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管内皮细胞在调节血管张力和维持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持续的高血糖会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内皮发生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内皮依赖舒张性功能下降,即发生内皮功能紊乱,其机制与高糖诱导的内质应激有密切联系。

  • 标签: 内皮功能紊乱 高血糖 内质网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钙蛋白的ELISA检测方法,同时探讨其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构建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钙蛋白的浓度,同时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尿液标本CY21-1的浓度。结果ELISA方法检测钙蛋白膀胱癌组阳性率为100%;良性肿瘤组阳性率为31.25%;对照组阳性率为0.00%。尿液标本钙蛋白检测用于膀胱癌诊断的特异性为83.87%,敏感性为100%,在与泌尿系统常见良性肿瘤鉴别中特异性为68.75%。尿液标本CY21-1检测,当临界值为4.15ng/ml时,其诊断膀胱癌的特异性为77.55%,敏感性为43.48%。结论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尿液钙蛋白,可用于膀胱癌的诊断、监测。

  • 标签: 膀胱癌 钙网蛋白 ELISA 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技术进行颅骨修补35例,分析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的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塑形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35例患者较使用普通钛手术难度大大降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外观满意,且术后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皮瓣下积液及钛网外露等情况。结论使用数字化三维成型钦行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手术难度降低,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塑形外观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成型 三维钛网 颅骨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塞填充式腹股沟疝修补术在社区医院中推广应用是否能够改善疝手术治疗效果,提高社区医院的技术水平。满足农村群众对社区医院医疗技术的合理需求。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52例采用塞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并发症,后遗症,治疗费用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疼痛≥24小时2例,术后阴囊积液2例;术后术区异物感2例,半年后消失。所有病例随访12个月无复发病例。住院费用每人平均为为1300±100元(合作医疗结算后)。结论社区医院开展塞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费用合理,是社区医院值得应用的一项实用技术。

  • 标签: 网塞填充式 疝修补 社区医院
  • 简介:摘要采用基于星模型的维度建模技术,设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数据模型,实现考核分值的计算。特别是对于连接不同事实的维度桥概念进行的细化,展示了星模型的技术特点。设计结果有力的支持了绩效考核系统管理目标的实现。

  • 标签: 星网模型 绩效考核 维度建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2年6月,本研究选取我院64例门诊和血液科住院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RP(%),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健康体检组经检测后RP(%)值为7.33±2.17,ITP患者组RP(%)值为21.13±6.27,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CAA患者组RP(%)值为5.82±1.2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AML患者组和MDS患者组RP(%)值分别为8.26±2.45、8.12±2.59,与健康体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织血小板的方法,为织血小板更准确的诊断各类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应用创造了条件,织血小板在血液病中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流式细胞仪 网织血小板 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旁正中切口疝使用单层与双层片修补的临床效果及各自优缺点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例腹壁旁正中切口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开腹手术方式单层和双层片修补方法,比较术后效果。结果腹壁旁正中切口疝使用单层与双层片修补无明显差异性,术后基础疾病的治疗,切口感染因素的控制及术后切口的管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腹壁切口疝 网片 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医院内感染预警预控与耐药监测建设的前景。方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有关信息和数据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并实现实时监控,建立健全医院内感染预警预控与耐药监测系统。结果通过网络技术进行规范化、自动化的管理,医院内感染率符合卫生部标准,也实现了耐药监测系统对耐药信息的动态实时监测。结论本文为建立健全医院内感染预警预控与耐药监测系统提供了参考,并进行了该系统应用前景的研讨,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才能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性和降低医院感染率。

  • 标签: 感染预警 耐药 监测系统 信息管理
  • 简介:摘要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和凋亡是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内质应激(ER-S)和炎症之间的串扰是胰岛β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而联接内质应激和炎症的关键蛋白是硫氧还相互作用蛋白(TXNIP),本综述主要探讨内质应激在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和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策略提供线索。

