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电话回访已经是各个行业中所使用的一种服务方法,在医学界用电话回访作为医患间的交流方式,已在各个方面体现出了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精神病科,据相关资料统计,患有精神病的患者在我国大约在800万左右,出院后有九成的人数是与家人一起生活的,并且精神病患者即使是出院,仍然需要药物来维持,时间应在至少两年以上,所以后续的家庭治疗相当重要,那么电话回访十分适合精神病科看护的使用,而且这种方法取得了病人以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下面对关于精神病患者的电话回访进行介绍。

  • 标签: 精神科出院患者 电话回访 效果
  • 简介:摘要基层医院是社区范围内提供初级卫生服务的主体,其服务质量是广大基层群众关心的重点。电话回访是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延续,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增进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电话回访 基层医院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话随访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7例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4例)和电话随访指导组(53例)。常规组根据患者病史的特点予降糖综合治疗及门诊健康教育,电话随访组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跟进电话随访,并针对问题给予相应指导。观察两组患者12个月内平均就诊次数、空腹血糖水平、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BMI、吸烟率的变化。结果12个月后电话随访组与常规组比较12个月内平均就诊次数明显增加,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吸烟率等无明显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疗效。

  • 标签: 2型糖尿病 电话随访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免疫科缺铁性贫血患者电话回访工作体会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本科缺铁性贫血所有患者,共计151例,对其电话回访工作进行分析。结果共计实施电话回访151例,回访成功131例,总体回访成功率86.75%。成功回访的患者中对医院、科室满意度98.47%。其中124例(94.65%)的患者能坚持服用出院带药;117例(89.31%)的患者能遵照医嘱合理使用炊具和饮食;107例(81.67%)的患者能按时到门诊复诊。结论电话回访工作中注意方法应用,这样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血液免疫科护士素质及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电话回访 问题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电话回访对首次确诊梅毒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次确诊梅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外,常规回访2次,其中离院1周回访1次,1月后再回访1次。观察组除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指导外,于离院第一个月每周1次电话回访,第2~6个月每个月1次,半年后每半年1次,共回访3年。结果两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均满意(P>0.05),两组患者对生活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遵医行为,降低了传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梅毒 电话回访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后鼻腔冲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250例出院FES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5例,观察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和电话回访,对照组以口头教育为主进行出院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鼻腔冲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话回访能提高出院FESS患者鼻腔冲洗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电话回访 功能性鼻腔窦内镜术 出院患者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在冠脉支架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此次研究要求,将冠脉支架植入患者90例患者归为此次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予以电话回访护理;同期纳入冠脉支架植入患者90例设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针对遵医行为的对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更优;针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更低。上述对比数据之间差异显著,结论电话回访可使患者更好的遵从医嘱,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电话回访 冠心病 支架植入 并发症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患儿出院后的健康状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了解家长对我院工作的评价。提高其家长自我保健能力及复诊率。

  • 标签: 电话回访 患儿 出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话随访结合健康教育在山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3年4月在本院内科一区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来自山区,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定期给予电话随访结合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嘱情况,并在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遵医嘱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两组相比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均有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给予山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结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和血压控制效果,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电话随访 健康教育 山区 高血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27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应用电话随访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启发性询问问题,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干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模式,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瓣膜置换术后 电话随访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电话督导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复诊的影响。方法对100名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时进行健康指导,出院时指导患者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到医院进行复诊,观察组患者除出院时告知外,还采取了距离复诊日子提前4~7d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健康指导、导话督导。结果观察组的复诊率达到92%,对照组仅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督导,可以提高患者的复诊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电话督导 患者复诊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献血者感染梅毒病例进行电话问卷访问成功率的研究,调查拒绝电话访问的主要原因及如何避免电话失访,为采集有效数据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对292名梅毒阳性献血者及576名梅毒阴性献血者进行电话问卷访问。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电话回访失访率有关的因素,并对拒绝回访的主要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的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地和文化程度与电话访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6、0.000、0.044和0.030;对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职业和文化程度对电话回访的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在对感染梅毒的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时,在选择回访对象时应多注重其婚姻状况、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

  • 标签: 梅毒问卷 电话访问 失访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出院后电话随访对冠心病人健康宣教的实施评价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4月在本科确诊为冠心病的80例患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出院后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健康宣教,但观察组定期电话随访。一年后调查分析两组病人健康宣教执行情况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这一年内健康宣教的执行情况优于对照组,而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冠心病人定期电话随访,将使我们出院的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延续,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电话随访 出院后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对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妇科肿瘤出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电话出院指导对妇科肿瘤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电话 出院指导 妇科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37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由责任护士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持续1年。1年后在患者来院复诊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2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对医院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电话随访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在县级医院应用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采用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科室上报的36770名出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电话回访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出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中,25045名满意,满意率为98.18%,患者另提出表扬964条;455名不满意,不满意率为1.82%,患者另提出意见374条,建议138条。结论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有助于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电话回访 县级医院 服务质量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居家癌痛患者经电话回访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变化情况以及疼痛改善情况,为保障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以131例居家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后评价其疼痛程度,并对比干预前后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整体疼痛程度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的依从率高于干预前(P<0.05,χ2=5.055)。结论为显著缓解居家癌痛患者的疼痛感,提升其服药依从性,建议加强电话回访等护理干预。

  • 标签: 癌痛 电话回访 疼痛程度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对癌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了解癌痛患者出院后用药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对出院的68例癌痛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34名患者分别于出院一周后开始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时间半年;对照组的34名患者未实施干预,但保留联系方式。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指导可以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避免因患者擅自停药、改量,或不按需服药造成疼痛控制不良,从而提高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电话回访 健康指导 癌痛患者 出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定期电话随访与健康教育对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出院患者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将96例出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48)接受为期一年的定期跟踪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对照组(n=48)不接受定期电话随访与健康教育。观察一年后对两组患者吸烟率、家庭氧疗、吸入药物、及急性加重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吸烟比例为(9/48)18.7%,明显低于对照组(21/48)43.7%,(P<0.01);观察组长期家庭氧疗率为(32/48)66.6%,明显高于对照组(11/48)22.9%,(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坚持吸入治疗率为(39/48)81.2%和(14/48)29.1%,(P<0.01),吸药正确率分别为(32/39)82.1%和(6/14)42.8%,(P<0.05);一年内急性发作次数观察组(1.57±1.43),显著低于对照组(4.23±5.10,P<0.01)。结论一年的电话跟踪随访与健康教育可增加COPD稳定期出院患者的戒烟率,提高长期家庭氧疗率,提高药物吸入治疗率及正确率,从而明显减少COPD稳定期出院患者急性加重次数。

  • 标签: 电话随访 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出院病人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探讨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17个临床科室的出院病人中有效接受电话回访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质量调查。调查内容护理管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护理告知,健康宣教,环境卫生设施等。结果有效调查19390人,平均电话回访率79.66%,各季度满意率分别为88%、90%、92%、93%、94%,病人平均满意率91.4%。结论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是一种直接、真实、客观的护理质量反馈方法,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出院病人 满意度 调查 护理服务质量 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