉相,殊不免附会牵合。后钱塘倪皤别为笺注,而此本遂不甚行。然其经营创始之功,终不可没,与倪注并录存之,亦言杜诗者不尽废千家注意也。

  • 标签: 《四库总目提要》 补证 《哀江南赋》 笺注 别集 梗概
  • 简介:清代七阁《四全书》,历时二百余载,中经种种劫乱,今存世者四:日文渊、日文溯、曰文津、曰文澜。所存者又以江南文澜阁《四全书》之经历最为艰辛,护书之事迹最为动人。然岁月流逝,物换星移,世之知之者日见稀少。

  • 标签: 文澜阁 《四库全书》 浙江图书馆 图书馆馆长 尊经阁 张宗祥
  • 简介:《四全书》乃我国历史上卷帙最多的一部巨型丛书,堪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突出象征。它对于古代文化的积累和当今的学术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与极大的价值。许多文史论著中都提及这部规模空前的巨书。但笔者经眼的不少专著和论文中.对于《四全书》绢面之颜色众说不一。这似乎是个细枝末节的问题,无需深究,然而就这样一部人称“千古巨制、文化渊薮”的超级丛书来说.笔者认为仍有考辨清楚之必要。现择取数种较有代表性的说法简述如下,并略陈管见。

  • 标签: 《四库全书》 丛书 古代文化 学术研究 绢面 颜色
  • 简介:《四全书荟要》因系专供皇帝御览,一向被认为考证精确、校勘精审、缮录认真,错讹极少。实际也存在不少文字错误。该书的"提要"部分同样如此,这些错误包括:因字形相近而缮写有误、人名误、书名误、特定名词有误、使用文献时有疏误等。

  • 标签: 四库全书荟要提要 四库全书总目 校勘
  • 简介:襍皮入受簿是走马楼吴简采集简中仅见的皮账簿。盆号、简文格式和内容为该簿书的整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整理襍皮入受簿为探讨该簿书的制作、编排和内容构成,孙吴基层襍皮收缴的流程、调皮的目的和性质提供了新方法、新线索。襍皮入受簿的整理与研究有助于吴简文书学的建构。

  • 标签: 吴简 马楼 简文 乡吏 簿书 孙吴
  • 简介:<正>我国的史学,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到清代形成了又一个高潮。其原因除当时客观的政治、经济条件之外,还由于史学领域本身经历了一个极而思变的过程。自从刘知几著《史通》,总结评判史籍、史法以后,历经唐宋元明,史书不断增多,到了清朝,人们已觉“盈箱积案,或汗漫而难寻。”①有读不胜读的感觉了。再加上由于历代编纂不尽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史书体例 史书编纂 纪事本末 史学 正史
  • 简介:乾隆帝在位六十年(1736-1795),是中国历代王朝中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仅比其祖父康熙帝少一年而位居第二。乾隆在位期间组织全国学者大量编撰各种经说、方略、官书、续三通以及十三经刻石、翻译佛藏外,最为重要的还是乾隆帝钦定组织编纂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全书》,该书共收书三千四百多种,近八万卷,几乎涉及到秦汉以来所有我国历代典籍文献。

  • 标签: 《四库全书》 藏书家 乾隆时期 私家藏书 乾隆帝 鲍廷博
  • 简介:殷周金文是地下出土文字材料,语言是传世文献,二者大体可以认为是共时的语言材料.前者局限于格式,后者损失在历代流传抄写过程.将二者进行参互比较,对于降低两种语言材料的读解难度,认识该时段语言及用字特点、频率,建立专家数据,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华东师大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开发研制的.所收青铜器铭文释文对应的青铜器囊括2001年上半年以前所出土并发表者共13271器,为以往任何金文著录形式所不及.本文是在对历代传本基本用字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基于计算机的文献用字研究.本文所给出的有关数据,就目前而言都是穷尽性的.文章的第一部分刊于第3辑.

  • 标签: 商周金文 原拓 《尚书》
  • 简介:地情资料建设是史志系统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的工作内容之一。鉴于史志系统智力资源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和资金支持不到位的实际,只有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借助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才能把地情资料建设好、维护好,进而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 标签: 地情资料库 智力资源 充实
  • 简介:葛洪《神仙传》面世后,被广为引用,《隋书·经籍志二》已有著录。最迟到唐代,《神仙传》流行不止一种版本,原本面貌已难窥探。现今流传的《神仙传》,主要有四全书本及汉魏丛书本,四全书采用的是明毛晋辑校本,四馆臣以为较汉魏丛书本完善。但书中不少地方窒礙难通,大抵出于传抄时错漏,或原文讹误。本文就其所见并参照他书引文,试图校正其阙误。

  • 标签: 神仙传 四库全书 葛洪
  • 简介:《四全书总目》于《崇文总目》一书下标注其底本为"《永乐大典》本",后来学者多信其说,误以为《四全书》本《崇文总目》为从《永乐大典》中所辑出。本文根据提要及翁方纲提要分纂稿等材料证明《四》本《崇文总目》为主要从《欧阳修集》和《文献通考》辑出,与《永乐大典》并无太大关系,翁方纲当时也并不认为其辑本为"《永乐大典》本",今本《总目》标注当为失误。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崇文总目 翁方纲 永乐大典本
  • 简介:清乾隆年间,高宗弘历为了宣扬'乾隆盛世',假借'稽古右文'之名,准备编修《四全书》,以便清查天下图书,消除汉人反满情绪。为此,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2月乾隆下诏征集天下图书,并于第二年(乾隆三十八年)2月成立《四全书》馆,开始编修《四全书》。对于《四全书》(下称《四》)读者大都比较了解,但对于四馆臣为修此书所做的大量辑佚、辨伪和校勘工作及其影响,读者并不一定都很清楚。笔者现在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 标签: 四库馆臣 辨伪 弘历 下诏 第二年 续后汉书
  • 简介:据《续修四全书编纂缘起》可知,《续修四全书》编纂之初,便确定了比较明确的收录范围:包括《四全书》以外的现存中国古籍,亦即扑辑干隆以前有价值的而为《四全书》所未收的著述,以及系统辑集干隆以后至民国元年(1912)前各类有代表性的著作。据此,经部十类共收书1219种,11337卷,其中易类222种,1423卷,书类92种,832卷,诗类105种,1078卷,礼类170种,1756卷,乐类34种,177卷,春秋类131种,1288卷,

  • 标签: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经部 《续修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 前言 中国古籍
  • 简介:2018年6月1日,作为第三十一届"木勒"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木勒论坛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会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达斡尔族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一共有11位专家学者围绕"达斡尔族文化符号与认同""达斡尔族民族精神内涵"两大主题做了论坛发言,并对达斡尔族今后的发展给予厚望。

  • 标签: 库木勒 达斡尔族 文化符号与认同 民族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