  • 标签: 内质网应激 胰岛&beta 细胞凋亡 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未折叠蛋白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轻型片和重型片对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对56例重型片和45例轻型片无张力性疝修补术患者术后1、3、12个月进行随访,对比两种材料进行疝修补术后疼痛的程度。结果相对于传统重型不可吸收聚丙烯片,轻型的部分可吸收网片在术后3、12个月时的疼痛发病率更低,程度更轻,复发率无增加。结论轻型片可减少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病率和程度,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股沟 慢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三维塑形钛修补颅骨缺的手术技巧及其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使用计算机三维塑形钛修补颅骨缺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果36例术后均两侧头颅对称,外形良好,基本恢复了头颅原始状态,无感染,1例额叶血肿约20ml,保守治疗治愈,2例头皮下积液,行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处理后痊愈。结论计算机三维塑形钛修补颅骨缺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外形美观等优点。

  • 标签: 三维塑形钛网 颅骨缺损 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三维塑形钛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间接诊的颅骨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24例采用传统手工塑形方式治疗的为对比组,24例采用三维塑形钛方式治疗的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塑形时间、钛钉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随访1年患者对修补后外观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7.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结论应用三维塑形钛修补颅骨缺损,具有手术时间短,钛钉用量少,外观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三维塑形钛网 修补 颅骨缺损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61例老年女性盆底脏器脱垂患者,使用片治疗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情况。术后随访60例均以治愈,只有1例阴道侵蚀,经对症治疗后1个月痊愈,目前无复发病例。

  • 标签: 全盆底重建术 盆底脏器脱垂 网片 护理
  • 简介:摘要子宫脱垂的原因常见于分娩时损伤、卵巢功能下降、先天性发育异常、营养缺乏、腹腔内压力增加等。临床中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护理人员在手术中的良好配合,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旨在探讨护理人员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术中的配合与护理。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悬吊术 子宫脱垂 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一充填式塞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开展的单一应用充填式塞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167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7例,手术时间35-90min,平均52min,术后发生尿潴留3例,阴囊积液2例,切口红肿2例,术后3-5天出院。术后随访1-24月,除1例患者术后3月复发外,其余患者无明显切口疼痛及异物感。结论腹膜前间隙单一应用充填式塞修补术能有效修补腹股沟区缺损,无需加用平片修补,具有术后伤口疼痛轻、异物感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疝,腹股沟 外科手术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URG4和钙蛋白在结直肠癌、癌旁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URG4和钙蛋白在正常组织、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种组织胰蛋白酶表达量,并分析三者表达的意义及临床表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URG4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的阳性表达高达74.5%和54.5%,而在正常组织中仅10.9%呈弱表达,其与远处转移的相关系数高达0.775和0.858(P<0.05),钙蛋白和胰蛋白酶呈显著正相关(r=0.982)并与患者的疼痛水平相关(r=0.847),但与URG4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URG4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钙蛋白和胰蛋白酶与患者的疼痛水平相关。

  • 标签: URG4 钙网蛋白 胰蛋白酶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技术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颅骨缺损需要进行修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把40例患者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工塑形钛进行颅骨修补,观察组采用数字化塑形钛进行颅骨修补,对两组手术全过程的钛钉使用量以及临床并发症、塑形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使用的钛钉数量较少,手术后的患者的并发症较少,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使用钛钉少,修补效果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三维塑形钛网 颅骨修补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在修补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6例颅骨缺损患者分为两组数字化三维塑形技术修补31例(A组),传统手工塑形修补16例(B组)。比较2组手术、塑形时间,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满意度。结果A组手术、塑形时间及钛钉用量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少于B组,患者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三维塑形钛修补颅骨缺损明显优于传统手工塑形颅骨修补,能最大程度恢复缺损外形,缩短麻醉及手术时间,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颅骨修补 数字化三维塑形 钛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成人腹股沟疝行编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的不同分成A、B两组,A组30例为治疗组行编式无张力疝修补术,B组30例为对照组行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以及术后恢复、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阴囊水肿及切口异物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无疝气复发。结论编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前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后者,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编网 补片 无张力疝修补术