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按照区组随机方法产生随机号和组别,采用密封信封保存随机分配方案,根据信封内分配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针刺组42例和西药组39例,其中针刺组采用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西药组给予规范化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一个疗程后,对比分析疗前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的评分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均有明显疗效,差别无显著性(P〉0.05),即两组疗效相当,但在改善躯体性焦虑方面针刺组效果优于西药组。结论针刺配合电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两法效果相当,但针刺疗法在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方面更有优势。

  • 标签: 中风 焦虑 电针 帕罗西汀 随机对照
  • 简介:探讨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将住院的104名体检无任何阳性发现的神经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精神卫生知识评定问卷两种方法,对教育前和教育后的观察比较,得出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情绪具有很大的影响,能使患者的焦虑症状渐渐淡化,最终得到消除,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神经症 焦虑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焦虑障碍是一组以病理性焦虑情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优势。焦虑障碍的中医病机复杂,与心、肝、胆、肾、脾等多脏器的功能失调相关。唐启盛教授认为肾与神志、肝与神志以及肝肾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肾虚肝旺是焦虑障碍的常见证候,包括肾精亏虚、阴虚内热及肝郁化火证的表现,临床多运用益肾调肝法,以经验方颐脑安魂饮治疗焦虑障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焦虑障碍 肾虚肝旺 益肾调肝法 唐启盛
  • 简介:1大学生焦虑障碍研究现状焦虑障碍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焦虑障碍有两种主要的临床形式: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1],其表现为提心吊胆和焦虑不安的心情[2],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容易出现的是焦虑状态,这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多是由于生活中的那些可能会造成心理冲突和挫折的某种事物或前景所产生,其典型表现就是不明原因的忧虑和紧张.

  • 标签: 大学生焦虑 中医体质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抑郁症病人通过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放松训练,通过放松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降低紧张焦虑情绪困扰和躯体症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符合标准的病人进行调查,放松训练前后效果问卷调查.放松训练前后焦虑情绪和睡眠改善比较。结果通过药物治疗配合放松训练,病员服药依从性提高,减轻了焦虑情绪、改善睡眠,治疗前后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是一个慢性病,服药时间长,依从性随服药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病员焦虑情绪明显,影响睡眠,我们采取药物治疗结合放松训练,减轻焦虑情绪改善病员睡眠,治疗信心增强,药物治疗为主结合放松训练等辅助治疗,为病员提供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 标签: 放松训练 抑郁症 焦虑情绪改善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心理护理干预对胸痹患者情绪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在患者入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测评,将60例有明显焦虑、抑郁情绪的胸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30例,药物治疗无差异。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干预组采用中医心理护理法。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用药等方面的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分别进行评定,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SAS和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量表评分均下降,但干预组焦虑和抑郁情绪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胸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整体健康。

  • 标签: 胸痹 中医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按入科日期单、双日将93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减轻ICU患者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ICU患者 焦虑 抑郁 护理干预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